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罗斯特的“接纳”哲学评析
2014-08-15○罗燕
○罗 燕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一、引言
在20世纪前半期的美国诗坛上,弗罗斯特(Robert Lee Frost,1874~1963)无疑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他不盲目跟随现代主义潮流,而是坚守田园诗歌阵地,描写新英格兰地区的风土人情,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凭借自己的实力,他成为二十世纪美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并与艾略特一起被认为是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其实,除诗歌风格以外,弗罗斯特与同代诗人的显著区别还在于其独特的“接纳”哲学。正如20世纪“最能洞察与赞同弗罗斯特”(Kilcup,1998)的资深批评家波里尔(Richard Poirier)所说:“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道德与文学成就是一体的。因为他几近神秘的接纳态度,接纳自身的职责和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Poirier,1979)。事实上,“接纳”哲学贯穿了诗人对待人生、诗歌传统、读者和诗坛对手的态度。可以说,能在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浪潮中以不迎合潮流的姿态获得成功,弗罗斯特依靠的正是这种独特的“接纳”哲学。
二、对坎坷人生的接纳
在弗罗斯特的第五本诗集《西流的小溪》(West-Running Brook)中,有一首名为《接纳》(Acceptance)的小诗。诗中描绘了一幅黄昏鸟归图:燃烧的太阳沉入海湾,自然界一片寂静,鸟儿匆匆飞回巢穴。在末尾处诗人借助鸟之声音疾呼“让夜晚变得一片漆黑/让夜晚黑得看不见未来/让该来的都来吧”(弗罗斯特,1963)。这是表明诗人人生态度的呐喊,其中蕴含着包容与勇敢:人生的坎坷正如漆黑的夜晚,唯有勇敢面对并欣然接纳。
纵观诗人漫长且充满坎坷的一生,这种宽容的接纳态度始终如一。弗罗斯特童年父亲早逝,家境贫寒;青年时恋爱受挫,诗作长期无法出版;婚后头胎儿早夭,又经历了孩子、母亲、妻子的死亡。然而,这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改变诗人对生活的执著。他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接纳命运。人生痛苦被融入诗歌创作,成为诗中别具特色的“阴暗设计”(Brower,1963)他也成为“熟悉黑夜”的诗人。诗人在墓志铭中将命运的坎坷幽默地称为与世界有过的“情人般的争吵”,对人生的接纳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三、对诗歌传统的接纳
弗罗斯特对诗歌传统的接纳态度使他与同代诗人形成鲜明对比。20世纪初的美国诗坛被现代主义统治,新诗运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新派诗人们热衷于质疑传统,斥责传统对新生的蚕食。而弗罗斯特却坚守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创立的诗歌传统,以“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艾布拉姆斯,1992),以朴素的语言写诗。他不急于尝试现代派诗人们推崇的“错位的形式”,而选择“旧瓶装新酒”,以传统的诗歌形式、传统的诗歌题材,书写现代的主题。
事实证明,弗罗斯特对待传统的态度是高瞻远瞩的。当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运动进入尾声,深刻的反思代替了狂热的激情。批评家们都开始意识到现代主义,与任何一种新兴的流派一样,都是从传统中脱胎而出的。正如伟大的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说的:诗人作品最好和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艾略特,2012)。在雄霸诗坛半个世纪后,现代主义与维多利亚主义、浪漫主义之间的姻亲开始显现。它就是“从《抒情民谣集》开始的连续统一体中的一部分”(Longenbach,2003)。能在现代主义运动初期对其与传统的关系有如此透彻的理解,弗罗斯特不愧为洞察力超群的时代先锋。
四、对读者的接纳
尽管非常渴望自己的诗歌能在学术圈内占有一席之地,弗罗斯特却非常清楚自己的读者主要来自两个群体:对现代主义运动持反对意见的诗人、评论家和大学师生,以及普通大众。他接纳这一事实,对两类读者表现出尊重与热爱。前一类读者包括英国佐治亚风格诗人托马斯(Edward Thomas)、门罗(Harold Monro)、吉布森(Wilfrid Wilson Gibson)等。他们与弗罗斯特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相同的看法,常为他的新作撰写正面评论。也包括评论家安特美尔(Louis Untermeyer)、巴特雷特(John Bartlete),以及出版商霍尔特(Henry Holt)夫妇。他们欣赏弗罗斯特,为他作品的出版提供帮助。弗罗斯特与他们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另外,大学校园中的部分师生也是弗罗斯特的忠实读者。为感谢这部分人的支持,他经常在校园中安排诗歌朗诵活动。
