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父的园子》课例研讨

2014-08-15○徐

语文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园子祖父文本

○徐 婷

(赣南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一、教学特点

走入蒋军晶老师的课堂,会发现蒋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欢乐,尤其是蒋老师幽默的语言,无不令在场的师生融入到他的课堂当中,能聆听蒋老师的课,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蒋老师课堂的教学特点:

(一)注重语言和文字的积累

蒋老师在分析课文的结构后,直接进入本文的重点段落,重点分析课文中最特别又最能调动童年欢乐的那一段。请学生默读课文,发现文中有一段话写得很特别。这个特别的句子,不是比喻句,比喻句我们读得多了,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我们也读得不少,这个句子,特别在哪里呢?你刚读的时候,甚至都觉得它很啰唆。你找到的话,请你画下来。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通过对这一段的语言分析,明白了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固定句式:“愿意……就……”蒋老师让学生重复朗读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朗读、再体验、再朗读,直至背诵出来,学生背得不亦乐乎。

除了语言,文字也是蒋老师语文教学中注重的一项基本技能,在祖父的园子里,学生发现了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为了让学生记住这四种动物,蒋老师要求大家跟着自己一起书写这八个字,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是“虫”字旁,属于动物的一类。通过部首明确了这八个字之间的同源关系,放弃了以往机械式的,按笔画顺序来进行文字教学。

(二)以“读”为主的阅读方式

纵观蒋老师的整节课,朗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细数朗读的次数,不下于十次。蒋老师课堂的朗读,不同于机械、单调地读,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变换着方式读。每读一遍,学生的体验都相应地增加,做到了真正让阅读有效,并且是高效的阅读。学生在快乐的朗读过程中,能流利地背诵出课文,积累文学的阅读量。

整个朗读过程,也是变换着方式进行:学生首读,是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注意把握朗读速度;再读,以学生自由读、反反复复读、加快节奏读、跟读、带着特别的心情读、师生对话读等方式,让学生能在体会文意的基础上顺利地背诵,并带有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最后读,倡议学生读整本书———《呼兰河传》。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真正体验了童年欢乐的情感基调,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一遍遍地朗读,一遍遍追随作者在祖父的园子自由地玩耍。

(三)提倡读整本书的教学理念

在课文的开头,蒋老师用三个词贯穿全文:萧红、《呼兰河传》、回忆,简单的三个词条就把课文的作者、作品、内容理清了。《祖父的园子》只是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一段节选,蒋老师在开头就引出了这本书,不再将内容局限于选入课文中的定篇,而是借此引出原著,先入为主,提醒学生除关注选文以外,还应关注作家和作品。

课堂接近尾声,蒋老师依旧不忘提醒学生:如果有机会,真的可以尝试去读读《呼兰河传》。一部伟大的作品,其伟大不仅仅停留在选入语文教材中的一个小片段,更需要我们关注它的整体,不是一个小小的片段可以概括出作品的内涵。

(四)追求简约的教学风格

《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一共有19个自然段,蒋老师并没有详细地分析每一自然段,而是有所取舍地抓住了课文当中最特别的一段话,也是最值得注意和欣赏的一段话,即课文中的第16自然段。抓住该段中统领句:“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以此来突出园子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教学内容简洁明了,没有逐段地分析,也没有过多的语言。简单地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萧红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看似最简单的做法,却给学生带来了独特的朗读体验。这一单纯地以“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课文的内容,走入文本,进入作者的童年,直到融入这童年的欢快中。

二、教学理念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仅需要教师的重复打磨,更需要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理念。蒋老师的课堂是幽默的,欢快的,透过他的课堂,我们更应探索隐藏在其课堂教学背后的教学理念。本文还原蒋老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由瑞士的皮亚杰提出。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在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阅读——体验——再阅读——再体验”的循环过程,真正走入文本,切身感受文字的魅力及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先自由读、试背。接着,老师隐藏一句,学生背一句,学生挑战欲望很强,气氛很热烈。最后老师指着空白的屏幕请大家一起读,学生读得不亦乐乎。在反复有趣的朗读中渐渐感受到作者的自由和快乐,以及作者和祖父之间浓浓的亲情。

(二)接受美学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接受美学”的概念。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他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正如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足见,没有读者阅读或者发现其审美价值的作品,是不完整的作品。

学生作为阅读对象,如果对文本缺乏深入了解,就不会理解发生在祖父园子中的一切乐趣,也就不能明白萧红欢乐的童年,离不开祖父及祖父的园子。蒋老师通过营造课堂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以阅读的方式走近文本,细细咀嚼“祖父的园子”里的一切,不论是人、动物抑或植物,他们都是欢乐地,自由地,没有约束地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学生接受了从作品文字中散发出来的欢乐,品味出了萧红自由的童年,认识了和蔼可亲的“祖父”。师生一同随着文本中散发出的欢乐,跟随园子里自由的生命体,于不知不觉中欢乐地成长。

(三)对话理论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他认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为基础,“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并且对话无处不在,广泛而深入,“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而且,“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对话”。而当今语文阅读课堂,绝大多数情况下,授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最终接受教参对文本的解读,教师缺乏与文本的对话。蒋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正确地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确定了《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内容,并将重点放在课文的第16自然段,让学生充分体验童年的欢乐。同时,蒋老师处理好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在他的引领下,能走入与文本的对话,不断地阅读、体验、产生新的理解,再阅读、体验、达成新的感悟。

三、教学反思

听完蒋老师的整节课,反思其课堂教学的主要焦点都集中于朗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蒋老师的引导下,不再为背诵而却步。相反,他们愿意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阅读、体验、产生新的感悟。学生的重复朗读,既是对文章中重复手法的最好诠释,也是自身在感悟“重复朗读”的魅力,更是进入文本的最佳方式。如果时间允许,蒋老师可以在学生已经理解的基础上,对这种写作手法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仿写一段类似于“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文字,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

对于类似《祖父的园子》这样的文章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学习的内容是被别人事先确定了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要进入这些课文,并按照编者的意图和教师的引导,对这些已经被阐释过的文章加以内化,或者说是了解和欣赏。基于这样的学情,教师承担的责任重大,尤其是内容的选择方面和教学设计,关乎学生今后学习生涯和人生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方面需注意:第一,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第二,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第三,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猜你喜欢

园子祖父文本
祖父瓷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和祖母的园子
祖父的一封信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园子匠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