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育本质的理性思索

2014-08-15王彦力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国民性家长教育

王彦力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丑恶现象,如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彩色馒头、“小悦悦事件”,拽着耳朵将孩子提离地面的“虐童事件”,等等,使舆论的焦点直接指向了“中国人的道德”问责。而教育历来被认为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中国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信任危机,如果真像人们所戏言的:当前中国社会中,生产地沟油的人可能孩子正在喝着有毒奶粉,生产有毒奶粉的人可能正吃着“瘦肉精”的猪肉,往猪肉里添加“瘦肉精”的人也许正在品尝彩色馒头,而制作有色馒头的人也许正在享用地沟油……那么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家长不信任教师、不信任学校,教师不信任学生、不信任家长,甚至家长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学生不信任家长、不信任教师……那么面对如此怪圈的形成,无论怎样分析社会各方面、各层次的原因,归根结底,教育自身一定是难逃其咎。而改善现状,教育又起着关键作用。

一、教育中的信任危机

走进当前教育实践,随处可以感受到社会生活中“信任危机”的影响,家长不信任教师,不仅是那些刚毕业的教师,甚至是所有年轻教师,学校里的所有教师。

“把孩子交给年轻老师我不放心,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自己都是孩子,又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呢?”(天津河西区一名小学生家长)

“孩子所在学校让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当班主任,太不负责了。”(天津红桥区一名初中学生家长)

“我孩子的班主任年龄偏老,只有本科学历。我担心她的教学方法过于老套,跟不上现代形势的变化,心里总觉得不放心。”(广州天河区一名高中学生家长)

事实上,这些“不信任”并非是家长无事生非,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中,似乎有着“充分的”理由。媒体中不断出现的中小学校,由于教师惩罚学生不当造成的伤亡事件。特别是,幼儿园中层出不穷的虐待幼童事件更是让家长们整天提心吊胆,不敢轻言“放心”。

家长不信任教育机构,不信任教师,学校、幼儿园和教师同样也不信任家长。“宁可让学生坐死,不让学生跑死”——日前,在长沙举行的第5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启动式,有部分孩子在绕着田径场行进一圈,立正站立不到半小时后,一下场就瘫倒在地。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面对青少年体质的大幅度下滑趋势,很多学校和教师依然不顾国家政策、不顾家长的要求和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强烈愿望,强行取消体育课或体育锻炼走过场,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来找学校麻烦,把学校找怕了。尽管体育锻炼出事故的概率很小,但是万一出了事故,家长纠缠起来,“学校真就吃不了兜着走了”。[1]

学生得不到家长、教师的信任也是现今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教育研究调查显示,与一般教育者所认为的学习成绩好坏使学生烦恼不同,学生最烦恼的事是父母和老师的不信任。[2]对待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动辄以不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让按时回家、罚站、罚抄为惩戒,家长则以打骂之类的简单方式对待孩子,此类父母和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沟通不良已对学生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学生不信任老师、父母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其实我们今天不必为“父母皆祸害”——拥有上万计成员的网络小组名称感到“惊悚”,“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三十年前就有研究者做过调查,学生在家庭、学校或其他社会场所受到伤害后,最信任的求助对象往往不是父母,更不是老师,而是同辈群体——同学或朋友。[3]

事实上,中国社会中的“诚信问题”由来已久,并非始于当前。近代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急速下滑,民族危难深重时期,很多具有世界眼光的爱国志士,对于中华民族国民性都进行了深刻的自省。具有几千年传承,人力、物力、财力在全世界具有显著优势的文明大国缘何在近代几场战争之后,便于顷刻间变得不堪一击,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以至于连无力出兵的欧洲小国比利时都在中国天津拥有一块“海外飞地”——租界地?很多研究都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归结为,财力的匮乏导致了军事实力、国民体质下滑——远至郑和七下西洋近至鸦片输入、战败求和、割地赔款……消耗了国家大量钱财,国家到了积贫积弱的境地,以至于军事武装、国民体质远远落后。果真如此吗?就拿国人倍感耻辱的“甲午战争”来说,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显然甲午战争中国之败,并不是败在军事力量上。

