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德育创新探索*

2014-08-15瑛,朱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医德德育工作中医药

康 瑛,朱 琳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医改框架的大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创新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专门针对中医药学生的德育内容,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融入不够深入,德育载体和渠道单一,德育课程程式化等问题。[1]所以,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创新探索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新,旨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探析

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规定了高校德育的方向,是评估高校德育工作的尺度。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目标设定得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在新时期下,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目标的定位进行探析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医教育十分重视德育,强调医学是一门“非仁爱之人,不可托也”的科学。古人信仰“医乃仁术”;中医大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可见,保持学生善良的本性、保持学生对生命的关怀和珍重、保持学生对崇高信仰的追求与坚持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工作的核心。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12年制定的《中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所指出的中医学本科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总结出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方针政策,积极献身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努力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并发挥中医药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对生命热爱和珍视,具有对生命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学会换位思考,体会病患的疾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给患者以细致耐心的人文关怀。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工作的优势与存在问题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德育工作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教学的内容中处处渗透着儒家传统思想,如注重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仁者,爱人”等思想去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鞭策学生努力做到“大医精诚”,苦病人之所苦,不分贫贱,平等对待,不贪私利,给学生以有效的伦理引导。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道德价值出现多元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产生的各种观念的碰撞、交融,给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2]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工作也同样面临这样的挑战,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缺乏专门针对中医药学生的德育内容、中医药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融入不够深入、德育载体和渠道单一、德育课程程式化等。

三、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德育创新策略

我国高校德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一直是较低效的,如何增强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就要在德育工作中不断进行创新,寻找最适合的策略。

(一)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德育创新,中医药高等院校最首要的是要考虑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问题。要把中医药文化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尊重中医人才成长规律,重视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紧密结合中医药专业特色和院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中医大家孙思邈认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二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提倡从医者应涉猎群书。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发展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儒家思想与高等中医德育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二)重视德育载体的建设与挖掘,创造浓郁人文氛围

学校大力弘扬的理想、信念必须存在于一件件鲜活的人和事之中,要潜移默化、春雨润物般地影响和感动学生。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在校领导的倡导下,积极建设“以情感人”的德育载体,如在学校中文网主页上创建“天中情”栏目,登载的是反映发生在校园里的浓郁的爱国情、中医情、师生情,同学情、医患情的一件件感人事迹。又如学校积极创建的生命意义展室是德育工作的又一重要载体,发挥了榜样的感染力和启迪作用。一篇篇遗嘱、一个个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振聋发聩,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和平凡事,揭示了崇高的价值观念和伟大的奉献精神。在这里,学生们的想法与遗体捐献者们道德境界碰撞,使道德品质实实在在地得到提高。[3]

(三)从卫生人力资源管理视角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卫生人力资源是指受过不同教育与职业培训,能根据人民的健康需要提供卫生服务并贡献自己才能和智慧的人。所谓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人为中心,寻求人与工作相互应用的契合点,将人的发展与医疗机构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德育方面具体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是净化医疗行业不正之风、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从卫生行业特点和中医生特点出发,培养出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维护医生职业的神圣和高尚的合格医生。

(四)唤起学生的人文关怀,正确对待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关键是情感转变。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日益深入人心,医患活动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文关怀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爱和维护,闪耀着人性善良和文明社会的光辉。[4]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科的不断进步和细化,医生更多关注着新药物和高端技术的效力,而忽视了病人作为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的感受。于是出现了医患关系中的不和谐,如病人对诊疗不满意,医生在工作中发牢骚和抱怨等。基于此,中医药院校在医学生培养中要增加人文社会医学知识、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与医学有关的人文课程,构筑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

(五)与临床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成就动机

医德理论教育离不开医学实践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一方面受到医德规范强调的人道主义、利他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医疗服务行业存在的拜金现象使得医学生尚未离开校园就陷入困惑,价值取向的不同影响着医德的形成,也为教师进行医德教育带来一定困难。医学院校的教师、学生许多时候面对的是困苦、不幸和夭亡,作为临床学科教师有责任将教学和医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结合医德典范、医学名家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医学生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激发学生成长为德艺双馨的医学大家的动机。

[1]吴艳华,李信平,伍艳明,陈彩英.对中医药院校创新教育的思考[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2).

[2]申 ,李献平,邓亚楠,李元.高等中医药院校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7):154-156.

[3]翟双庆,石琳,吴宇峰,焦楠.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12(2):11-13,16.

[4]周然.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探析[J].中医教育,2006,25(6):1-3.

猜你喜欢

医德德育工作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