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高跷与高跷文化的研究
2014-08-15朱超峰
朱超峰,张 莹,王 玮
(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庐陵高跷文化由来已久,明清时期庐陵地区兴盛高跷、盾牌舞、龙灯、狮灯、马仔灯、采莲船等,表演者开脸化妆、身着彩服、唢呐锣鼓伴奏踩在高跷上载歌载舞,是民间新春节日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新课标改革的带动下井冈山大学将高跷引进体育课堂,经过5 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跷走进学校体育课堂不仅符合国家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还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和心里的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自主锻炼及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集体自豪感、民族集体凝聚力和民族集体自信心,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 承、挖掘和弘扬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挖掘和开发的同时,可以利用全国各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高跷文化的地区差异因地制 宜地在大、中、小学里面开设校本课 程,用来缓解一些地区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短缺。
1 高跷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1 庐陵高跷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庐陵的高跷文化是与当地的民间彩灯文化一起留传下来,当地人民为庆新春踩在高跷上舞彩灯。有关历史记载明清时期庐陵高跷文化兴盛,《吉安县志》记中载:“本县民间彩灯活动由来已久,明清时期兴盛的虾公(蟹,鲤鱼)灯舞、龙灯舞、狮灯舞、马仔灯舞、蚌壳舞、采莲船舞、高跷舞、盾牌舞等,表演者开脸化妆、身着彩服、吹唢呐、敲锣鼓、歌伴舞、舞伴歌、歌舞同庆,是民间新春节日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庐陵地区的人民继续继承了高跷文化和彩灯文化。2006 年5 月,国务院公布的最早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就有名扬海外的高跷舞文化。时隔2 年的6 月份,经国务院批准的第2 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里面吉安县的鲤鱼灯榜上有名。这无疑不表明了党和政府对高跷文化以及庐陵地区的彩灯舞文化的传承与开发的重视与支持。但是现在庐陵地区的高跷活动主要在井冈山大学的公共体育课堂上,民间几乎已经看不到精彩的高跷表演;而彩灯舞只在民间传承,学校的体育课堂并没有将其引进校本课程。这2 种民族传统活动虽然都在庐陵地区得到传承,但是没有像古时那样将高跷运动与彩灯舞文化结合在一起迸发出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1.2 其他地区高跷文化的起源
1.2.1 河南省浚县高跷文化 据有关历史记载,浚县正月古庙会始于春秋时期,《礼记·杂记下第二十一》中载:“子贡与老师观看到盛大的祭拜场面,子曰:‘赐也乐乎?’子贡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河南省浚县的高跷舞文化是当地居民在正月里祭拜神灵和当地的英雄人物时的表演形式。现如今,浚县一共有5 个村出高跷队,东后街、西街村、王可庄、后寺庄和西后街;据西街村的老艺人李顺波说,在50 年前高跷队不止这5 个,踩高跷的高手表演的都是高难度的动作,如牵象、探海、抱月、背剑、过天桥等;但现在只保留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如单双叉、大蹲桩、小蹲桩、大扎草等;真正踩高跷的高手年事已高,没有人能完全的将些技巧继承下来;高跷表演还有武场和文场之分,武场主要是耍一些高跷的特技,在武场进行完后是拉文场;文场主要是拉弦唱小调,这些曲子据李顺波老先生说是源于江南的小调。
1.2.2 德州、北京、海城、赣南客家高跷文化 据《德州志》记载,明洪武年 间,高跷传入德州,城区的小锅市、小营(今市府街)、二郎庙角(今育新街)、柴市街等,先后建立了高跷会,继承发展了高跷艺术,而后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跷阵容和表演形式。到了清代,高跷秧歌在宫廷和民间都十分流行;北京海淀西北旺的高跷会,曾被慈禧封为“天下第一会”;艺人足登高跷,不时变换队形,交错穿插,7 尺高的双腿劈叉后能轻捷腾跃而起;另一拿手好戏是把 18 张方桌叠成 3 层,艺人踩高跷攀上桌顶,摆成“巨象”造型。
海城高跷,又名海城秧歌;迄今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海城秧歌初为双脚落地,叫地秧歌,清代咸丰年间,经当地人的设计演变成为为双足踩在木杖上的高跷;海城高跷在长久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具有粗犷、劲爆、热烈、细腻的独特艺术特点以及“扭、浪、逗、相”为主要独特表现手 段,是一种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 蹈,堪称是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广场艺术,在中外久负盛名。
在赣南客家,高跷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项独特绝技,表演形式丰富。高跷表演一般由 12 ~ 16 人组成,扮饰《八仙过 海》、《封神榜》、《水浒传》中的人物;赣南客家的高跷表演还吸收了赣南民间戏剧、客家灯彩的表演形式,多为“扮故 事”;表演者注重人物的服饰,侧重“扮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
