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勒菲弗尔译学思想述评
2014-08-15魏婷婷
魏婷婷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20 世纪80 年代,当翻译研究的传统语言学派陷入文本的束缚而无法取得新的发展时,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奈特共同提出了“文化转向”这一宣言,使翻译研究走出了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范式的规约,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这是西方翻译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转向理论强调翻译与权利、意识形态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剖析翻译行为,开创了运用文化研究来进行翻译研究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勒菲弗尔提出了其独创的改写理论,即翻译是一种改写行为,是译者对原作的操纵;勒氏还提出了影响翻译的“三因素”理论,将翻译研究的视角由传统的文本内转向文本外的文化领域。勒菲弗尔的译学思想对“文化转向”之后的西方翻译研究起到了指导作用,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但勒氏过分强调文化研究而忽略了文本因素,使其翻译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
安德烈·勒菲弗尔(1946-1996)是比利时裔美籍翻译理论家,同时也是比较文学领域著名的学者。作为“文化转向”的发起人之一,勒菲弗尔首次将文化纳入影响翻译研究的因素范围,其文化转向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勒氏的翻译理论主要体现在其著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及其与苏珊·巴斯奈特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中,其译论“核心就是把翻译研究与权利关系﹑意识形态和赞助人结合起来,重点考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翻译与主流诗学、意识形态、学术界和赞助人等方面的密切联系。”[1]
二、勒菲弗尔的主要翻译理论
1.文化转向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在以色列学者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的影响下,一批翻译学者开始运用语言文本外的文化视角研究翻译。1990 年,勒菲弗尔在《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文化转向一词,指出翻译研究与文化的相互关系。这一术语提出后被译界普遍接受,使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学派正式登上译界的舞台。勒菲弗尔认为,翻译研究不应当局限于语言层次,讨论“直译”或“意译”或“对等”,应当考虑到语言文本以外的因素,特别是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制约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自然要受文化的影响。所以,包含文化的种种社会、历史等因素同样会对翻译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也是翻译研究的对象。
作为文化转向的倡导者,勒菲弗尔在研究翻译中的文化领域时重点研究“任何指定文化和文学翻译模式中的权威和权力机构”[2],考虑到了赞助者(patronage)、意识形态(ideology)及诗学(poetics)等因素对翻译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作了详细分析。勒菲弗尔认为,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层面,因为二者是影响一定时期盛行语言文化的制约因素。随后,勒氏提出了著名的改写理论。
2.改写理论
改写就是对原语言文本进行操纵,以实现“对文学作品在非专业读者间能够被普遍接受和流传负责”[3]。勒菲弗尔指出翻译同史传﹑评论﹑编辑等一样实际上都是改写,而且“翻译是一种最明显而又易辨别的改写;翻译可能最具影响力,因为翻译能够超越原作者或作品的文化背景来展现他们的形象”[3]。这里,勒菲弗尔指出翻译中的改写,是译者对文本操纵最为明显的痕迹。因为目的语的读者往往不会去阅读原作,完全依赖译文所传达的语意信息,所以译文对读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原作的影响。
对原作进行操纵的原因多种多样,勒菲弗尔将其总结为三方面的影响:文学系统内的专业人员﹑文学系统外的赞助者及主流诗学。有些译者在翻译时往往因受到目的语中某一时期的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对原作加以操纵,进行改写,使译作从属于盛行的诗学和意识形态,以便译作能够直接被译入语中的读者所接受,并以此提高自身的文学地位。而编辑、出版社等赞助者也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制约,因为出版物的发行总是代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观念走向。所以,在出版外国文学作品时,赞助商一般倾向于选择与本国同一时期内意识形态或主流诗学相一致的译作,或者是允许出版发行经过改写后与意识形态或主流诗学不相矛盾的译作,但意识形态对赞助者的决策有着更大影响。
勒菲弗尔认为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是影响改写的主要因素;对翻译作品的操纵是根据作品的选材和内容和目的语文化之主流诗学或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而进行的。而“翻译的每个阶段都表明,假如语言因素与意识形态或诗学本质发生冲突的话,后者往往胜过前者。”[3]这里勒菲弗尔认为文化的作用超过了语言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当二者相冲突时,译者应当首要考虑文化因素,同时,译者在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影响下对原作的语言文本进行操纵,以达到改写的目的,即为译文被读者接受。
三、勒氏译学思想之我见
1.勒氏译论的重大意义
20 世纪80 年代,翻译理论家们纷纷将视线投向翻译研究中的文化领域,以解决语言学范式研究长期处于静止不前的困境。以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将翻译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翻译研究开始置身于文化、历史、社会等环境中,并走出了语言学派的语言文本研究套路,具有突破性的理论意义。作为“文化转向”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勒菲弗尔的文化转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文化研究范式,对翻译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
然而,翻译不单单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翻译不可能在完全真空的环境中进行,它必然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正好阐释了文化环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及操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也为他人研究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方面。无论原作被怎样改写,其结果都要服从于这两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理论同样“有助于翻译研究者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的理解”[1],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对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的翻译研究产生重大的启发意义,是翻译理论的新发展。勒氏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单纯的语言文本转向语言以外的文化研究,这也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创新之处。
2.勒氏译论之反思
文化转向自提出以来便吸引了大部分翻译理论家的视线,勒氏译论专注于新的文化研究,“在勒菲弗尔的大部分文章中,几乎他所有的个案研究和例子都用来阐释赞助者﹑意识形态﹑诗学﹑‘文本网格’及‘观念网格和普通网格’而忽略了语言因素。”[4]无论翻译研究如何转向,翻译本质上始终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翻译的语言学研究范式虽然已被当今学术界跨学科研究的各种新的研究方法所替代,但它是翻译研究的基础,新的研究方法也应当是在汲取其精华的基础上的发展和跨越而非否定过去。勒氏的改写理论完全忽略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过分地夸大了文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文化转向”的极端,显然不能够全面地阐释翻译现象。
影响翻译的因素有很多,而勒菲弗尔笼统地将其总结为:专业人士、赞助者和诗学。一方面,“三因素’理论将赞助者纳入翻译研究的范围是一次创新,但在众多影响翻译的因素中应当是属于外围因素。我们反复强调翻译涉及语言的转换,并且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赞助者的决定固然会影响到译者的翻译行为,但影响翻译活动的主要因素应当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包括:翻译的目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等;而赞助者的决定只能影响译者的翻译目的,这只是译者主观能动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勒氏的“三因素’理论仅仅从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影响翻译的几个因素,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四、结束语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当翻译研究语言学派的研究陷入困境时,以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提出了“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的提出,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角,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进步意义,为翻译理论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然而,由于勒菲弗尔专注于文化研究而忽略了翻译的本质,即语言信息的转换,因此其改写理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绝对化。而且,勒氏的“三因素”笼统概括了影响翻译的各个方面,仅仅用三个因素就总结了众多影响因素,同样太过简单化,因此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发展。综上所述,勒菲弗尔的译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开启了翻译研究新的篇章,因而具有突破性的进步意义。但因其陷入了文化研究的极端,理论不够成熟,有待后来者进一步研究探索和完善。
[1]陈海兵.安德烈﹒勒菲弗尔译学思想初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8(4):94-97.
[2]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Lefevere,André.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Hermans,Theo.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