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2014-08-15黄利菊
黄利菊
很多次外出听课,总能听到一些专家学者用“语文味”三个字对教学进行评论。有语文味的课堂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越来越成为一线语文教师实践讨论的焦点。二十来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对“语文味”三个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是语文课堂所独具的语文教学氛围,通过听、说、读、写、思、议等最基本、最古朴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沉醉于语言或文学观点和问题的交流过程中,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或创造性的灵感。怎样给孩子们一个有效的、充盈着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呢?我作了如下实践。
一、品词析句,悟出语文的“味”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点。怎样抓住关键词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呢?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我作了尝试。课前,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生词,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遇到困难的词语留着全班讨论。结果,“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等词学生只能照本宣读它的意思,并非真正理解。于是,我在教学第二课时前专门辅导了几个理解和表演能力强的孩子演一演这个故事。课堂上,在学生反复读文后,我就让他们把故事演一演。最后让学生一起用动作表演一下这几个词的意思。这样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先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通过表演深入体会词语表现的情感,从而咀嚼出语言文字的滋味。
二、语言碰撞,品出语文的“味”
新课程推行后,我们越来越注重让孩子进行语言交际,以期通过这一过程,内化自己已有的知识,又能从旁人身上汲取精华。所以学生学课文所得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就要组织他们集体交流,使他们在互相的语言碰撞中激起智慧的火花。
教学《螳螂捕蝉》时,我在学生充分朗读后抛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觉得吴王是个怎样的大王?借助课文内容说明理由。”多数同学认为吴王固执己见,理由如下:“他不听大臣们正确的劝告,还要说谁劝,就处死谁。”小部分学生认为吴王虽固执,但知错能改,理由是:“他听了少年讲的《螳螂捕蝉》的故事后,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因势利导,告诉学生通过不同的语言可以读出人物的多重性格。这样的教学,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这不就是有“语文味”的课堂吗?
三、入情入境,感受语文的“味”
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写景的文章,尽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很美,但如果纯粹读书上的文字,总感觉有点纸上谈兵。所以,我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课件,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文中的情境在孩子们面前一一呈现。如:教学《九寨沟》,课始,我就一边播放九寨沟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面,一边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解说:“同学们,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波澜起伏的辽阔大海,—望无际的良田沃野……”灵动的画面与文字的冲击,使学生沉醉其间,为九寨沟的奇秀所动,油然产生美的遐想,感受着九寨沟带给他们的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四、批注阅读,咂出语文的“味”
批注式阅读在我们的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它是孩子们在阅读某处语句或某段文字后,用书面的形式写下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或点评。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批注呢?我找了几段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字,告诉学生有些地方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如《鞋匠的儿子》一文,林肯面对众议员的嘲笑时所说的话耐人寻味。我就让学生反复读句子,体会三个“永远”包含的意思,写下批注。同学们用心揣摩,体会到了林肯宽容大度的胸襟,以自己是鞋匠的儿子为豪,对父亲无比尊敬、爱戴和感激。同学们那一句句深情的话语,是反复咀嚼文字后是内心的声音。这时我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凸现各种感悟、理解、思考和评价,以使自己的批注更完善、深刻,更扎实地实现了与文本的交流与延伸。
五、诵读积累,谙出语文的“味”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教师把课堂组织得妙趣横生的同时,还要把“语文味”延伸到课外。诵读是积累的一种主要方式,我让学生人人准备一本“采蜜本”,积累好词好句好段。我还布置学生背诵古诗文,背诵名家名篇。学习了《徐悲鸿励志学画》文后,我让学生背背爱国诗;学完课文《燕子》后,建议他们读读《海燕》……我还让学生自主选择经典美文,使他们在阅读中不断增加语言的积累,增强语言运用能力,真正享受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滋养。
语文教学,说简单了,就是“读读写写”。反复品读,必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而语文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得言、得意、得法”,使课堂充盈浓浓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