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 培养创新意识
2014-08-15李兵
李 兵
李兵,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时代在发展,教育须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实践第一的原则,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发挥学生思维潜能及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堂目标单一,课堂氛围不够和谐,缺少师生双向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教学手段陈旧、单调。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其语言内容充实最快,应用要求也最广,教学中若只停留在经验、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远离现实,与生活脱节。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激发—启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学习钻研、创新的原动力。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注意力最为集中,这时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如同少年儿童听新鲜故事一样,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此时思维活跃敏捷,也容易接受思维方法的训练,有助于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课未始,兴已入;课正行,兴已浓;课已毕,兴还浓。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触动学生求知的兴奋点。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第一位工作,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末。“激情—启动”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启动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动机,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创新教育铺设基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结合并利用知识点学习,创设激情问题,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真正“动”起来。激情方法应多种多样,手段不拘一格:以知激情,以趣激情,以新激情,以奇激情,以疑激情,争辩激情等,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如果方法、手段运用得当,那么,课堂创新教育收效是显而易见的。
如教学《松鼠》一文,利用放晚学前的一点时间,用简短的话语以趣激情:“有一种小动物名字叫松鼠,它的模样很讨人喜爱,生性机灵,谁能说出它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很讨人喜爱?它有什么用呢?”当学生想了解松鼠的兴趣被激起,进入思考状态时,教师话题一转:“没见过松鼠的同学不要为难,课文中有详细说明。明天语文课上请同学们回答我刚才提的问题。”这样,学生参与学生的热情就会高涨,阅读的兴趣自然浓厚。这比死板教条压作业、逼学生、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不知要好多少倍。看起来教师只是提了几个有趣的问题,并没有要求学生机械地读多少遍课文,做多少道习题,看来轻松简单,学生的兴趣久被激发起来,就会自觉地带着老师的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去创新,课堂上在教师的点拨、表扬、鼓励下,大显身手,一展才华。所以说,只要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运用得当,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的收效是显而易见的。
二、讨论—互动,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潜能
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的思维如同决堤的洪水,随意遍地地奔腾。继而转入讨论交流环节,建立互动关系,进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讨论就是指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畅谈自己的看法,发展并提出新的问题,因为敢于质疑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活动的萌芽,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互动”包括两层意思:一方面指学生个体在积极思维活动——讨论中,动情畅想,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操作,用心感受,口、眼、心、脑互动,自我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得到另一方的积极反应,各方热情思维,积极讨论,互相倾听,互相反馈,情感互通,思维的碰撞交汇,就会在互动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每个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个人的创新潜能都能得以提高,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在主动动脑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的品质和大胆创新的精神,设法创设这样的课堂结构,课堂的教师就不再是一个,而是几十个。
“讨论—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最为要紧的是教师要置身于学生中间,尽量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索讨论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时发现、表扬鼓励有创新精神、有独特见解的学生。不应以师长相压,使师生之间形成鸿沟,不要把学生思想禁锢在某些框框里,压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在课堂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创造性也就越强。试想“主人”一旦自觉学习、主动探索起来,思维岂能不活跃?创新的火花岂能不迸发?
三、点拨—促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点拨—促动”是指学生在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热情讨论中思维遇到了障碍和矛盾,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引导、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继续创新、发现、讨论、互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点拨”实际上是对学生的集体引导,对学生内心的点化,对学习动力的加速。教师在点拨中要注意相机诱导,因材施教,适时适度,点其要害,拨其迷障,画龙点睛,举一反三。教师点拨时要语言简练,有启发性,以利于学生再度创新。通过点拨,优秀学生求知欲望会再度被点燃,向更高层次攀登,一般学生也会获得无限动力,产生“更上一层楼”的学习勇气。“讨论—互动”在更高层次上展开,学生的潜能进一步展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提高。
四、激励—自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并养成创新习性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成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见解和设想,应给予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激励其不断探索创新,去争取新的成功,不断发展其创新能力,促其创新素质的尽快形成和提高。“激励—自动”就是教师运用激励手段发挥其激励作用,激励学生由教师诱导创新发展上升为学习自觉、积极地运用初步形成的创新技能去大胆实践,创造性地自主解决问题,发展创新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应达目标。
“自动”是学生“动”的最高层次,自动性创新须经课堂教学和实践生活的长期反复历练才能逐渐形成。要达到此目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性的激励手段,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语文教学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有创新的动机和热情,不唯书本,不盲从教师,能独立钻研,富有批判精神,勇于探新求异,提出新的见解。如学习《爱莲说》时,有学生对“淤泥”大加赞赏,认为如果没有“淤泥”作为养料,哪能有美丽的荷花?尤为值得称颂的是淤泥总是一声不响,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一直默默奉献着,即使背着千万年肮脏之名也不去争辩,这是多么可贵的奉献精神啊!有的同学对《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持相反意见,说是作者吹牛,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课堂乱成一锅粥。反对意见是:“我国古代的女性都是裹脚的,平时走路都不能走,哪能行军作战万里,更不能爬山过关像飞一样,全是吹牛骗人的,谁信?”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理解难免有些以今律古,但他们能提出这些独特的见解,这些求异思维,这些创新意识,实属难能可贵,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从这些可喜的苗头来看,学生的大脑是真的“动”了,今天的“笋”就是明天的“竹”。有些教师喜欢搞“标准化”,效仿前人,一些并不太难的问题,答案也要求统一,这就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抑制了创新思维,遏制了其创新欲望和能力,是与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不相适应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允许他们犯合理性的错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创新意识,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启动、互动、促动到自动;从激发创新热情、挖掘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思维到实践创新能力和养成创新习性,这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全过程。只有我们的认识提高了,把握时代的脉搏,把准创新教育的本质内涵,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钻透教材,摸透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生的创新素质定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创新教育定会在课堂教学中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