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列女传》对《源氏物语》的影响——以女性形象为中心
2014-08-15许静如
○许静如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一、《列女传》和《源氏物语》
(一)刘向与《列女传》
《列女传》为西汉刘向著,具有很强的女训书特点,被称为后世《女诫》、《女论语》、《内训》等封建妇德理论倡导书的起点。
《列女传》由《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七篇构成,每篇15个人物小传。在每个小传结尾处,以“君子曰”引用《诗经》,表达出作者对传记人物的或赞美或批判。
刘向编撰《列女传》的主要目的是“以诫天子”,具有明确的政治意图。但是他将古代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进行审视,其隐含的女性文化学价值至今不可估量。
(二)紫式部与《源氏物语》
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她著的《源氏物语》中的“紫上”的形象被后世评价为理想的女性,又因其弟弟在朝中担当“式部”一职,被称为“紫式部”。紫式部生于文学氛围浓厚之家,拥有很高的汉文学修养。她不仅熟读《日本书纪》、《古今和歌集》等典籍,还对中国的《史记》、《汉书》等史书有十分深厚的了解。
她著的《源氏物语》被评价为“世界最古老的写实长篇小说”,是日本古典现实主义的最高峰。这是一部主人公源氏的女性交往史,作品中共出场500余人,时间跨度七十余年,展示了三代人的悲欢离合。其中众多女性纷纷登场,映射出了日本平安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
《源氏物语》以母系制色彩比较浓厚的平安10世纪为背景,描述了帝王之子、才貌兼备的光源氏的荣华和苦恼的一生以及其子孙的人生。作品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描写了光源氏的恋爱经历及其无比荣华富贵的前半生;第二部笔锋一转,描写了光源氏被流放后落魄的后半生,并以源氏为中心描写了其子女的恋爱;第三部主要描写源氏死后其子孙的恋爱和人生。
二、《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源氏物语》中描写的女性形象与《列女传》中倡导的女性形象十分相似。遵从父命的玉蔓、女三宫、明石与《列女传》中坚守“三从”的齐杞梁妻形象相似。毫无嫉妒心,悉心照顾丈夫与其他女人之子的“理想女性”紫上与《列女传》中贤妻的典范楚庄樊姬、宋鲍女宗、晋赵衰妻等非常相似。为亡夫守贞的藤壶和末摘花分别与《列女传》中梁寡高行和卫宣夫人的形象十分相似。
(一)恪守“三从观”的女性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曾多次引用“三从”一词,从此可以看出在紫式部生存的年代,“三从”观念已经被引入日本。
在《列女传》的《齐杞梁妻》一节中,杞梁之妻在丈夫死后,在埋葬丈夫尸体的城下痛哭十日,城墙也为之感动而轰然崩塌。最后她留下了一句“吾何归矣?夫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子在则倚子。今吾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内无所依,以见吾诚。外无所倚,以立吾节。吾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跳河殉情。这里很明显地表现出了“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观念。
而《邹孟轲母》一节中,孟子的母亲也曾引用《诗》和《易》说道:“夫妇人之礼,精五饭,审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矣。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易》曰:‘在中馈,无攸遂。’《诗》曰:‘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将“三从之道”作为妇人理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而在《源氏物语》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如在《藤袴》一节,源氏谈到玉鬘的将来曾说“なほ宮仕へをも何事をも、御心許して、かくなむとおぼされむさまにぞ従ふべき。女は三に従ふものにこそあなれど、ついでを違へて、おのが心にまかせむことは、あるまじきことなり……”。从源氏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拥有玉鬘婚姻决定权的,既不是源氏,也不是玉鬘,而是玉鬘的亲生父亲,这就是所谓的“在家从父”,即使是位高权重的养父源氏也不可违背。不止是玉鬘一人,葵嫁给比自己年幼的光源氏,明石嫁给被流放的光源氏,女三宫嫁给叔叔源氏,她们的婚姻都并非出自本愿,而是肩负了父亲的政治使命。就连无父无母的空蝉,面对自己厌恶的丈夫和爱慕的源氏时,也是非常坚定地选择了“从夫”。由此可以看出,在紫式部生活的时代,“三从”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存在于贵族的生活之中。
