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话语的语义生成分析

2014-08-15陈丽梅

语文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梦言语短语

○陈丽梅

(云南师范大学 华文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就目前对“中国梦”话语的研究而言,大多集中在对“中国梦”的“内涵、历史传承、时代价值、实现路径、前景等的解读”[1]P21~25方面。从语言学角度对此话语进行研究的甚少,较有代表性的仅有崔士岚、杨丽丽的《“中国梦”的语法维度分析》(2014)一文。此文分析了词语“中国”、“梦”及短语“中国梦”是如何表达“中国梦”话语语义的;但对于此话语形式为何能传达如此丰富的语义,即此话语的丰富语义是如何生成的并未作探究。鉴于现有的研究状况及“中国梦”话语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生成的角度,对“中国梦”话语语义生成过程分析,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对“中国梦”话语的解读和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梦”这个语言形式,从辞面看,其语言义涉及“中国”与“梦”两个词的词义。“中国”即指我们国家,“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A睡眠时因大脑皮层的局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或受其他刺激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B指做梦。“梦”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中国”和“梦”组成的短语,从辞面组合来看,可组成主谓结构或偏正结构。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短语,其辞面的语言义都并不顺畅。

但当“中国梦”在习主席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个语境下提出时,就表达了丰富的含意,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内涵,就是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其所作的阐释,“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此时,“中国梦”话语,从短语结构看是偏正结构的短语;其表达的语义并非是由词语义简单相加而成的语言义,而是融入了特定语境的言语义。此言语义的生成,我们认为是语流义变和情景义变的结果。

一、“中国梦”话语表达的言语义是语流义变的结果

所谓“语流义变”是指“词语在连续的语流中,因受到邻近词语意义的影响,或者由于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发生的义变”。[2]P427习主席用“中国梦”来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时,“中国梦”这个语言形式的结构和语义就在具体语境中具体化了。

“中国梦”话语,从短语结构来看,是偏正短语,即用“中国”来修饰、限定“梦”。因“中国”是一个表示国家的名词,“梦”作为名词的词义为“睡眠时因大脑皮层的局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或受其他刺激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要确保此偏正短语“在结构和意义上都能搭配”[3]P45,“中国”和“梦”的语义都要受邻近词语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首先,“中国”修饰“梦”时言语义要顺畅,“中国”就不是表示“国家”这个抽象的政治实体,其词义就应具有“作为高级生命(或只属人)的属性,要求作为‘定’的成分为人”[4]P182。因此,“中国”这个词的词义具体化,指中国人,可指集体,也可指个人;正如习主席所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其次,“梦”受“中国”一词修饰、限定后,其语义也发生了转变。“梦”由作为名词表达的“大脑的表象活动”,义变为与之相关的词义“梦想”。而“梦想”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两个:一是“梦中的想法,渴望”;二是“空想,妄想”。但和“中国”一词组合在一起,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个语境中,其语义就只能是表示积极含义的义项,即为第一个义项“渴望”。

因此,经过语流义变后,“中国梦”话语表达的言语义即为:“中国人的梦想”,既是民族的梦想,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从目前的农机监理服务状况来看,只要满足业务要求就可以办理,这种操作有效地减少了农机手重复办理的机会,对于那些长途跋涉前来办理手续的农机手,如果自身手续不全,可以先将代理证发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再补齐证件所需材料,这样,不会耽误农民在办理证件期间使用农机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操作流程。

二、“中国梦”话语丰富语义的生成是情景义变的结果

“中国梦”既是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自“中国梦”话语提出后,此话语的语义,无论是在国家、民族层面,还是在个人层面都得以丰富化、具体化。在民族层面,“中国梦”由表示抽象的“中国人的梦想”具体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样的言语义;在个人层面,具体化为无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各领域梦、阶层梦。

“中国梦”话语之所以能承载如此丰富的语义,是此话语在具体语境中情景义变的结果,即“辞语由于受到一定情境影响而产生的意义上的变化”[5]P427的结果。

下面,我们分别从民族的“中国梦”及组成民族梦的个人梦两个方面来分析此话语丰富语义内容的生成。

(一)民族的“中国梦”的语义生成是情景义变的结果

“中国梦”由表示抽象的“中国人的梦想”具体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样的言语义,是情景义变的结果。

“中国梦”是习主席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在此情境下,“中国梦”的“梦”就有了具体含义,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中,就有了具体的含意,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这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梦想,也是历代中国人的梦想,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延续、传承着。

