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田径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规划与构建①

2014-08-15陈召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田径导向体系

陈召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当前的高校田径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试对高校田径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规划与构建进行分析。

1 体育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内涵

我们通常把个人或者是组织整体在规定时间内要达到的愿望称之为目标。所以体育的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学最终要达成的教学效果。为了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学校为之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教学手段以及各种相关的实施方案组成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导向体系。主观臆断是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在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情况了解并不全面,只是单纯的依据了体育教学大纲的理论素材,所以目标的制定并不客观。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目标的核心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为了促成教学成效的达成,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过程,学校制定了新型的教学目标,组成了由浅到深的教学目标导向体系。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制定是为了取得最佳的教学途径,所以应从它的特征入手来增加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正确的导向体系是从学生的自身体系出发,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有机调整。

2 高校田径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设计

田径运动是人们最基本的能力的体现,它的基本形式跑、跳、投等都是人类生存与生产劳动行为的演化。从这方面来看,田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原始潜能。高校的田径教学并不是一种单一存在的科目,它具有多样性,是多种科目的综合,所以多样性也是高校田径教学目标的主要特征。这就对田径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目标的导向途径必须具备多样性特征。

现代高校田径教学的目标导向体系的制定与高校自身的具体情况有密切的关系,是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定的高校田径教学的总目标。它的目标导向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理论目标部分和技术目标部分。它的作用:一是为更好地为开展高校田径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参考;二是为高校能更好的开展田径教学提供了具有导向性和驱动性的纲领。

高校田径教学是由许多相关的单元要素组成的完整的导向体系。田径教学的总目标是许多单元目标的综合。所以说,各单元目标的导向构成与总体目标的导向构成是一致的,它们既包括理论目标,又包括相关的技术目标。

高校田径教学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田径的课堂教学。田径教学的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许多节具体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目标划分的最基本的单位,它的制定要与学校的教学计划紧密相连,教学应按从低到高的层次,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课与课之间要相互关联。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样由两部分组成,即理论目标部分和技术目标部分。

3 高校田径教学目标的导向程序

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目标体系是开展教学的理论指导。通过理性的划分,我们把教学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具有同向异质的特征,这样的划分细致并明晰了教学目标,促进了教学过程管理的科学化。为了保障高校田径教学目标的实现,保证教学过程的稳定,必须建立特定的程序,规范教学目标导向的实施。

高校田径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建立需遵循目标循环的原则,新目标的制定源于既定目标的完成,即新目标的开始实施就意味着上一个目标的结束。首先,最初的目标设置就是程序的开始,它的实现依靠的是一系列的相关的师生共同实施的教学活动;其次,发挥教学评定体系的作用,评定检测既定目标的达成效果,如果既定目标的达成符合目标设定的原则,就表示既定教学目标已经圆满完成,程序实施应进入下一个目标的设置阶段。但是如果通过评定,目标设定未达成,我们就应该重新进入起始程序,首先要查找并分析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影响目标达成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还有就是在既定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必须体现目标导向体系的构建目的,即它对于新目标的提出与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综上所述,高校田径教学的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新目标的提出必须是建立在既定目标实现的基础之上。

要想实现高校田径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就必须发挥高校田径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程序流程。程序流程的作用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并监督,清晰呈现教师的教学过程,把握教学步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第一时间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在第一时间制定出修正措施。这对高校田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规范教学过程,完整体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等各个教学设计的相关的环节,必须在遵循目标导向体系流程的原则下进行有机的结合。

4 高校田径教学目标导向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4.1 实施途径

4.1.1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其田径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

在实际的田径教学中,要想保证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求学生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才会有积极的学习动机,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有效的激发,根据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他们的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意识,这也是实施田径教学目标的导向行为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所以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提升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侧重对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这是对高校田径教学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时效性的要求,这也是实施规范教学制度,保证教学措施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

4.1.2 制定教学目标的分化与公示制度,为教学目标的导向实施创造便利的条件

在高校的田径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学习行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首先要对教学的总目标进行细致的划分,有针对性的制定每节课的具体要求,并在课上把目标公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的每一步教学都做到心中有数,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加强了他们对教学目标引导体系的认知。教学目标的分化,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得以真实地反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并在激励学生的同时进行教学目标的修正。

4.1.3 提高田径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确保教学的整体质量

在高校田径教学中,建立并实施新的目标导向体系,这是对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创新。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是教学质量的保证。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体现一,为了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减少课堂的随意性或者应付性,应培养教师的认真备课的意识。体现二,教师的备课必须严格遵从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三,为了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应在如何营造健康和谐的课堂氛围上下功夫。

4.2 实施策略

4.2.1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不断求知、探索的意识

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应把目标导向进行合理的划分,变相的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完成子目标的成绩的累积。这种分散目标的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分步骤实施的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机制,它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在实施子目标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该为教学的顺利实施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满足学生自尊心的同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加强他们进行田径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掌握田径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田径技能,整体提高并发展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4.2.2 创设师生间的互动情境,唤醒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兴趣

在相互交流中传承教学理念,这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提出的要求。现代教学要想健康发展,取得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必须放下身价,走到学生中间,真正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田径教学本身枯燥乏味,但师生间的和谐互动可以提升课堂凝聚力。合理的细化教学目标,降低学生紧张恐惧心理,让学生时时把握课堂精髓,捕捉教学重要点,在和谐的师生互动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心态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在教师的掌控中,这不仅增加了教师辅导的针对性,还促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5 结语

高校田径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目标导向体系的规划和构建。当前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立足于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1]贺毅.自选型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

[2]吴建伟.构建一体化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J].硅谷,2010(8).

[3]刘丹.当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的审视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7).

猜你喜欢

田径导向体系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偏向”不是好导向
计数:田径小能手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犬只导向炮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