1.3 庐陵地区高跷与其他地区高跷的比较分析
中国的高跷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因各地方的风土人情各异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和风格的高跷文化。庐陵地区的高跷主要是在贺新春时表演者踩在高跷上舞彩灯,浚县高跷主要是在祭祀活动中表演者踩在高跷上表演戏曲和高难度动作,海城高跷主要表演形式是踩在高跷上扭秧歌,赣南高跷主要是踩在高跷上表演赣南民间戏剧和故事。各地的高跷虽然表演的风格不一样,但其形式都是踩在高跷上表演具有当地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舞蹈、戏剧和故事。现在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古会很多地方都会有精彩绝伦的高跷表演,但是很多地方没有将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小学和高校的体育课堂作为校本课程开设。更没有形成系统的广泛的课程教学方法、游戏比赛规则、改良创新途径等。井冈山大学开设高跷运动课程已经有5 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对庐陵地区古代高跷文化的研究及现在井冈山大学高跷运动项目开设和改良稍显不足。
2 高跷文化开展的现状
2.1 庐陵地区高跷文化开展的现状
庐陵地区的高跷表演经过近代时期的战火岁月,现在在民间已经很少能够看到精彩的高跷表演,再加上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的兴起以及没有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导,庐陵地区的民间没能继续将这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扬下来。自2009 以来,井冈山大学将高跷运动引进了学校的公共体育选修课堂,使得庐陵地区的高跷文化得以继续的传承和发展,虽然现在井冈山大学的高跷运动现在还仅限于体育课堂,并没有像其他地区的高跷运动那样开展形式多种多样而闻名内外。但是井冈山大学的高跷运动传承并保留了庐陵高跷文化的火种,只要待其发展到成熟时,势必会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弘扬庐陵高跷文化。井冈山大学开设高跷运动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但保留并传承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还顺应体育新课标改革的洪流,建设了特色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然而井冈山大学的高跷仅用于课堂教学,并没有组织一些高跷表演、高跷竞技等活动。
2.2 其他几个主要地区高跷文化开展的现状
2006 年5 月,山西省稷山县的高跷走兽、辽宁省海城市的海城高跷、辽宁省锦州市的辽西高跷、甘肃省永登县的苦水高高跷,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充分证明了党和政府对民间传统体育——高跷文化的大力支持,也证明了高跷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展现了高跷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2.2.1 第一批国家级非文化遗产高跷的开展现状 山西省稷山县、辽宁省海城市、辽宁省锦州市、甘肃省永登县等地的高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当地的高跷文化如鱼得水般的蓬勃发展起来。现如今山西省稷山县在稷山县文化局的领导下,段铁成牵头组成了阳城庙会文艺理事会,组建了高跷走兽保护中心,担负起了庙会文化活动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几年来参加各类演出达100 余场,2009 年中韩文化交流考察团慕名观看表演,2011 年,高跷走兽2 次走进山西电视台和黄河电视台,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喝彩。自海城高跷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艺术团的演出活动更加频繁了。在进行表演的同 时,他们不断地对海城高跷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在保持原有舞蹈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高难度的杂技技巧,并融进很多情节,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现场爆发力去感染在场的每一个观众,表现北方黑土地上的人民那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如今,海城高跷已从田间地头走向国际舞台,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民间舞蹈风。辽宁省锦州市的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 年出生)传了5 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 年出生)传了4 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目前,甘肃省永登县的苦水高高跷能够表演高高跷的人多达上百人,且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真正挑大梁的则是一些初高中学生。每个高跷好手都是从小小年纪练起,先踩小高跷,熟练后,在练踩4 ~ 5 尺的中高跷,到了十六七岁练踩八尺到丈二的高高跷。这个过程是不断淘汰,金字塔式的发展过程。要练就踩高高跷的绝活,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身上要穿服饰,两腿要提起20多斤重的跷腿,行走表演3 个多小时;其 次,从练踩小高跷开始,就要掌握方法要领:松紧合适绑跷腿,沉稳踏实不慌张,胆大心细迈步稳,用劲挺腰目远望。