再看看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在抗击失败后,当时很多中国百姓表现麻木,他们和洋人合影,全无丧国之情。一些爱国志士对此深有体会,比如张伯苓、鲁迅等人经过切身体会均认识到,近代中国灾难的根源在于中国民众的“国民性”,“甲午海战”期间的种种见闻使张伯苓认识到“海军不能救中国”,“余时在北洋水师,感触种种国耻,知我之不如彼者,由于我之个人不如彼之个人。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4]鲁迅在其很多杂文中都揭露了国民的麻木不仁,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写到日本人杀中国人的时候,围观的有一群中国人,他们甚至还欢呼!于是认识到,医学救不了中国。

此外,严复、胡适、李大钊、陈独秀、梁启超、辜鸿铭等,他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自省——认识到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比如张伯苓指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就在于国民缺乏“诚信”,“中国人没有至诚,不诚恳。中国人不如人的,不能合作,不能诚诚恳恳地干一下子”,[5]事实上,国民性中的很多弊端——愚、弱、贫、麻木、奴性、迷信等都与缺乏诚信直接相关,与缺乏诚信密切联系的是“私”——不能合作。“私”表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只知道,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而把公家的事务认为是不属于任何人,大家随便可以拿,有机会就偷,有机会就贪。只要是公家的,大家不去给他加东西,不爱惜他,结果把他摧残了,毁坏了”。[5]

追古抚今,现在再来揭露、指责麻木的国民,“诚信危机”的社会道德状况,对于改善现实并无多大裨益。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审思造成国民性不足的根源究竟是什么?通过何种途径才能不断加以改进?

二、教育如何导致“不信任”

几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国民性自有善良、宽容、勤劳……优良品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已经富有起来的很多普通国民至今依然勤劳善良却不善合作?或许问题涉及国家社会、文化、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如果从教育的视角入手,从科举考试开始延续至今几千年的“精英教育”模式,则成为促使国民性中种种弊端特别是“诚信危机”产生的关键因素。不可否认,科举考试的出现,因体现出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理念与以往的世袭官职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于是读书、进考、中举成为普通百姓最优先的选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的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然而这种貌似公平的制度本身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性,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评分标准究竟由谁来掌控?当唐太宗赞叹科举制度使得“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除了“状元”之类凤毛麟角的中榜者之外,科举给绝大多数的“天下英雄”贴上了“失败”的标签。如果说,读书是为了做人要争气,不做牛和羊,那么科举落榜无疑只能最终使人失去尊严地活着。不要埋怨清朝末年的百姓麻木,作为被社会淘汰抛弃者、失败者、没有尊严的人,长期处于食不果腹甚至朝不保夕的处境中,除了“有一口饭吃就行”的世俗生活之外,还能奢谈什么“超越意识”、什么“终极关怀”。此后,虽然教育体制进行了很多变革,但真正触及科举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的变革却很少,以至于至今“状元”教育、“精英”教育、“卓越”教育、“天才”教育依旧盛行不衰,甚至大有越演越烈之势。这些教育的实质为何?有人曾做过精彩的比喻:

有一天动物们决定设立学校,教育下一代应付未来挑战。

校方制定的课程包括飞行、跑步、游泳及爬树等本领,为方便管理,所有动物一律要修全部课程。

鸭子游泳技术一流,飞行课的成绩也不错,可是跑步就无计可施。为了补救,只好课余加强练习,甚至放弃游泳课来跑步。结果磨坏了脚掌,游泳成绩也变得平庸,校方可以接受平庸的成绩,只有鸭子深感不值。兔子在跑步课上名列前茅,可是对游泳一筹莫展,甚至精神崩溃。松鼠爬树最拿手,可是飞行课的老师一定要他自地面起飞,不然没法给分,弄得他精神紧张,肌肉抽搐。老鹰是个问题儿童,必须严加管教。在爬树课上,他第一个到树顶,可是非用自己的方法,不按老师的要求。

学期结束,一条怪异的鳗鱼以高超的泳技加上能飞能跑能爬的成绩,反而获均分第一,校方号召大家都向他学习,还让他代表毕业班致词。

显而易见,怪异的鳗鱼没有什么特长,靠均分获第一的考试状元很难成为“创新人才”,更难以得到普遍认可。普通大众的素质也不可能因接受这样的教育而得以提升,应付未来挑战更是空谈,然而这恰恰一直就是从科举至今的“精英”教育最根本的弊端所在!而这绝不是发生在动物世界的童话故事,它至今仍普遍存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中,这就是“精英教育”残酷的“淘汰”逻辑!如果真像鲁迅所说的,“看客”是麻木的,是可怕的,那么制造出这种“看客”的教育更是可怕。

