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与生活同行的几点思考
2014-08-15
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生活积累对于习作是多么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表达真情实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可见,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又为生活服务。因此,我在习作教学中及参加学校《作文与生活》课题研究时,我们应多形式地创设习作生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提倡习作与应用结合,习作与生活需要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所以说生活是习作之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下面本文针对学生“无事可写”和“千篇一律”的现象,从生活入手,结合习作教学,有这样几点引导学生“写真话,吐真情”的思考。
一、创设情境 让习作与生活结合
毛泽东同志当年曾对文学艺术家们提出一条真理,那就是“生活是唯一的创作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在现行的习作教材中,许多都要求学生对生活进行回忆,而后动笔。因为小学生的观察与思维特点,导致他们往往对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熟视无睹,而有一些事虽然当时印象深刻,但因为时间久了,也就淡忘了。待到习作课上写作时,就觉得无从下手,腹中空空。
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应解决学生习作选材的困难,努力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把生活搬到课堂上,再现生活,让学生当堂观察与思考,使他们有话可写。如:请学生任选一活动 ,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我们考虑到写活动,指导学生描写对话不方便,所以,就创设了在课堂上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活动。活动前先提出活动要求:
1.老师出题,学生回答。
2.游戏分小组必答与集体抢答两轮。
3.注意观察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的师生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也可只重点观察一方面。
做完游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顾。由于学生刚才是兴致勃勃地参与了这个活动,马上回忆并不困难。边回忆边指导,学生写出了质量较高的对话习作。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动作描写时,教师创设找红笔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而后引导回忆老师先后做了哪些动作,是怎么做的,哪些地方可以细说,哪些动作可以一笔带过。必要时,可以边指导边进行动作回放。让学生明白仔细观察、认真观察的重要性。习作中心理活动描写是至关重要的,可把文章写活,因此,可以引导学生猜测老师找笔时的心理活动,这样可让学生掌握什么时候描写心理活动适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观察与描述的要领,较好地达到了习作目标。
创设情境,让写作与生活相结合,使教师便于利用课堂教学进行习作指导,也使学生便于观察,易于成文,从中提高了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提供素材 让写作与应用结合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文化载体,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习作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策略的选择”部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提倡与应用相结合。如:学了书信写法,就给老师、家人、手拉手学校的同学写一封信并寄出去。比如:学了如何写建议书,可请学生先观察学校周围环境存在哪些问题,针对每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样就不会出现学生无从下手的局面。再如,学生觉得现在大家玩的游戏缺少创意,就进行一次游戏的创意写作大赛,并编成班级《新游戏宝典》。总之,我们应尽最大的可能让习作教学与生活结合,与应用结合,让习作素材取之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感悟生活作文的重要意义,感受自主表达的快乐。
三、优化教材 让写作与生活同步
现行的作文教材采取了“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即课本中既有几次自成系列的“大作文”(专项的作文训练),又有随文安排的灵活机动的“小练笔”(写片断的练习)。到了高年级段,编者们便采用了阅读与作文“相互匹配”的编排方法。阅读课文按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划分单元,各单元的作文训练也与此一一匹配。此外,编者在确定内容方面,少命题作文,多自由作文,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应该说,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十分有利于学生进行习作。但如何使用好教材,优化教材,这就要靠我们老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去潜心研究,精心安排。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选取适当的教材固然要紧,但利用教材,作适当的教学,也绝不是次要。”因此,我们可以凭借每个单元的习作主题,联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情况,对习作教材进行大胆的改革,进行有机的调整、增删,优化教材,巧教习作,从而提高学生感悟生活和自主表达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让作文与生活同行,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写作,才能不断地写出优秀习作,真正提高其习作能力,做一个真正的生活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