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晶在歌剧《白毛女》中的艺术风格研究

2014-08-15王雨薇

戏剧之家 2014年18期
关键词:喜儿白毛女演唱风格

王雨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歌剧《白毛女》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和现实生活,使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台阶。随着西洋歌剧的传入,音乐家不断运用和借鉴西方歌剧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造,最终孕育出具有自己独特民族风格的中国民族歌剧。歌剧《白毛女》在题材的选取上就与其他歌剧截然不同,它主要关注社会下层贫苦人民的疾苦,呼吁弱者的尊严和价值,为中国歌剧的题材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方面看,中国歌剧更加注重对人性中美与丑、善与恶的关怀,这也是歌剧在人文精神方面表现中国深厚的音乐文化。中国的歌剧是在借鉴西方歌剧的基础上在结合中国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们在吸取民间音调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歌剧音乐性格和戏剧化的创作经验,运用人物主调贯穿全局的表现手法,使音乐形象的塑造获得巨大的成功。

谭晶采用民歌与流行唱法相结合,她独特的演唱风格打破了多年来声乐艺术领域各式各样的分界线。谭晶的声音清新、圆润而又不失穿透力,文雅而又不失大气,并且将中国的传统民歌与时尚的流行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舞台上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

一、谭晶与歌剧《白毛女》的不解之缘

(一)谭晶对艺术的不懈坚持

谭晶1977年9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侯马市的一个音乐世家。她从小就有着过人的音乐天赋,当时全国最受欢迎的一首歌《妹妹找哥泪花流》她在不经意间就哼出了这首歌曲的旋律,表现出良好的音乐天份。她的父母发现了她的音乐天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她对音乐的学习。高考时,谭晶考入了山西大学,在民族声乐学习方面进步非常大,但是,她为了满足妈妈的心愿,她在当时做出了一个让老师都感觉意外的决定——退学,然后重新参加高考。之后,经过她的努力,谭晶以她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毕业后,她又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考入了总政歌舞团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活。在当今的乐坛上,谭晶是一位融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的歌手。

她的父母是当地有名的剧团演员。当谭晶的妈妈怀上她的时候,由于她妈妈工作非常繁忙,不得不随着剧团外出演出,所以,从这时起,谭晶已经拥有了她的音乐生涯。谭晶出生以后,只要她的父母有登台演出的机会,就一定把她带上登台演出。用谭晶自己的话说“从小就浸泡在音乐中”谭晶学习音乐非常之早,她八岁开始学习钢琴,而且学的非常快。十一岁就跟随她的母亲学习系统的声乐,没有经过几年,她就凭着自己对音乐的那份坚持,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山西大学音乐系,而且在民族声乐方面进步非常大,但是她的妈妈不满意她这样的结果,于是,谭晶义无返顾的退了学,又回到高中从新参加高考,就是有了她对艺术的这份坚持,她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完成了她妈妈的愿望。谭晶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非常努力,最后,她又凭借着自己的那份坚持和超凡的实力考入了总政歌舞团,又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活。

(二)谭晶对“喜儿”角色的塑造

谭晶与前三代“喜儿”的环境、家庭背景、音乐氛围相比较,可以说谭晶的艺术经历完美无瑕,这些都在她的音乐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影视等很多媒体丰富了现代人民群众的视觉,这就证明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因此,人们的人生观、审美观也需要多元化的发展。谭晶作为这个时代中的歌唱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成为了这个时代审美取向的典型代表。所以在歌剧《白毛女》中,她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喜儿”形象。谭晶与歌剧《白毛女》诞生的年代相差甚远,剧中对“喜儿”的描述她也没有亲身经历过,即便通过一些资料和观看前辈们的演出视频,而且在排练时有很多前辈们在对她进行细心的指点和探析,使她尽快抓住喜儿的状态进入角色,但是谭晶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从她身上还是能捕捉到一些当今时代特点的影子。例如:杨白劳自杀与喜儿对白的一场戏,由于那个时代是抗日战争时期,还处于一个封建的思想头脑,没有彻底得到解放,相对比较保守,因此,前三代喜儿在演这场戏时,一直采用十分敬重的语气与杨白劳进行对白,而谭晶在演这场戏时,她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家庭里的孩子在于父亲交谈聊天时不会再像以前的时代,所以,谭晶为了符合现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谭晶在表情和语气的把握上都做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为的就是表现女儿对父亲的依赖之情和父亲对女儿的喜爱。

因此,谭晶对“喜儿”人物形象的描述体现出了她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独特风格的形成既有个人的因素,也有当今的这个时代所造成的。谭晶塑造的喜儿形象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人物形象,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的创新。最主要的是她的声音以及整个外形形象符合各种年龄段的要求,真可谓老少皆宜。她的所有表现都是从喜儿角色的情感出发,给予自己独特的创新,把人物鲜活的展现在人民群众的舞台上,从而塑造了一个新社会、新时代的喜儿。

