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健美操的技术与意识训练的思考
2014-08-15金迪
金迪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昆山 215300)
关于中职健美操的技术与意识训练的思考
金迪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昆山 215300)
健美操是一种集运动的美感和动感为一体的健身运动,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健美操不但可以锻炼身体柔韧度提高形体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我们应当认清中职健美操技术与意识训练之间的辩证关系,找出影响中职学生健美操技术和意识训练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改进中职健美操技术与意识训练。
中职 健美操 技术与训练意识
随着健美操运动的演变与发展,健美操编排、训练的难度越来越大的同时,对健美操运动员的动作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对健美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知识以及心境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宏观环境之下的中职学校健美操训练,对健美操专业学生的意识培养和技术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中职健美操技术与意识训练之间的辩证关系
长久以来,人类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在脑中感受到图像信息,而此时所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就是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无法通过语言来准备表述的,虽然意识是一种唯心的概念,并不属于技术层面,却与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健美操意识的训练,成为协调运动和充分发挥其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健美操的技术训练过程中,不能仅仅靠练习基础技术以期望提高健美操的美感度,而是贯穿健美操意识的内容,把技术训练与培养健美操意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技术的掌握,又可以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同时还加快了健美操意识的培养。
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健美操运动提高自身柔韧度、展现青春活力的一个良好的途径,这就使得健美操在进行编排时,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动作难度设有一定的标准。这样,如果学生提高技术水平的过程中,意识水平还处于低级状态的情况下,会给健美操在训练的过程中带来瓶颈,也会阻碍和制约学生健美操技术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认清健美操的技术训练与意识培养之间的关系,通过两者相辅相成的配合,使得健美操意识的培养达到与技术训练处于同样重的地位,才可以在训练的过程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运动方面的潜能,提高健美操训练的效率,并达到一定的技术和心境层次。
2 影响中职学生健美操技术和意识训练的几种因素
2.1 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成为中职健美操训练的“拦路虎”
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意识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对健美操的训练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理论知识为指导健美操技术和意识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在中职健美操训练中会遇到这样的困难,那就是中职的学生大多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而中职教师本身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不完全,这就使得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为浅显的状态。在健美操的教学和训练中,应该将健美操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训练相结合。要重视提高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对健美操产生兴趣之后,才有可能对健美操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技术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健美操意识得到完善与发展。
2.2 中职生身体水平的局限,影响健美操技术训练的成效
在中职健美操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需要学生更好更快的完成自己的动作,并且使得每个动作的细节更加到位,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依靠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过硬来支撑。这是因为训练过程中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他们健美操意识的形成和技术训练的成效。对于健美操训练来说,对训练者要求的身体素质指标包括很多种,具体的讲表现为柔韧度、速度、敏捷度、力量以及耐力等多个方面。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健美操训练中更好的完成规定动作,更快的提高技能水平,也能够提高健美操课堂的效果,推动着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展开。
2.3 教师的执教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健美操训练的优劣
在学生健美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执教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健美操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运动能力、较高的教学水平。根据学生上课的情况及时发现并且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运动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然后达到相应的标准。任何一位优秀的健美操教师都具有这样的执教智慧,那就是可以引导学生对健美操进行正确的理解,从而激发他们参与锻炼的热情,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健美操锻炼的内容。相反,执教水平较低的教师一般不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使得学生反复犯错,动作技术水平的提高速度变慢,或者无法提高。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健美操意识的培养和技术训练的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训练环境、场地、器材及训练时间的客观影响
