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面面观

2014-08-15宋春晓

语文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结构图群文童话

○宋春晓

(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浙江 杭州310018)

中小学阶段的阅读对于人的阅读能力的形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阅读与一个人的精神发育紧密相关,没有阅读就不会有个体心灵的成长,就不会有人精神的发育。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阅读,我们老师都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不止阅读文章,更是阅读生活。然而时至今日,语文教育那种“少、慢、差、费”的格局并没有获得真正突破,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在日益下降。为改变阅读教学的这种现状,已经有不少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群文阅读就是其中的一种探索。

什么是群文阅读?崔峦老师觉得,群文阅读是围绕着某种阅读目的,比如获取某方面的信息群,比如为了受到某方面人文的或科学的熏陶,比如要研究某种文体的文章,比如要赏读某个作家一系列的作品,比如要学习某种阅读策略或者某种文体、文章的表达方法,等等,总之要围绕一个阅读的目的,选择一组相关的文章或多部作品,也可以是整本书,进行功能性地阅读。并且在师生同读共议,分享阅读经验、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它是阅读内容的一种组合方式,是群体阅读的一种实践方式。

一、于阅读现状中深悟群文阅读价值

从“一篇”到“一群”的更大价值是努力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的许多痼疾。它意味着“教”的改变。单位时间内,教师“讲”的时间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就相对少了。“群文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一)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大江大河,浩浩荡荡、两岸开阔、涛声千里,而目前教学中的技术化倾向让很多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缺失:阅读教学需要的不是阅读视野,不是阅读力,而是让“课”像“课”的技术。这样的“技术主义者”对于读书的欲望不大、动力不足。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朝向“丰盈”的精神。

(二)让能力渐长在真实阅读中

如今是阅读时代,我们每天要面对海量信息,面对的多是“非连续性阅读”。“非连续性阅读”挑战着我们的阅读能力。最新的PIRLS国际阅读测试题尝试了让孩子在单位时间内阅读2~3篇文章(有的文章很长)并作答。“群文阅读”是对现实阅读状况的回应,模拟。

(三)让课堂接轨于生活化阅读

“群文阅读”要求简化课堂教学环节,把大块时间用于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自悟自读时间的增加,意味着教师条分缕析阅读指导时间的减少。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课堂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师生一起完成:你必须依据读物的不同性质,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你必须进行更为实战也更为实用的“生活化”阅读。

二、立足于语用的中段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开展群文阅读起点比较适合放在小学中年级。群文阅读在中年级开展,符合中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为学生从低段的单篇阅读,到高段的整本书阅读,架起一座跨越的桥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阶梯式的提高。

(一)有主题地萃取文章——开启群文阅读聚合之门

中段的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或两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维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主题为“心中的秋天”。教师在教材原有课文的基础上,补充了《我喜欢你,秋天》、《多彩的秋天》,以及同步阅读中的8篇文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作者们心中的秋天。“心中的秋天”是这群课文的明线,而总分段式的写法是这群课文的暗线。这样的课文组合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了统一,在阅读与比较中,学生从初识这种段式到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二)有结构地呈现文章——传递群文阅读整合之韵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优化要素的结构就能提高整体的功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式、分组递进式、反复重读式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群文阅读,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先重点教学《秋天的雨》。品读第二自然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都有哪些颜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雨都把这些颜色给了谁?重点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出示文中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先指名读,提问“作者是怎么把黄黄的叶子写得具体的?把什么比做什么?你能来说一句吗?”“‘扇哪扇哪’像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问学生“课文还有一句和它很像的句子,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教学第二个环节:感受课文段落的总分结构。先导语:你看呀,这一段话围绕“五彩缤纷”写了这么多的颜色,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新知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是总写,接下来写各种颜色是分写,这段话就是总分结构。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然后提炼总分段式的结构特点。最后让学生找找这篇课文中还有哪几个段式也属于总分段式(训练点二)。

最后,补充阅读两篇文章《我爱你,秋天》《多彩的秋天》,先请学生任意选一篇短文,说说哪几个段落是总分结构的段式。再以“春天的山林也是五光十色,热闹非凡的”为总起句进行总分段式的仿写。

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几篇文章。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结构化的群文传达给学生一种明确的信息:不能只背零碎知识,而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群文阅读的“结构化”就是要帮助身处“碎片化”时代中的学生如何去学习、面对阅读的挑战。

(三)有整体地设计问题——拨动群文阅读联合之弦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教师教学的手段。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对“友情主题”的童话群文阅读教学,我做了如下设计:

先浏览4篇童话,把握童话主题。让学生赶快翻开阅读资料,带着文后的思考题“这几个童话都是写什么内容的?”快速地浏览4个童话。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你发现这几个童话都是写什么内容的?”最后小结:你真会读书,一下子抓住了4篇童话的主题,都是描写友情的童话。并板书:友情童话。

接着让学生借助结构图,去发现规律:先让学生快速默读,并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再一起梳理《去年的树》结构图。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梳理其余3个故事情节。并温馨提示:选择《小鸟和牵牛花》《纸船和风筝》《我有友情要出租》中的一个童话故事,用最简洁的线条和文字,形象地画出结构图。最后借助结构图,发现童话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中,教师通过4篇童话的横向比较阅读,让阅读过程成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借助结构图,发现童话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尤其是“你还发现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描写友情故事的”.这一问题的巧妙设计,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去发现语言的表达形式,为接下来的创编童话做好铺垫。

(四)有意识地渗透策略——激扬起群文阅读综合之帆

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策略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阅读方法或手段,更具有规律性、普适性。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策略。

在“反复结构的童话”群文阅读中,我的教学设计更为开放:

先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发现反复结构:(1)课前阅读4个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交流读后体会;(2)借助结构图,发现规律:①教师示范,梳理《小壁虎借尾巴》结构图。②学生自主选择或自创结构图,分组梳理其余3个故事情节,并观察4个故事的结构图,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

接着讨论反复结构,运用结构图,合作创编故事:(1)读故事开头,讨论会去干什么呢?(2)四人小组合作,填结构图,口头创编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

从以上课例,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让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阅读,主要有4次:(1)课前预习读,简要回答预习思考题,给不同阅读起点的学生一个梳理结构图的辅助;(2)分组快速默读,梳理结构图,为发现反复结构的特点做学习准备;(3)快速浏览,思考反复情节能不能调换顺序,之后在四人小组讨论时不断地跳读;(4)选择故事结尾阅读,思考反复结构的故事能否一直反复下去。不同篇幅、不同方式、不同时间点的阅读,再现了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境,给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通过这样的课堂阅读,学生也就能更好地进行思考、发现、探究、比较,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群文阅读这一崭新视角必将带来阅读课堂的新革命。群文阅读教学是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孩子的黄金时代,我们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最优秀的文章推荐给他们,引导他们阅读,这意味着学生从人生一起步就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一个从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一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让学生从小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这是每位小学语文老师的任务,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1]于泽元,王雁玲.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2]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11).

[3]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J].人民教育,2012(12).

猜你喜欢

结构图群文童话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组织结构图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概率知识结构图
群文活动
童话镇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午夜童话镇
P-3C“奥利安”反潜机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