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和谐社会构建中人际关系现状探析

2014-08-15康琪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利益

康琪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人际关系是人们为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同性质的关系,包括物质利益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在这种基本经济制度下,每个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全社会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人们是平等的利益主体、政治主体和道德主体,他们是从根本上保持一致的利益关系。

一、当代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当代中国的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较为和谐,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精神生活日渐丰富,这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卓见成效,如着重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教育发展和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等,这些都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好了坚实的铺垫;民主政治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制度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律公平公正,以法律的“武器”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人们有法可依。以上此举均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党和政府也在试图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改进,从制度、政策层面为人们营造较公平的环境。当然社会中涌现出的以郭明义同志为榜样的道德精神,还有爱岗敬业、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精神薪火相传,皆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注入了精神力量。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际关系的和谐亦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日益加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因城乡、地域、职业、阶层的差别,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又因日益严重的“围城”现象,使得人们被隔绝在单元住室内而失去了与外界的人际交往。这意味着人际关系更容易出现各种矛盾与冲突,尤其是因利益驱动而使得这种冲突升级甚至变质,影响邻里之间的和睦,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化解社会中各种矛盾的过程,需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未雨绸缪,认识并理清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及其原因进行理性分析,积极面对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非和谐因素,促进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和谐。

二、当代人际关系非和谐表现

(一)人际关系经济化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与作用,市场意识在我国深入人心。市场的开放性使人际交往范围日益扩展,由封闭到开放、由狭窄到宽广、由简单到复杂。人们追求利益的渠道拓宽了,注意力转向利益纷争之中,导致经济因素成为人际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渗入人际关系领域,成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以经济作为平衡点,使人际间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重钱轻德。社会中的一些领域均有所涉及:在商业领域中,食品安全经济化,受利益的主导,假冒伪劣产品、化学有毒食品、超限使用食品添加剂频频出现,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医疗领域中,医患关系经济化,一些医生成为“商人”,推销那些与己有相关利益的检查及药物,使得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救助与被救助、关爱与被关爱的医患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在教育领域中,一些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生的教师职业,如今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变成谋生致富的途径,学术造假事件时有发生。这些过度追求利益的因素日益注入人际关系之中,使人际关系经济。

(二)人际关系功利化

“人情是维系中国人际关系的最为重要的纽带,是中国人进行人际往来的社会情感和可以互换的资源。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特征。”[2]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中,首先,人情发生了改变,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并以交换为前提,其目的是让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而且是同等数量的回报。其次,人们往往把人际关系看成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一种将来可以产生利润的凭借,带有投资的意味。所以,人们平时比较关注关系投资,并伴有一定的物质消费,被称之为人际投资。这种人际投资的目的是平时搞好关系,将来好办事。再次,一些人为一己私利,只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建立并维系有某种倾向性的功利圈,这种功利性因素削弱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因素。最后,竟有一些人借助熟人关系获取信息资源与利益。更有甚者还会借助熟人关系做“非法”交易,获取非法利益,滋生了贪污腐败。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熟人关系受到经济利益的侵蚀,物质利益成为趋使人们行为的重要动力。人们越来越关心物质生活及其产生的利益,人际关系日益功利化。

(三)人际关系冷漠化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程中,人们工作忙碌、生存竞争压力加大、社会流动性高、社会阶层结构开放,活动内容也日益丰富复杂。从理论上讲,城市生活本应使人际交往的机会增大,而实际上人们无法进行亲密的接触以及深入的交往,也无法与更多的人保持或发展更进一步的关系。这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彼此情谊减弱,陌生感增强。另因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故而引发社会生活中人际冷漠的出现。社会中各种竞争的加剧,使人们的精神压力加大,孤独感增强,心理问题日显严重。虽然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经济状况有了改善,但仍有抱怨心理的产生。长期下去,这种抱怨很可能演变为人际中的冷漠,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这虽不是社会的主流,却影响了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人际关系失信化

诚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关乎国家形象和国运昌盛;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社会大众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国家、民族、政府、法律、制度、经济都以诚信为基础。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其负面效应使得人们对金钱过分渴望与过分追求,致使社会中一些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风盛行。许多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关心他人更顾及不到社会的整体利益,毫无责任心与信用可言。个人诚信的倒塌将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秩序,商业诚信的倒塌将影响国家的经济生活秩序,而社会公信力的倒塌,将会给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当今社会的诚信价值观现状,无疑以给人们的传统价值观濒危敲响了警钟。信用危机正成为人际关系中的一大突出问题,严重干扰和谐人际关系的生成。

(五)人际关系利己化

随着人们交往层面的变宽与交往关系的变广,人际关系个性化因素增强。其表现为:一是人们的职业可自由化选择。吃集体大锅饭、就业固定分配的模式早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被自由择业所取代。个人可以选择集体,集体也可以选择个人,双方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关注人的主体行为中来,侧重于人的个性因素探究。因此,一些人积极主动地选择人际关系,不再优先考虑集体利益,而是把个人的尊严看得至高无上,以个人利益为主,实现个人主张才是目的,对他人和社会则以冷漠对待;二是形成了重个人轻集体的利益格局。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只关注个人需要、谋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以个人利益的满足为目的,缺乏集体观念,忽视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这种过度强调个性化,凭借个人意志为人处事,长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制度的强制性,使人际关系日益冷漠、紧张甚至恶化,影响经济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三、当代人际关系非和谐表现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困境

