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教学的几个有益举措
2014-08-15施伟
施 伟
施伟,教师,现居江苏海门。
说明文是一种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教给人们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如《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为读者构筑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奇妙的克隆》 向读者展示了不常见的克隆知识,无论是对人们知识的丰富,还是对科学方法的学习都有帮助。如何开展说明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头痛的一个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教师对文学性强的记叙文比较在行,能声情并茂地让学生去体验文本的意蕴与内涵,而对语言风格相对平淡的说明文就感觉不出艺术性来,甚至在课堂上平铺直叙地开展教学,学生也就没有兴趣甚至不想学习。所以如何改进说明文教学成了教学研究的一个薄弱区域与盲区。
一、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 说明文教学模式化
说明文教学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教师采取不同的讲课方法。实际上,说明文由于不像记叙文有那么强的趣味性,使得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很容易走向模式化的道路。例如在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课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然后展示作者简介,要求学生记住作者,接下来让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课件上的问题,让学生在自读中完成一些问题,然后再逐段赏析……教师讲授说明文的顺序一般都是从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层面展开,千篇一律,这样的教学方法确实点明了知识点,突出了重点难点,但却让语言文字缺乏魅力,学生兴趣下降。
(二) 说明文教学内容片面化
说明文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在于说明文本身,更在于对学生阅读说明文、写作说明文能力的培养,而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说明文内容本身,对说明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却不重视探讨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样的说明文怎么写。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教师在讲授这篇说明文时,设计了一下问题:新型生物技术对花冉育种的作用是什么?转基因花的科学含义是什么?优良特性是什么?发展前景是什么?教师把教学的重点全都放在了对转基因花的说明上,却没有带领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说明的,结果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对转基因花已经比较了解了,但却没有掌握阅读类似说明文的方法,没有学会如何生动形象准确地运用语言。
(三) 说明文教学重点的偏移
说明文教学方式的模式化使学生对说明文失去了兴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有些语文教师认识到了模式化教学的缺点,因而采取措施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结果却从一个误区走向了另一个误区,把说明文教学变成了文学课,忽视了对说明文这种文体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培根的《说美》一课时,教师认为这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近,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先展示了一些错综复杂的图片,让学生探讨美不美,然后从《红楼梦》切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多媒体展示美上,只用很少的时间针对课文分析知识点,对语言的分析远远超多对知识点的分析,这样难免本末倒置,教学重点产生偏移。
二、初中语文说明教学的有益举措
(一) 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兴趣
说明文在很多学生看来是枯燥的,缺乏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学生就不会主动阅读说明文,不利于学生对说明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绿色蝈蝈》时,教师可以先像讲故事那样讲授法布尔的经历,让学生沉浸在故事中,走进科学家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产生共鸣。还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宇宙里有些什么》一课时,只是观察课文中的数字学生往往想象不到星球到底多大,教师可以以中国人口为例来说明数量单位,通过引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或者常见的事物,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 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创新
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想教好说明文,首先自己要喜欢说明文,培养自己对说明文的兴趣,这样才能发掘说明文的语言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说明文教学对教师的科学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师的科学素养不够,知识储备也不够丰富,那么在讲涉及历史、科学、外语方面的说明文时就会力不从心。其次,教师应该树立服务理念,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师生地位的转变,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应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能力。
(三) 重视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培养
要想学好说明文学生首先要掌握说明文基础知识,教师在讲授说明文时,应该让学生明确地理解文章反映的事物的要点,说明文能够反映事物的要点,例如《凡尔赛宫》可以让学生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学生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的说明方法,学生学习之后就明白说明文要反映事物的特征,类似的还有《活版》。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在太空中理家》 一文的文章结构是总分总,学生可以学习写作说明文的结构方式,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教学,教给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培养,比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作者首先提出自己对苏州园林的看法,再逐步分析,遵循的是综合、分析的过程。
(四) 结合文本实际设计练习
说明文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就决定了说明文教学的方式应该是开放式的,学生需要在不断的训练中培养能力,而实际中的训练最能够达到训练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绿色蝈蝈》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迁移训练,让学生在课下观察其他动物的特点,结合生物课上学习到的知识,来介绍他们的特点,模仿课文的写作模式进行写作。例如在学习《凡尔赛宫》之后,可以让学生学习建筑物的描述方法与说明文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校写一篇建筑类的说明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结:
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得说明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说明文教学不仅是满足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认识到目前说明文教学存在的误区,认识到说明文教学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促进说明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说明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1]张玉宏《初中语文说明文单元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探究》 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7年11月.
[2]孙则军《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提高初中二年级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实验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10年4月.
[3]欧东栗《“靠得近点,再靠近点!”——以苏教版必修五“科学之光”专题为例谈谈说明文教学文本底蕴的挖掘》 中学语文,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