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014-08-15丁卫
丁 卫
丁卫,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与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立足学生发展、致力学生发展”。可以说,发展观是语文教育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之所在,是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真实体现。
一、立足自主发展,在基本学法指导上突出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只有立足自主发展,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加强基本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语文知识结构,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本领,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自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一) 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指导作为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起步点——扎实基础,指导学法,提高知识搜集和吸收的熟练程度。①要增强方法意识;②要传授基本的听、说、读、写语文方法;③要指导工具书及网络的使用方法;④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积淀。
(二) 以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拓展作为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加速点——注重实践,训练技能,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的灵活程度。要在传授基本知识方法的同时,着力于迁移方法的指导(如指导抽象法,使知识在概括化中迁移;指导例证法,使知识在具体化中迁移;指导分析法,使知识在类化中迁移;指导联想法,使知识在再现中迁移;指导直觉法,使知识在顿悟中迁移) 和应用时空的创设,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拓展知识的应用领域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技能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力。
(三) 以基础知识的变通和融汇作为学会学习、自主发展的飞跃点——求异求新,培育灵性,提高知识更新、重组和再造的熟练程度。通过指导学生学会提问方法、发散方法、质疑方法、提要方法、想像方法,并充分留给学生自学空间、想像空间、质疑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变通、融汇和再造能力,培育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勇气、灵气、才气,从而使学生由吸收储存知识走向融汇再造知识。
二、立足健康发展,在文化底蕴的积淀上突出创新人格和现代精神理念的塑造
人文性是《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标准》高度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语文教材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精神贯注和文化熏陶,为人的“终身精神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可以说,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发展的最本质的源泉、最持久的动力,是生命的核心潜能。
(一) 丰富文化底蕴,塑造创新人格
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2.创设文化氛围,培植创新的个性和品性。语文教育要通过和谐、欢快氛围的创设,通过美文的吟读,让学生的心灵在宽松、自然、恬静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解放;要创设积极探索的氛围,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好奇心,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像;要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引发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让学生敢于想像、勇于探索,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着的精神和坚强毅力,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引发创新的火花。
(二) 丰富文化底蕴,塑造现代精神理念
一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必须有健全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必须有生态、伦理意识。尤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健康的高尚的精神理念更是一个人发展的支柱。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语文教育所肩负的“现代精神理念”的塑造使命是责无旁贷的。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凭借语文教材,通过文化底蕴的渗透艺术,通过化精神理念为鲜明的形象,让精神理念活起来,让“现代精神理念”、“现代价值观念”在孩子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