“市场经济一方面造成了人的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又使这种自主性受到“物的依赖关系”的压抑,使个人成为货币的奴仆。”[3]可见,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以此为直接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总的来说,追求并获得物质利益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然而市场本身也存在弱点,如自发性、趋利性等,这些“弱点”在道德领域中的反映,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就容易滋生不道德行为,如激活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不仅影响社会道德风气,也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意味着它以效益为基本准则,以竞争为基本手段并以赚钱为基本价值取向。因而,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人们经济上的不平等,收入有差距,尽管一定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结果。然而在市场竞争中,不免会有一些人想突破道德的约束,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这些不合情理甚至违法的收入,便是市场经济下人们思想与行为过度逐利益因素所导致的。这会使一些人心理不平衡,抱怨社会不公,甚至通过各种媒介大肆宣扬这种不公,会促使人们因利益摩擦而关系变得日益紧张,特别是穷人与富人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社会中仇富与仇官心理日趋严重。

(二)制度设计时的支持不力

市场机制固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但却无法解决不同群体利益失衡、贫富差距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这意味着政府需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即以制度的形式达到利益格局的平衡,进而缓和人际关系。一个完善的社会制度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谐人际关系的实现,需要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不断改革、发展、创新的动态过程中得以保障。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制度因设计的不完善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正确的行为指导,没有一定的制度规范,以至随着时间的积累便形成了不良的道德习惯。因此,人们的思维中就形成了金钱高于一切的重钱轻德的利益观。制度本是一种界定人们道德行为的明文准则,却失去了人们对其自身的信任,造成人们对制度的不公正判断,从而不会认可制度的强制力。长此以往,人们意识中会渐渐忽略甚至无视制度的存在,这将是一种可怕而又混乱的局面,人际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

(三)文化建设里的价值扭曲

文化具有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功能。它不是一种明文规定,而是在人们的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取向等。文化作为软实力,对人际交往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了稳固而不易改变的思想基础。“在社会生活中,经过文化的传播与渗透,能够使人们在价值观上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共同的社会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4]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跨越式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精神风貌以及价值观。在获取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存在精神层面的困扰:一是没有坚定的信仰,曾经的道德修养多被物质利益覆盖,生活中对于物质的追逐、攀比、焦虑感增强;二是多元价值观的迷惘。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世界的文化发展的状况不再处于各自孤立封闭的状态,而是以开放式局面形成了多元性文化。三是非道德主义泛滥。人们的道德约束相对宽松,不再以学雷锋、当模范为光荣传统,社会生活中取而代之的是利己主义、贪图享乐、金钱崇拜的滞后思想。这将导致人们在多个领域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甚至是不择手段。

(四)道德教育上的强化不足

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中国教育具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德育’一直备受重视,但经济的高速发展,道德教育在社会建设中略显不足,使道德教育功利化、政治化、理想化。”[5]功利化的表现在于现代教育给学生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课程,但学生通过教育获得的并不是事物的整体性认知,而是知识的机械性堆积。在实践领域,受科学技术的影响,教育本身也被科学化和技术化,全部以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迎接每个接受教育的人,致使应试教育的生成。它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因素,只是一味遵循制度上的规定,忽略了教书育人的真正意义。与此同时,道德教育经常同政治问题紧密相连,注重政治轻视道德。从全国的教育方式来看,虽有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但是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灌输,理论缺乏与实际的结合,尤其是脱离了个体实际,使人们被动地接纳知识,深不知学习的目的意义何在,更谈不上将优秀的道德传统发扬光大。道德品质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力。

(五)大众媒介中的导向偏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微时代的迅猛发展,大众媒介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产生的社会作用日益扩大。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的传播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对计算机网络的接受热情最大,接受速度最快,接受程度最高,而网络由于其具有的互联性,相关网络监管部门并没有做好青少年在网络所涉足的范围。网络的普及化使世界各国难以把握信息的可靠性与道德性,并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这种极具挑战性的环境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职责是第一时间传达最新的信息,让人们知晓事实的真相。但是对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负面新闻,各种媒介缺乏理性分析不考虑播报后所产生的影响,甚至放大事情的发展动态,使之在人们心中形成负面效应,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

由上可知,人际关系非和谐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利益因素是根本,制度、文化、道德教育、大众媒介因素等担当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又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作为精神支撑”[6]。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探究传统文化在当今的价值,去粗取精、为今所用,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际关系中非和谐因素,为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精神滋养。

[1] 罗国杰.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Z].人民出版社,2011:7-8.

[2] 赵德华.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嬗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45.

[3] 吕世荣,刘象彬,肖永成.义利观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223.

[4] 周运清.新编发展社会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81.

[5] 王莹,赵忠祥等.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和谐的影响因素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137-138.

[6] 辛鹏,赵继伦.简论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科学社会主义,2011,2:105.

猜你喜欢

利益
《为了人民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出版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二条第二款评注(第三人利益合同)
I Love You, Dear China
利益与西瓜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论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
斩断“灰色利益链”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