二、从谭晶演唱的风格中看民族声乐的发展

(一)民族声乐的创作背景

2000年至今,对于我国民族声乐审美我们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我国民族声艺术的结构要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认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尤为迅速,它不局限于传统的范畴已经被注入了世界音乐文化的新鲜血液,一直影响到今日。对于民族声乐,我们不能盲目的把类似曲艺、戏曲以及地方特色的民歌演唱作为我国社会的民族声乐艺术,更不能把当代中国的学院派民族声乐专业作为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那样就显得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界面太狭窄,就容易引起人民大众的质疑。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经过三十年的洗礼和发展,演变出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三种,受到了中国和世界音乐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媒体大众也对其特别认可。现在的专业院校,歌舞团体以及综合大学的音乐学院,对于这三种唱法均被授以重用,音乐院校更是使用此标准作为划分学习研究专业方向的依据。

我国许多著名的理论家及教育家借鉴西方的教学理念以及美声唱法的技巧,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研究,为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最主要的是20世纪80、90年代比较著名的歌唱家,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我国的民族声乐事业在借鉴西方文化的进程中,要注重批判与发展、实践与理论并进,使中国的声乐艺术与西方的美声唱法有效结合。我国民族音乐发展是在传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因此形成了我国的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民族歌唱家。如:刘和刚、王宏伟、吴碧霞等,他们的成功推动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在演唱风格演唱技巧方面诠释了民族声乐的多元化特征,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声乐特色。

(二)谭晶的演唱风格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

谭晶的演唱风格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的传统民族声乐是原始的唱法,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不断的进步与提高。谭晶的“跨界唱法”吸取了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精华,将传统的民族声乐与通俗易懂的流行唱法相互交融,又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与质朴、柔美的民族唱法相结合,横跨美声、民族、通俗三大领域,而且各种演唱方法互不影响,这在中国的舞台上是很少见到的。谭晶在声乐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的演唱风格,被媒体称为“谭晶风格”。谭晶的演唱风格值得广大音乐界人士的探讨、研究,它推进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因此引发了“跨界唱法”现象,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我国音乐界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统一认识,使声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对作品、演唱风格,有了一个新的划分标准。跨界唱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谭晶的演唱风格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脚步更加丰富多彩。

谭晶的演唱风格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21世纪在全球的浪潮的影响下,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变得越来越严格,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现在的民族歌唱家、声乐爱好者和声乐教师们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应该打破“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套路,呈现出与众不同、千姿百态的局面。在新音乐文化的发展与探索中,谭晶抓住了这个机会,她不断吸取新文化音乐中的丰富的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修养,建立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当然,演唱风格的发展与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是同步的,它们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一条重要的河流,而且它们在联系发展中相互影响。因此,只有当代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发展才能使我国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多样性。

谭晶的演唱风格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和音乐创作有积极的影响和发展作用。现代的歌唱家演唱风格日益多样化,演唱水平也逐渐提高,这就意味着词曲创作水平也要提高。谭晶演唱风格的出现打开了词曲作者的艺术视野,作品创作也进一步打破了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歌曲风格的多样化。现在,谭晶的演唱生涯已经开始走出中国受到全球人民的关注,这些都是谭晶付出很多努力和艰辛的探索得来的。当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不是谭晶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声乐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民族声乐本身的教学队伍、理论研究队伍、创作队伍和演唱队伍的共同为之努力。总之,谭晶将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充分地运用到演唱风格当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优美的演唱风格,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在新的社会和时代发展下,期望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具有多样化、科学的理性、代表性的时代特征的演唱风格;期待谭晶的演唱风格能为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及其声乐教育带来宝贵的经验,使中国的演唱风格丰富多彩,蒸蒸日上,民族声乐教育更加繁荣昌盛。

本文章通过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谭晶的演唱风格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谭晶对“喜儿”的诠释和理解,彰显她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挖掘她在歌剧《白毛女》中所展现的艺术魅力。歌剧《白毛女》在歌剧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所以这部歌剧中的很多唱段已经成为艺术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所必唱的专业曲目。

[1]蔡雪媛.论四代“喜儿”扮演者的演唱风格特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2]管林.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3]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我国声乐教育史上的成功典范[M].广州:广州市新时代影音会司,2004.

猜你喜欢

喜儿白毛女演唱风格
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创作排演史事考
憨福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唱段研究
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歌剧《白毛女》中“喜儿”艺术形象分析
在延安,初见《白毛女》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