中国式的“精英教育”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它使人失却了“平常心”,受教育从开始就意味着被逼迫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争当第一”、“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去做极少数所谓“人上人”的精英。只有这样才是“成功”、“成才”,否则就是做人的失败,“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让你去扫大街”是日常生活中父母教育孩子的惯用语,潜在的含义就是做一个普通人就注定了一生的失败,“精英”一词本身就意味着它将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抛弃了,意味着一个人不可能幸福地去做一个快乐的清洁工、一个农民、一个企业职工、一个护士、一个接待员。甚至即使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在别人看来成为“精英”之后,还是同样感到不快乐,因为在你之上总是有那么多人比你更成功,相比之下,自己依旧还是一个普通人,成为自己所希望的“精英”依旧那样高不可攀,遥遥无期。于是我们开始抱怨,为什么自己生不逢时,为什么领导不能慧眼识才,凭什么有人比我得到的多,同事不合作、朋友不帮忙、同学难相处,就连父母也“皆祸害”!就这样“精英教育”使人再也看不到平凡的快乐、感受不到普通的幸福,甚至危害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这种具有全民参与性质的“精英教育”及其理念盛行几千年,也从根本上整塑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既然无论怎么努力也做不了“精英”,既然纵使做了别人眼中的“精英”依然不快乐,那么我为什么要帮助别人成功,让别人快乐?别人不愿与我合作,我也没有义务与别人合作。既然是“精英”才算成功,那么为了我的成功,我的快乐,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打击别人,实现我的目的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就这样,一个以“重情”为显著特征的民族,“长期以来,中国人主要生活在情感文化之中。在情性生活方面,中国人所积累的文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财富之一。对适意的情感生活的普遍认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流”;[6]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等“由己及人”的真实情感体验为一切伦理道德基础、以“宽容”著称于世的中国人,前半生一心只为自己成为“精英”,后半生消弭在不停的埋怨抱怨中,终其一生只为着一己的“私念”,再也体会不到合作的乐趣。即使保留着“忍”和“让”的美德,在国民性中还是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愚”、“弱”、“贫”、“散”等诸多负面特征,出现了“诚信危机”。

历史上中国社会暴露出的国民性弊端中,诸如缺乏诚信、冷漠麻木、自私贪婪、见不得别人好等种种问题的根源均与各种“人为”制造出的稀缺教育资源的竞争密切相关,“领唱”只有一两名,“冠军”只有一个,考试只有一个第一名,“状元”只有一个,享有高等教育资源只有一条途径——高考,个人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接受学校教育,每个省市仅有一两所重点中学,全国只有区区可数的所谓“一流大学”。一个人要成功就意味着要在受教育的不断竞争过程中无数次地击败别人,不能有任何一点闪失、差错,只能一贯毫无悬念地(必要时可以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只要不被识破即可)保持胜利者的地位,才有可能最终成为别人眼中的“精英人士”;学校通常牺牲掉学生、教师的幸福,有时甚至还要不惜代价地造假才能脱颖而出成为“重点”、“一流”,保住“重点”、“一流”的地位,我们的教育太强调“竞争”却忽视了与竞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合作”。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同情心、人格理想都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一点点泯灭了。

三、教育需要创设合作的氛围

国家要进步,民族要发展,最根本在于个人素质的提升。很显然,没有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每个人每天生活在怀疑、嘲讽、不被认同的社会环境中,创新只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我们所倡导的创新人才培养就会举步维艰,创新人才终究难以出现,国家进步、民族发展也会因此而遭受阻碍。问题发生在哪里,就应在哪里解决。以科举为肇始的传统“精英”教育对于国民性的种种负面影响,归根结底还要在教育中解决。事实上,为了改善现状,当前我们教育已经制定实施了很多措施:在学生中大力宣传“诚信”教育、国内知名高校把“孝顺”作为入学的必备条件、对“三代无大学生”家庭的学生优先录取……但是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团结”精神,还要从普通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的事情做起,不然,只有宣传和标准,就有可能成为空谈或为达到标准采取各种“不诚信”手段的始作俑者。特别遗憾的是走进现实中的教育,大多数中小学学校里,课堂教学过程很少表现出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合作与相互依赖的特征,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更是如此。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和教师似乎格外重视培养孩子的“竞争力”,很多家长、教师苦口婆心地告诫孩子“一定要在回答老师提问时争先举手”,“一定要抓住每一次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事实上这种过分强调竞争的教育在很多时候只会制造不和谐的气氛以及学生间的敌意。试想在高度竞争的课堂氛围中,你作为一名知道正确答案的学生,老师却指名让另外一名同学回答,你可能就会希望他答错,这样你才有机会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正确,而那个答错的学生,还有众多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这一“宝贵机会”展示自己的学生也可能会怨恨你,因为是你“夺走了”那唯一的机会。久而久之个别“赢在起跑线上”的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而大多数学生却在无数次的呵斥下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被别人讥笑,怕被老师棒杀,怕说不好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快。于是干脆充当“看客”,什么也不说。