2.2.2 赣南客家高跷文化开展现状 赣南客家高跷文化现在的传承方式主要有2种:一种是民间的高跷团体,他们通常以村为单位建立高跷队,农忙时大家各忙各家农活,农闲时组织队员在一起训练,逢年过节则或外出或在本村表演,这其中以赣县王昭富组建的客家高跷队最有名气;另一种形式是高校的高跷活动,他们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高跷队,他们会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训练,在学校的一些活动中表演,如江西理工大学成立的客家高跷社团。赣南客家高跷文化这样民间、学校双管齐下的传承方式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2.2.3 浚县、海城、北京、德州高跷文化开展现状 通过网络上的搜索以及文献的查阅对浚县、海城、北京、德州等地区的高跷文化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浚县、海城、北京、德州等地区的高跷文化只留传在民间的高跷团体。表演的场所仅限于庙会、祭祀、旅游文化节、春节和元宵节等,表演的形式多是与当地的区域文化相结合,如高跷秧歌、高跷走兽、高跷亭子、高桥赶犟驴等。但是,很少有将高跷运动与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结合的形式,也很少有将高跷运动引进大、中、小学的学校体育课堂的。
2005 年9 月,北京市旅游局主办的第 8 届国际旅游文化节,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化节上表演以高跷为主,主题是“运动带来的快乐”;表演者盛装游行于朝阳门至工体南门的路段上,全长共1.1km,这次除了来自我国辽宁锦州的“高跷秧歌”,和来自北京高碑店村的最小只有6 岁的演员表演的少儿高跷外,人们还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花样翻新的“洋高跷”如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玩偶高跷”,将高大的各色玩偶在高跷上表演得趣味横生;来自荷兰的高跷表演有跷上搏击、跷上赛跑等精彩节目,他们拥有高跷赛跑的世界冠军,100m 的成绩为 13.01s;来自英国的高跷手将在高跷上表演跳绳、舞蹈、秋千和杂耍,他们的“绝妙高跷足球”,能在从 30cm ~ 2m 的不同高度的木跷上展示精湛的球技;此外,来自非州的有2 000 多年历史的加纳高跷及来自法国北部山 区的牧民高跷,都充满着神秘色彩和异邦情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民族传统体育高跷以其独特的魅力正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以其独特的健身性、教育性、娱乐性、民族性、竞技性,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随着高跷运动的飞速发展,高跷运动自身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在表演的形式、方法、内容、难度、安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与提高。在当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已经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这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送来了春风,在新时代的召唤下我们应该继承并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我们在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的同时,还要传承、开发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使高跷这一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学校课堂、走进课外活动、走进运动场、走进人民活动中心、走进人民的文化生活。
3.2 建 议
3.2.1 利用庐陵地区开展非遗产保护和国家保护高跷运动的契机,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高跷运动的传承。
3.2.2 将高跷运动与当前庐陵地区开展非常好的鲤鱼灯相结合,使高跷运动能够被庐陵地区的人们重新重视。
3.2.3 利用井冈山大学高跷运动的课程资源和经验,在庐陵地区的中小学开展高跷运动这一项民族传统体育。
3.2.4 在井冈山大学成立高跷协会,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喜爱这项民族特色体育;在每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艺术节的大型活动中设立高跷表演和高跷比赛等。
[ 1 ] 江西省吉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吉安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654.
[ 2 ] 郑玄.礼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 3 ] 于琼芳.浚县正月古庙会中踩高跷的表演过程[ J ].大众文艺,2012(6):207.
[ 4 ] 黄文辉.“高脚马”与“高跷”的比较研 究[ J ].搏 击:武 术科 学,2011,8(8):91-93.
[ 5 ] 邹政.高跷运动的起源、发展与创新[ J ].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6):86-107.
[ 6 ] 张煦. 国际旅游文化节下周六开幕,盛装游行今年重点踩高跷[N].北京娱乐信报,2007-9-15.
[ 7 ] 张典英、付成君. 中国高跷起源与发展的探讨[ J ].贵州体 育科 技,2012,3(3):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