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皖西红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①
2014-08-15陶昌勇
陶昌勇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凤阳 233100)
对皖西红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①
陶昌勇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凤阳 233100)
运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皖西红色资源和皖西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红色旅游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逐步成为促进皖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也存在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旅游形式单一等问题。当前,促进皖西革命老区红色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融入其他旅游元素,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皖西红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关键词:皖西 红色旅游 融合 革命老区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六安地区将星荟萃,故又被称为皖西革命老区。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1]。皖西地区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借助独特的地理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皖西地区以基本形成以山水和红色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在全国各地掀起旅游热潮,全国各地先后开发不少红色旅游景区。主要以我国现代革命纪念地、纪念物、革命史迹为主要旅游资源,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把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2]。地处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山川锦绣、历史悠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独山革命遗址等一批旅游价值较高的红色旅游景点,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调查发现,皖西红色旅游也存在旅游形式单一、资源融合度不强、旅游层次不高,缺乏有效合作,项目开发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制约着皖西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明确皖西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对皖西红色旅游与其他资源的融合的研究,利用皖西独特的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山水资源,采取立体发展方式,推动皖西红色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3]。对于提升皖西红色旅游的发展尤为重要。
1 皖西红色旅游发展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央及鄂、豫、皖三省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大别山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也逐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04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大别山列为全国12大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随后,围绕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发展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多次的论证和讨论中,鄂、豫、皖三省明确把大别山红色旅游作为主体,以红色旅游为特色,以绿色旅游为主线,突出“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主题形象,打造一批以红色和生态旅游为品牌的旅游区;培育一批重要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红色旅游名城镇,初步形成红色旅游骨干体系,把大别山地区建成全国知名、独具特色的新兴红色旅游区[4]。
皖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皖西大别山区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共地方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红军的发源地之一。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先后展开多次革命起义,先后形成夏节起义、独山暴动、霍山西镇农民起义、苏家埠战役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战争,并建立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霍山县苏维埃政府”。解放后,在1955~1964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全省130位,皖西籍占108位。全国9个将军县,金寨、原六安县名列第二、第六位[5]。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大别山拥有2条,一条是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线,另一条是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庆线。在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安徽省六安市有5个,先后形成了寿县小甸镇革命纪念碑、独山革命旧址、立夏节起义策源地、红32师成立旧址——朱氏祠、松子关、六霍起义纪念塔、金寨烈士纪念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立夏节起义策源地、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六安市历史博物馆等一大批价值极高的红色旅游资源。
2 皖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皖西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产,但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皖西革命老区而言,皖西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虽然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与开发,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静态展示为主,部分景区片面理解“红色”概念,单纯突出了政治色彩。接待游客大多以学生和地方政府人员为主,景点大多是政府的下属机构,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确,角色定位模糊,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不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同时,在现行各自为政的旅游管理体制下,完整的旅游资源被条块划分,旅游区域间缺少有效合作,没有形成合力,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被孤立开发,严重影响制约了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6]。
3 皖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3.1 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和促进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等机遇,皖西革命老区各项基础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六安已经成为连接东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有G40、G42、济广、滁新等4条高速公路、多条省道全线贯通,宁西高铁全线贯通至武汉、南京、合肥等省会城市,2013年7月随着新桥机场的投入使用,皖西交通更是实现了立体式发展[1]。有资料显示,安徽省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将合肥至六安的轨道交通建设纳入规划之中。方便快捷的交通极大方便了游客的出行,也为皖西红色旅游的发展注入极大动力。同时,也为各景区之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2 丰富的旅游资源
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并以其山水兼得名胜众多而跻身于安徽旅游大市行列,成为全省六大旅游区之一,先后形成了以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天堂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裂谷、东石笋风景区、铜锣寨、安丰塘、寿春古城、八公山、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独山革命遗址、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一批旅游价值较高的景点[1]。推动红色旅游和其他资源的融合发展,高效整合革命老区优质旅游资源,实现红色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对接,不仅可以推动革命老区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也可以提升革命老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档次。
3.3 红色旅游与城市品牌的融合
2010年,六安市以发展水上运动项目作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六安市水上运动项目,并以水上运动项目作为城市的品牌,连续多次举办龙舟赛、赛艇赛和沙滩手球等一系列比赛,2011年12月举办的全国第四届体育旅游博会上,六安市推出的山水品牌引起与会者高度关注,同时,六安市万佛湖风景区被大会组委会向全国推荐为首届中国旅游精品项目。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和城市品牌协同发展,给游客提供不同方式和形式的体验,可以更好的提升旅游产业的品牌和形象,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也更有利于红色旅游产业的品牌升级。
3.4 实现红色旅游和体育的融合
体育作为旅游的重要元素之一,贯穿于整个旅游产业的始终。近年来,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正展示出极大的吸引力,皖西革命老区拥有众多山水资源,无形中拥有很多体育旅游资源,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给游客增添爬山、游泳等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改变红色旅游静态、单一的特点,还能够给游客提供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亲身感受皖西革命老区青山绿水的大好机会。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游客的参与兴趣,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为游客创造流连忘返的旅途体验。
4 结语
皖西革命老区旅游资源丰富,皖西红色旅游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革命老区形象和知名度。皖西地区便捷的交通、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皖西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整合皖西革命老区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把皖西革命老区历史文化资源、山水资源、民俗文化、体育文化融入红色旅游之中,打造以红色为特色,融历史、文化、山水、体育等为一体的全新旅游模式,将极大提高皖西红色旅游产业乃至整个皖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因此,探讨红色旅游和其他旅游资源的融合途径和方式,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和方式,突出特点、打造特色,推动皖西革命老区旅游产业的立体化发展,进而实现皖西旅游产业的升级和科学发展。
[1]何标.皖西革命老区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资源的开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3):212-213.
[2]梁林.桂林兴安县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思考与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2(12):79-82.
[3]刘汉成,夏亚华.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4):10-12.
[4]六安红色旅游网[EB/OL].http://www.luan.gov.cn/mphtd/.
[5]梁林.桂林兴安县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思考与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2(12):79-82.
[6]储德平.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共生发展模式探讨——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6):75-78.
[7]常婧琦,刘丹丹.对广东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3(3):60-61.
G807
A
2095-2813(2014)07(c)-0105-02
安徽省2013年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皖西红色体育旅游跨界与融合研究,编号:SK2013B147。
陶昌勇(1980—),男,安徽全椒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