事实上,上述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几乎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比如一位教师在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的合作教学设计:首先将这一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分成六个部分:(1)香港问题由来。(2)澳门问题由来。(3)台湾问题由来。(4)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5)回归之路——香港、澳门回归。(6)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然后,根据不同兴趣学生的要求将全班学生分为六组,其中每一组的学生各自分别主要负责学习本课内容的一个部分,之后是组内讨论交流向本组同学讲述,这样本组的每一名学生学习的都是本课内容的六分之一,必须认真听取本组其他同学的发言才能全面掌握本课内容,最后是六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在规定的位置简明扼要地写出本课内容的基本要点并在六组之间展开讨论、交流,期间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交流之后教师进行简要测试,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完成。经过这样的教学使同学们感受到没有他人的合作交流,谁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并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类似的课堂合作教学方法在欧洲、非洲、中东和澳大利亚等地被冠名为“拼图法”已广泛地加以运用,涉及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7]

联想到张伯苓主持的南开学校,每到下午3点所有教室空无一人,但不锁门,学生全部都到运动场上或者会所进行课外活动,运动场最热闹,田径、球类……任学生自由选择、自主组织比赛,挑战对手;在校方支持下成立校军乐队、武术学会、青年会、各种读书活动,一直持续到晚饭时间,学生们开会的开会、办刊的办刊、唱歌的唱歌、拍戏的拍戏……每个人都自由自愿自我负责地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别小看了这种选择活动的权利,“南开课外活动,学校提倡支持,并提供场所、器材设备和少量的活动费用。学生们完全自主选择。自由组合组建社团、自选领导、自订章程、自聘指导、自筹经费,自己开展活动。这种完全由学生独立自主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培育了民主协商、合作共事、互尊互信的群体精神,增强了关爱集体、维护集体的集体主义思想,锻炼了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办事能力”。[8]比如,不会齐步走、总和同队人合不上节拍的陈省身,体育、音乐活动一概不选,独独选中了南开大学理科学会。深入研究陈省身进入南开后选择数学的过程,会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很多启示,“如何发掘一个人的潜质和兴趣,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今天教育的一项迫切任务”。[9]事实上南开的课外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身体,还锻炼了学生自知知人的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社会生活的种种美德: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公共道德。“在南开的学习中,大约2/3的时间用于正课学习(正课中也有体育),大概1/3的时间用于课外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这1/3玩的时间辅助了正规教育,给学生以全面的公民素质教育——德、智、体、群、美、劳、创业和服务,全面发展。张伯苓教育的成功,正是由于这一部分起着关键的作用”。[10]

张伯苓校长斯人已逝,但他的教育理念至今不灭,百年前他对中国教育寄予厚望:“解决中国之问题,为教育。”他对中国教育改进国民性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教育)能使国人除尽私心,普及体育,一切均应团结合作。”难道这不同样也是对我们今天中国教育的警示与厚望?

[1]邱晨辉.宁让学生坐死,不让学生跑死[N].中国青年报,2011-10-31(03).

[2]郑锦杭.学生最烦恼的不是成绩好坏[N].钱江晚报,2008-1-10(A0013).

[3]肖汉仕.少年也知愁滋味——现代中学生心理调查与启示[J].湖南教院学报,1993(3).

[4]李冬君.中国私学百年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83.

[5]梁吉生,王昊.张伯苓言论集[A].沈卫星.重读张伯苓[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422.

[6]马育良.情性本位: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儒学特质的理解[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7]E·阿伦森,邢占军,缪小春.社会性动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59.

[8]周传仁,苏先基,穆一勤,周文.中国教育的一份丰厚遗产[A].沈卫星.重读张伯苓[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52-53.

[9]张奠宙,王善平.陈省身传[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28.

[10]刘东生.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A].沈卫星.重读张伯苓[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6.

猜你喜欢

国民性家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熊培云:我不认同“国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