弗罗斯特诗歌最大的读者群是成千上万的普通大众,对这一点他表现得非常坦然。事实上,他的成就之一就是使诗歌走出了高雅的艺术殿堂,走入千家万户。在第二本诗集《波士顿以北》出版前,他在一封书信中写道:“要做一名真正的诗人,我必须走出那个圈子,走向成千上万购买书籍的普通读者。”(Thompson&Winnick,1981)。而《波士顿以北》无疑是这种信念的最佳阐释。书中所有诗歌以新英格兰方言写就,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这本书从1914年出版之日起一直位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单,到1915年夏末前三版已售罄。
五、对对手的接纳
在现代派诗歌盛行的时代,弗罗斯特最强劲的对手是以艾略特为首的主流诗人和评论家。他们批评弗罗斯特的诗歌缺乏现代气息,而弗罗斯特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过与他们的文学战争。然而,他始终相信诗人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诗。他对现代派的新诗运动不感兴趣,不热衷于诗歌形式的改革,但并不排斥他们的诗作。叶芝(W.B.Yeats)是他“最喜欢的”诗人之一(Thompson&Winnick,1981)。他也曾购买过弗灵特(F.S.Flint)的诗集并对其写作技巧大加赞赏。在1923年的一封书信中,弗罗斯特坦言:“我喜欢读艾略特的诗,因为看他用不同的方法写诗我觉得很有意思,但我很高兴那是他的而不是我的创作方式。”(Poirier,1979)
伟大的作品必定会得到认可。当现代主义的狂热散尽,弗罗斯特的对手们开始转变看法,逐步接受并欣赏其诗歌的独到之处。艾略特在1957年就对弗罗斯特的诗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当时弗罗斯特到伦敦接受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学位,艾略特主持了欢迎会。这位曾经的对手把弗罗斯特称作是“仍然健在的美国诗人中最杰出和最著名的”(Thompson&Winnick,1981)。他认为弗罗斯特的诗歌具有一种普遍性,使得人们提起弗罗斯特就能想到新英格兰,正如人们提起但丁就想到佛罗伦萨,提起莎士比亚就想到沃里克郡。
六、结语
面对现代社会的混乱,现代派诗人们的做法是滑稽模仿:抛弃传统的诗歌形式、韵律和题材,代之以错位的形式、缺乏联系的内容和大量的隐喻。而弗罗斯特的做法刚好相反,他认定传统诗歌特有的秩序性是应对现代生活无序性的最佳出路,因此对诗歌传统采取了宽容的接纳态度。这种“接纳”也渗透到诗人对待人生、读者和对手的态度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接纳”哲学:面对人间的冷暖、世界的无序和事物的对立,秉持宽容的接纳态度,以此作为“对付浑浊世事的立场”(Frost,1979)。
[1]Brower,Reuben A.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Constellations of Inten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
[2]Frost,Robert.Selected Poems of Robert Frost[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63.
[3]Frost,Robert.“The Figure a Poem Makes”[M]//N.Baym(ed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79.
[4]Kilcup,Karen L.Robert Frost and Feminine Literary Tradition[M].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8.
[5]Longenbach,James.Modern Poetry[C]//M.Levenso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i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6]Nitchie,George W.Human Values in 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M].New York:Gordian Press,1978
[7]Poirier,Richard.The Work of Knowing[M].New York:Oxf 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8]Thompson,Lawrence&Winnick,R.H.Robert Frost:A Biography[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82
[9]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英)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M].卞之琳,李赋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