从《诗经》的“小康梦”到《礼记·礼运》大同篇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孔子的“大同梦”、孟子的“王道”、洪秀全的“天国梦”、洋务派的“实业救国梦”、改良派的“宪政梦”、革命派的“共和梦”、孙中山的“振兴中华梦”及“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的蓝图、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再到毛泽东提出“民族复兴,让人民站起来”、周恩来提出“中华崛起”、邓小平提出“着力振兴中华民族”及至今天的“中国梦”,都是在为实现祖国富强而努力。而在国家危难时,多少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从爱国忧国而报国无门投江而逝的爱国诗人屈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到为救国复国而叹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有之,请自嗣同始”的谭嗣同,再到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热血奋斗的英雄们,都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舍身追求着。

从西周时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一系列敬天保民的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等,及管子的“富国养民”思想,到北宋张载主张的“民,同胞也;物,吾与也”到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及至今天“中国梦”提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是一脉相承的,都体现着“民本思想”,都是对人民幸福的追求和努力。

而“中国梦”提倡的“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的追梦精神,实则就是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的体现。从上古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执著,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追寻的坚韧、宽厚的品质;从孟子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的担当意识,一直是历代中国人追逐梦想的精神支撑。

因此,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历代中华儿女执著追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这个梦从古延续至今,一直传承着;正如习主席(2013)所说这个梦想“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而在今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要恢复到古代曾经有过的辉煌,而是有了新的时代内容。最迫切的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计划,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就是当今“中国梦”要实现的具体而首要的目标。

可见,在我国近代乃至历代人民的奋斗史这个背景下,“中国梦”的语义有着具体所指,即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各领域、各阶层的“中国梦”的语义生成是情景义变的结果

“中国梦”要实现的“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由无数具体的各领域梦、各阶层梦组成的。因此,“中国梦”话语传播到具体领域、阶层中,就形成了无数具体的“中国梦”。

如各领域出现了“领域梦”,如“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计算机领域的中国梦”、“食品安全梦”、“电影界的中国梦”等;各阶层出现了“阶层梦”,如“农民的中国梦”、“科学家的梦想”、“企业家的梦想”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正如周天勇理解的“中国梦”可以具体化为:“数亿民众的新生活梦(包括新市民梦、新村民梦),安居乐业梦(包括住房梦、就业和创业梦)、社会保障梦,公共服务梦(包括教育成材梦、看病便利梦、出行和通信便利梦和美国式的轿车梦)、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包括饮水和食品安全梦,空气清洁富氧梦,环境安详宁静梦,社区、街道和工作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梦,园林、湿地、山水生态以及家庭生活和工作安全梦)、精神生活梦。”[5]

这些具体的“中国梦”话语是各领域、各阶层根据具体的语境而提出的,其表达的语义也是与具体领域、阶层紧密联系的,因此,这些丰富的“中国梦”话语表达的语义是情景义变的结果;这也体现了“中国梦”话语结合具体领域、阶层生成具体言语义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中国梦”话语蕴含的丰富语义,是经过语流义变和情景义变而生成的。“中国梦”话语从短语类型看,是偏正短语。“中国”和“梦”两个词互相影响而改变原表示的词典义:“中国”不是指国家这个概念,而是指“中国人”,可以指集体,也可指个人;“梦”不再表示其词典义“大脑的表象活动”,而是义变为其相关的词义“梦想”,并且是“梦想”义项中的“渴望”这个义项。经过这样的语流义变,“中国梦”就表达了“中国人的梦想”这样的言语义。同时,当此言语义与中华儿女历代的奋斗史结合起来,特别是与近代以来的奋斗史结合起来时,这个“梦想”的含意就确切化了,就表达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样的言语义。当“中国人的梦想”这样的言语义与各领域、各阶层具体语境结合后,因具体领域、阶层而具体化,形成了无数具体的“中国梦”,表达了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这些个人的“中国梦”一起组成了中国人的梦想。因此,这些具体的梦想就是“中国梦”话语语义经过情景义变而生成的。综上所述,“中国梦”这个话语形式承载的丰富的言语义,是经过语流义变和情景义变而生成的。

[1]王建国,席文彬.国内关于“中国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4(1).

[2]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催士岚,杨丽丽.“中国梦”的语法维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周天勇.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奋斗[N].人民日报,2012~12~27.

猜你喜欢

中国梦言语短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健民短语》一则
关于冬天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