(二)毫无妒心的女性
在《列女传》中,楚庄樊姬、宋鲍女宗、晋赵衰妻等都是贤妻的典范。她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毫无“嫉妒之心”。这与《源氏物语》中描写的理想女性“紫上”十分相似。
在《楚庄樊姬》一节中,樊姬主动遣人到郑魏两国,寻品貌俱佳的女子献与楚庄王,不以私心排除他人,专王之宠爱,最后被称颂“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在《宋鲍女宗》中,女宗在丈夫有了外遇之后仍然精心孝敬公婆,当别人劝她再嫁之时,她说“贞顺,妇人之至行也。岂以专夫室之爱为善哉!……七去之道,妒正为首。淫僻窃盗,长舌骄侮,无子恶病,皆在其后”。宋王听说此事之后,表其闾,称之为女子的楷模。
在《晋赵衰妻》中,赵衰的妻本是晋国公主,在嫁给赵衰之后,不以公主身份自居,主动劝说赵衰接来其与前妻之子赵盾与之同住,并支持立赵盾为嫡长子。她被颂为“赵衰姬氏,制行分明,身虽尊贵,不妒偏房,躬事叔隗,子盾为嗣,君子美之,厥行孔备”。
无论是向丈夫积极推荐美人的樊姬,还是在丈夫有外遇之后仍然尽心侍奉公婆的女宗,亦或是不以公主身份自居,立丈夫与他人之子为嫡长子的赵衰之妻,她们都是做到了“毫无妒心”,得到了君子的美誉。这和《源氏物语》中紫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紫上主动把源氏与其他女人所生之子—明石小公主接来与自己同住,并悉心教养,使她成为未来皇后的有力候选人。在紫上去世之时,从明石中宫的伤心之态就可以看到她与紫上之间真挚的感情。紫上在得知朱雀院女三宫下嫁源氏的消息时,十分痛苦难过,却不曾对源氏有什么怨言,只是自己默默地承担,到死一直都坚持完成“贞顺”之妻的使命。这个被奉为“理想女性”的人物形象很难说没有受到《列女传》贤明篇的影响。
(三)恪守“贞洁观”的女性
1.梁寡高行与藤壶。贞顺篇中的高行是个极其美貌之人,她成为寡妇之后曾多次受到贵族的求婚,却坚信“妇人之义,一往而不改,以全贞信之节”,决不肯再嫁。在被梁王求婚时,她狠心把自己鼻子割掉,打消梁王迎娶自己的念头,梁王因此而感动,称之为“高行”。
同梁寡高行一样,在成为寡妇之后,《源氏物语》中的藤壶为了割断与源氏的瓜葛,狠心把头发剪掉,并宣布出家。这两个女性在无法直接拒绝求婚者的时候,都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方式:一个割鼻,一个出家,用这种自残的方式坚守对亡夫的贞节。
2.卫宣夫人与末摘花。《卫宣夫人》中,作为齐侯之女,卫宣夫人刚至卫国城门,就传来卫晋公去世的噩耗,但她仍进入卫都,替没见过面的丈夫守丧三年。三年后,齐国家人劝其嫁给卫朔,但她坚决不从,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一言表达自己的志向。
同一生都为未曾谋面的亡夫守贞的卫宣夫人相似,《源氏物语》中的末摘花,为了只有一面之缘的源氏,苦守贞节十余年。
与齐侯之女卫宣夫人相似,末摘花也是出身高贵人家的女儿,她的父亲是皇族常陆宫。但随着父亲的去世,失去后盾的她,生活渐渐变得困窘,家里的佣人渐渐散去,只剩几个忠心耿耿的老仆和一所落魄的宅院。家人多次劝她嫁人,但她誓死不肯出嫁,用尽十几年的青春等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自己的第一个男人源氏。
三、小结
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设置的女性形象都可以在《列女传》中找到原型,《源氏物语》明显是受到了《列女传》的某些影响,由此也可以看出《列女传》对平安中期的日本带来的影响。
同时,在这次考察中也发现,这两篇著作均是以文中女性的名字对章节进行的命名,恐怕这也并非偶然现象。接下来,笔者打算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1]紫式部.源氏物語一(新潮日本古典集成第一回)[M].新潮社,1976.
[2]紫式部著·丰子恺.源氏物语[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郑在书·崔丽红.东亚女性的起源—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列女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末岡美.中国古代女性の生きる知恵―劉向『列女伝』の世界·その一[J].フェリス女学院大学文学部紀要,2003(38).
[5]重松信弘.源氏物語の女性観[J].国文学研究,1966(2).
[6]周萍萍.承传与摒弃:论日本女性文学中的道德观衍变[J].外国语文,2012(4).
[7]周萍萍.《列女传》与日本的物语文学作品[J].作家杂志,2012(10).
[8]李光泽.论平安才女紫式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9]岳颖娜.论<紫式部日记>中紫式部的女性观[D].吉林大学,2011.
[10]吴全兰.论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