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改滞后影响医保成效好医生下基层是关键

2014-08-15范小艾

中国医疗保险 2014年12期
关键词:看病贵看病难下基层

文/范小艾

编者按:“看病难、看病贵”的话题已是老生常谈,也是社会媒体的热点话题,但多数或追求眼球效应,夸大其词,或触及不到根本,泛泛而谈,很少能理性分析。平心而论,看病选择比过去多了,据卫计委统计,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1万个,为何还反映看病难?全民医保制度已建立,报销比例不断提高,部分地区的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2013年医保支付医疗费用7000亿元,为何还反映看病贵?对此,医保方和医院方都有话要说,本期特邀来自医保行政经办机构、大型三甲医院管理者、卫生经济领域专家谈谈“钱到底去哪儿了”。

范小艾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破解需要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目前的问题是医保孤军奋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尽管医保管理部门作了很多努力,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效果不明显。

当前,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尤为突出的两个表现是:一方面,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89.47%的三级医院都集中在市区;福州、厦门等中心城市三级医院比重占全省的 45.61%。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和设备的投入,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较低,参保人缺乏信任,仍然习惯性选择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医。这种资源配置和服务效率不仅造成了“看病难”,而且也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增加了医药费用,造成了“看病贵”。以2013年度福建省某市职工门诊为例,全市全年门诊总次数为802.30万次,总金额为14.23亿元。其中,26家三级医疗机构门诊次数440.12万次,金额9.64亿元,占全市总数的54.86%和67.74%,其他362家医疗机构仅占45.14%和32.26%。医疗行为和医疗费用向高等级医疗机构集中的特征十分明显。

在引导参保患者合理就医方面,医保管理部门一直进行探索。比如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的范畴,制定差别化报销政策,降低基层就医起付线,同时提高报销比例(居民方面三级医院报销50%-55%,二级医院报销60%-75%,一级医院报销85%-90%),以此引导群众到基层就医。政策设计理想、可行,但作用不是很明显,问题的症结在于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分级诊疗制度未完全建立。

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是好医生能否下到基层,所有的政策要围绕引导好医生下基层制定。相关部门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医务人员培训力度,并大力推动优秀医疗人才下沉,提高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可度。同时,要建立基层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完善发展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二级网络架构,保证市民可以“大病不出市、小病在社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

猜你喜欢

看病贵看病难下基层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看病难?它来帮你找专家
切莫因“规培”加重看病难
缓解看病难区别四种情况
下基层
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
缓解看病难有了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