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4-08-15捷,陈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李 捷,陈 婧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430056)

以无线网络、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普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变化和新挑战,在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创造知识、传播文化为目标的高校中,这一表现尤为突出。高校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这对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最新诠释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与传统的四大媒体相比,新媒体范围更广,受众面更多,影响也逐渐深远。在大众平台方面,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光纤电缆通信网、图文电视、大型数据库信息系统。在个体平台、自媒体方面,新媒体则涵盖了手机短信、QQ、飞信、微博、微信等信息互动平台。现代社会,可以这样说,你不会新媒体,就失去了一半的空间。新媒体最为本质和核心的特征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这种媒体形式因不再依赖于纸质,费用非常低廉,操作技术要求不高,便捷无处不在,受到很多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的热捧。

二、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错综复杂,在新媒体背景下更为复杂,但依然存在许多共性。高校党建中的学生党员发展,党组织建设,红色文化传播等等,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个体和群体认识与体会的社会实践,展示特色的学生党团组织活动等,既是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常用的工作方式,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1.培养优秀团员团干、发展大学生党员

高校是培养学生党、团干部的“摇篮”,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培养优秀团员、发展大学生党员。它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与培养之后,经过严格的考核与考察,将其中优秀的、积极的、思想上进的团员、团干接收入党组织。

2.管理大学生党、团组织

大学生党、团组织作为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地堡垒,发挥着核心作用。学生党、团组织是彼此不可分割的基础单元,谁少了谁,都不再完备。只有学生党、团组织繁荣了,活动深入了,凝聚力强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保持活力,才会凸显先进性,才有可能永葆纯洁性。因此,管理大学生党、团组织是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建设的一个强大内部构成。

3.对党员的党性教育

党的建设离不开理论的建设和指引。一方面,要用先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党员以及积极分子的思想,引导其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其党的信念;教育党员与积极分子勿忘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做好带头榜样。另一方面,教育大学生党员与积极分子时刻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谨记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时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共同发展,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党员具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与优良品德。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智能手机的极速升级,3G、4G、无线网络的不断优化,微博、微信等新兴交流平台的日益流行,新媒体日渐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新的变化:具有环境开放、内容丰富、方法便捷等特点。但是,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当中,过多地展示个性和追求自我,这对高校大学生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1.新媒体信息繁多杂乱技术迅猛发展是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艰巨挑战

新媒体时代,信息繁多杂乱,学生所在群体不同,接受信息各异,教师很难对学生成长进行全过程跟踪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工具更新,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更新,新媒体的外在形式和交流沟通环境等更加具有吸引力。新媒体的变化和更替过程十分短暂,可谓江山带有新媒体,各领风骚三两年。QQ 流行还没有几年,网络聊天室就悄然流行,树洞微博恍若昨天,微信早已席卷全球。新媒体的交流工具和交流方式不断更替,旧的依次淘汰,新的日渐侵袭,微博、微信,在短短的时间内,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方式迅速占据了新媒体的半壁江山,且范围日渐扩大,大有把传统媒体取而代之的野心。这种迅猛、这类更替,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大的挑战,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更是严峻的挑战。新媒体形式对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走出传统工作模式,随着现有的环境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作出与之相应的改变是其必经之路。

2.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影响着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新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等优势,各种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大量不健康的信息充斥网络,好奇心驱使人们整天花费大量时间浏览无用的、甚至不健康信息;在公众场所,埋头看手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直接地面对面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文化的渗透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当前网络文化中鱼龙混杂,既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也有西方反动势力的文化侵袭。以美国为首的霸权大国始终怀着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阴谋,凭借其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极力推崇其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放大我国社会阴暗面,大肆宣扬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各类真真假假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年轻学子真假莫辨,最易受其蛊惑。这些都无形中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新的通讯工具,娱乐方式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他们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也最容易群体性接受这些信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的消费观,对名牌的认同,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对放大了的西方民主的向往,无形中改变着新一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评判与人生追求,他们在模仿和复制西方文明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认同,甚至失去了民族自尊与自信。各种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被大肆渲染,这既影响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不利于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在传统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一直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掌握的信息为主体,是学生膜拜的中心,是思想政治的权威。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发布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大学生无需被动地等待信息,可以主动、迅速获取相关信息。在此影响下,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在悄悄颠覆,前卫的、积极主动的学生,甚至掌握了比教师更为丰富生动的信息,师生关系随之发生显著变化,教师不再是信息发布的权威,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的不对等关系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传统媒介的师生对应关系遭到了破坏,新媒体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正在重新构建。