训练环境、场地、器材及训练时间等客观因素,也会影响着中职学生健美操的意识形成。好的环境是好的训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及优良的器材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心情,提供更好的训练条件。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器材条件的好坏也影响着健美操训练的质量。在训练时间上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男生和女生的时间就应该区别开来。
3 改进中职健美操技术与意识训练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中职生专业性知识,夯实健美操意识训练的基础
健美操意识区别与一般的意识,但两者之间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客观事物对主观反映成为培育学生健美操意识的保证,而这种健美操意识会激发人的大脑系统来带动身体完成一些反应:那就是准确及时的完成动作。随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迅速发展,中职学校健美操教学和训练已达到高度科学化,这使得健美操已经变成了技术和智力的综合体。
所以,学生对运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形成正确的健美操意识,应该具有文化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要达到这种运动知识的积累,则需要从两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要加强人文学科的理论知识,这对促进学生感悟运动之美,培育学生稳定的心理状态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学生运动科学理论的学习,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象运动心理学、运动生活学都在运动科学的范畴之内。通过上述两方面知识的补充,不但提高了中职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也促进了学生对健美操这项运动所蕴含的运动精神的领悟,从而更好的让中职生了解健美操,进而达到接受甚至喜爱的效果。
3.2 强化技术思维训练,不断提高技术意识
培养与训练竞技健美操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要想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应该把它和身体素质以及技术的训练一起列入训练计划中来,使每一次的课程、每一个训练周期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训练。这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努力,从教师角度来分析,在中职健美操教学以及训练中提高自身竞技健美操意识的水平,才是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前提保证。同样,重视对学生竞技健美操意识的培养,当学生在尝试进行某项具有一定难度系数的健美操训练时,以表扬鼓励为主成为尊重学生的自尊,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
除此以外,对于中职健美操技术和意识的训练,还需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科学引导,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学生技术思维的影响力,培养其一定的健美操审美意识,这就需要在针对性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训练,这种基础加专项的模式训练,不仅强化了运动思维的灵活性,同样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性,最终使学生对健美操形成一定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会让健美操训练变得更加愉悦和优美,让运动的节奏性变得更为清晰且富于变化,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
3.3 在运动协作中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品质
如今,合作已经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和发展的主题,在运动中不仅仅是依靠技术来完成,更多的是要靠团队的协作来体现健美操运动的美感。当中职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之后,才能在健美操训练中配合的天衣无缝,因此,对于健美操教学来说,可以采用小团队互助的方式,一是可以优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彼此配合中形成一种相互的信任,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二是可以培育中职生稳定的心理状态,与大学健美操教学相比,大学生之所以够较为轻松的掌握数种复杂技术,而对于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在以后的运用过程中到底能否准备把握,这不光取决于身体的素质,还涉及到心理机能的发展情况。
鉴于此,协作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都成为学生心理训练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以更多的小组配合来消除学生之间的隔膜,让学生明白健美操是一项有益的团体运动。技术训练则需要用最高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要求,在特殊的情况下,甚至需要创造复杂的条件用以磨练学生的意志,让他们做到不灰心丧气、不愁眉苦脸、不轻易认输。当有意外的情况发生,他们必须拥有非常强大的自控能力,不能随便乱了阵脚。
3.4 以敏锐的观察力来提高学生技术和意识训练
对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观看一些健美操比赛的视频,使得学生通过视频图像通过大脑的思考进行分析,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又能增加大脑信息量。根据长期以来的培训经验来看,要想使得学生的意识得到提高,这种潜移默化的观摩性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观察和联想之后自然而然的对动作分析,在头脑中最后形成有关于动作的要领的生动直观形象,才能在自己实施的过程中准确地将所学展现出来。
另外,根据中职健美操运动发展趋势的需要,有关于健美操的意识是要从基础开始抓起的,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详细的计划,对任何一次健美操训练都要选择适合的难度和动作;二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每节课都要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三是要有完善的措施以及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健美操技术和意识训练的科学方法。
4 结语
总之,具备积极、良好的健美操心境意识,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都有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注重健美操技术和意识的双项培养,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运动水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使健美操训练达到更高的水平。
[1]黄小慧.中职学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郭颖颖.新阶段中职幼师健美操教学改革[J].体育世界,2013(8).
[3]刘爱珍.中职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4).
G831
A
2095-2813(2014)07(c)-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