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观的精神所在

2014-08-15兰岚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首创精神群众观点创造者

兰岚

(1.延安大学政法学院;2.中共延安市委党校,陕西延安716000)

刘少奇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1]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形成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风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古人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千古真理,从毛泽东同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到邓小平同志“我是人民的儿子”,从江泽民同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同志“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到中国梦,说到底就是人民的梦。这些无不道出党和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和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经验。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群众,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群众。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离开了群众,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践行群众观,全党上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践行群众观的学习活动,如何践行群众观,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全国开展了一次以“为民、务实、清廉”为要求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站在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一、向群众学习的精神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必须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甘当人民的学生。一切智慧的源泉均来自于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掌握处理群众工作的方法,我们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才能代表最先进的文化。

1、向“过去的群众”学习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实践的基础。自古以来,从商鞅变法、大唐盛世到康乾盛世无不是在深刻的了解了群众所需后才上升到理论指导。近代仁人志士艰苦探索救国道路方法,不也是一次次的滚打摸爬中终于寻得真经:马克思主义旗帜。

这些经验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虽然他已成为历史,但是学史可以明鉴,我们要学习历史的经验和方法。学习历史就是向“过去的群众”求经,同时也学习先人学习的精神。先人具有先见之明,就是把这些经验和最好的方法编纂成了书籍,以供我们这些后代来借鉴。因此,我们必须以闻鸡起舞的精神去学习这些最好的理论知识。

2、向“现在的群众”学习

我们党要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得不断的向“现在的群众”学习。群众观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一条最基本工作路线。我们始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也应始终铭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更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根本性、决定性力量。

只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我们才能了解群众之所需,因此我们需要到最基层“接地气”,到家户家拉拉知心话、入室登炕、揭锅温暖。群众之所需才是我们治国方针制定的源泉,这才能够让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我们真正重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会永远信赖我们。

向“现在的群众学习”就是深入到实践中去,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来处理好群众的工作。

二、一切从脚踏实地做起的实干精神

实干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马克思曾经讲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2];毛主席大力倡导“实事求是,力戒空谈”;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江泽民同志警示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我们共产党人正是凭着这种实干精神,不畏艰难,奋发进取,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开辟了光明灿烂的前景。

1、群众观点最追求的就是实干精神

人民群众最明白勤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勤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实干精神,干了才有马克思主义。纵观中国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实干”和“空谈”交替的历史:当“实干”这一套价值体系成为时代主流时,社会就会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人民安乐、经济繁荣的盛景;当“空谈”、“虚浮”思想流行时,往往是民怨载道、问题丛生、官僚腐败,甚至社会动乱的时代。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这一漫长的征途就是需要我们从脚踏实地做起。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需要我们拥有实干精神。而这伟大的中国梦就需要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去建设,来不得半点虚假。唯物史观群众观告诉我们要依靠群众必须做到以群众为基,以实干为先。

2、实干精神也是群众观中的内容之一

实干精神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因为他孕育在我党的群众观中。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我们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并且,群众观也一直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决定性作用,他们是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根本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只有秉承实干的精神才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只有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我党领导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才符合执政为民的群众路线,才能确保党的各项工作取得成功。

三、改革中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2]在改革开放30年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给人民群众的首创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平台,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广阔的思想空间和施展舞台。一个不断进取,积极创新的民族,必然会产生永不间断的强大发展动力。凝聚全体人民智慧和勇气的30年改革开放历程,雄辩地证明了这个道理。

习总书记在2014年新年祝贺词中多次提到“改革”两个字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源泉和基础,尊重并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经验根植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革中,呈现出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党的理论提供了深厚的基础,是改革的“原动力”。[3]

“倒逼”其实就是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一个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积极寻找最满意的方法和最适合的不变的位置,从而引发了新的机制建立。而这种良性的“倒逼”我们就认为这是群众的首创精神。30年前严俊昌带领小岗村村民实行“大包干”,直到现在他都不敢相信,经常感慨,自己连做梦都不会梦到,我们18户村民按了个手印,竟然就按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3年在对宪法进行修改时,将原来的“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1999年在对宪法的修改时,又更进一步,将它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目前,在农村两种新的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迅速发展,这也是农民自己创造的,当然这些也要历经从群众首创到法律支持或这说到制度修正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来,不单单是在农村这一领域,总的来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上都非常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当然,我们也不断的丰富,完善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以期可以更好的指导全国更大范围的改革创新。我们相信,一个又一个新的首创又会变为我们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解决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其中一些首创又必然会引发新的政策的出台,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不断向前发展。

群众观一直强调,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使我们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根本力量。伟大领袖毛泽东曾教导我们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论是回顾历史,还是回顾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我们都不难发现,在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聪明才智以及无尽创造力。

如今,我们正昂首阔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们要把每个中国人民的梦进行梳理编纂,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养分。牢固树立科学正确的群众观,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我们始终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是根本,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用群众观中的学习精神、实干精神和首创精神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1]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 王迎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 王燕,葛笑如.试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8.

猜你喜欢

首创精神群众观点创造者
红船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蕴涵的首创精神及实践思考
“红船精神”内涵解读
试论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首创精神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音乐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措施
在旧道德的废墟上建立新伦理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现代语录
牢记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