传统媒介中,信息传播者拥有一定的信息优势和传媒优势,站在平台的最高端,可以俯视一切受众。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尤其是微博、微信的普及,让传统媒体的发布者退到了平等的位置,任何注册用户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点对面地发布信息,这些信息较传统媒体而言,少了流程化的限制,少了上下级的羁绊,传播更为便捷,,无中心,无主体,受众还可以互动交流,这就导致了传播者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成为传播者。

传统媒体中的受者在信息接受上始终是被动的,即使拥有一定的信息选择的权力,也会受媒体条件的限制,如电视、广播、报刊的受众只能在有限的几个频道内接受信息,他们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不会改变。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拥有的权力前所未有地增强:不仅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受者具有在贴吧、微博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评议的权力。较于党建与思想政治知识信息,大学生或许对体育、娱乐等新闻更感兴趣。

所有这一切都挑战着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

4.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复杂

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除了教育者(教师)以外影响教育对象(学生)的一切外因的总和。当前,新媒体环境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新媒体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视野,然而,由于当前我国的网络管理仍不完善,大学生较高的智商和学习动手能力使他们利用网络翻墙技术,很容易进入国外网站浏览反动、暴力、淫秽等信息。此外,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成熟和理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交友、求职等进行诈骗,竟屡屡得手。一些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等也在高校中迅速传播,让大学生深受其害,也让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公安机关头疼不已。

5.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面临新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目的的桥梁,影响着过程,决定着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园和社会的稳定。传统思政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往往采取“两课”进行集体教育,举办“讲座”进行兴趣教育,进行一对一、一对多“谈话”获取意见与建议,形式较为单一,内容难以生动,接触了新媒体的大学生在面对这类方式时,大多感到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兴趣不高。尤其不方便的是,师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随着新媒体走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人们居于其中的平等地位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从而大大冲击了传统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大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网络,手机寸不离身,多种方式寓学习于娱乐,寓学习于生活。这就对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手段,提高利用新媒体条件的授课能力、管理能力和心理指导能力,不断与时俱进,满足学生需求。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该不同”。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学生的价值走向,应具有超前性,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媒体环境革命中己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6.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管理模式提出新挑战

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年人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表观点、参与公共事件的主要方式和手段。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比较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日益成为当代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工作、生活、交友、联系的重要方式,成为当前大学生党员年获取知识、发表意见、彰显个性、追求价值的重要渠道。以无线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进而也掀起了新一轮的社会变革,在此环境下,现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积极应对,掌握主动权,与时俱进,运用新媒体技术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辅导员日常工作必须占领新媒体阵地,关注QQ 空间、微博、微信中学生聊天评论,善于发现学生思想动态,运用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符合高校教师特点的话语体系与同学生交流,既有时代感又富实效性。

2.完善官方微博、微信开放性平台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学工在线、团委、特研会等官方微博账号,作为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微博使用实践效果,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经常、定期更新微博内容,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广泛讨论。只有大家都思考,评论的人多了,才能在学生中产生一定影响。教育工作者也会在不断探讨与辩论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产生新的感悟和工作思路。还可以在全校的学工在线平台上建立微博群,形成学校领导、辅导员、学生矩阵微博群,通过互相浏览微博、探讨问题、借鉴经验,提高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具体措施上,建设好教育网站是实质性一步。高校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向网络延伸;建设完善的网上服务系统,搭建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信息网络平台;利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等有利时机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更多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开展网上团干培训,网上进行党、团组织生活,开展网上青年志愿者活动,网上主题团日活动。

4.完善制度、加强网络监管

高校要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过度使用新媒体的行为,例如:教室设手机存放柜,校园内统一使用校园网,晚12 点后断网等。同时,加强网络监管,设置“防火墙”,实现对校园网进出信息的阻止、过滤,防止有害信息的侵入。充分重视校园贴吧、论坛上学生思想动态的跟踪,对虚假、可疑信息要引起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1]龙海平.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现状和途径的思考[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

[2]何巍巍.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8.

[3]朱健,周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3,(3).

[4]赵歌.新媒体视阅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廖颖.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

[6]丁凯,马涛.校园新型网络交流模式对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7]百度:新媒体. http://baike. baidu. com/subview/339017/5403053.htm?fr=Aladdin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