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俄华人史视域下的收藏家——范建祥的艺术之路
2014-08-15鞠海娜
鞠海娜
(黑河学院 俄语系,黑龙江 黑河 164300)
范建祥一位从上海远赴俄罗斯的商人,一位成功经营中餐连锁店的老板,起初凭着只是随便“玩玩”的心态,竞无意收藏下宝贵财富并谱写了俄罗斯油画收藏界的传奇。
一、寻梦俄罗斯
范建祥1957年出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于上海外语学院附中,后在海军东海舰队、北海舰队服役。恢复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外语学院俄语系,带军籍完成本科学历,获学士学位。后在上海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工作,并担任了上海外向经济技术公司总经理。
“当时也是附合国家形势,另外到另一个自己懂语言的国家去,感觉很不一样”时隔多年之后回想起当年的决定,不露声色的范建祥,处处透露着一个上海男人内心深处的细腻。1992年,不满足于现状的范建祥于毅然辞去公职,孤身远赴俄罗斯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凭借着自己在语言上的优势,范建祥先供职于一家公司做翻译,后又从事船舶贸易。
“那时候大家都来劝我,千万别开中餐馆,没有市场。”但事实证明范的决定是正确的,从最初的两万美金起步,范建祥的营业额开始滚雪球似的翻番,以至到后来“东方茶楼”家喻户晓,并在婚庆宴席中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而企业也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到目前为止,作为俄罗斯著名的股份制连锁企业“东方茶楼”,从海参崴到圣彼得堡,从东到西,横跨整个欧亚大陆,如今的范建祥领导着七家规模较大的“东方茶楼”和一家颇具实力的实木家具厂。
二、油画情缘
极富传奇色彩的是,因为一份定情之物,范建祥开始走上俄罗斯油画的收藏之路。
在俄罗斯,范建祥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温州女子曾建华。另一方面,由于担任翻译的缘故,范建祥认识了俄罗斯远东艺术学院院长康恰连柯,并被他的艺术深深吸引。
为了给妻子一份珍贵的定情物,范建祥多次请求,请康恰连科为妻子画一幅油画肖像。
“他拒绝了我的请求,这些大画家,他们只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不过,命运注定,范建祥与俄罗斯油画有缘。在一次酒会上,康恰连科见到了范的妻子曾建华,并被东方女性的美丽所感染,遂决定为曾建华作画一幅油画肖像。
空气在疏松的头发里流动,光线可以从指缝间倾泻而过,这幅妻子的油画在成为范建祥夫妇定情之物的同时,这幅作品也就成了范建祥的第一幅收藏作品。
收藏中也少不了感人之事。为了收藏已故画家勃柯夫的油画作品《小护士》,范建祥苦苦追寻了六年,几经周折才找到了现已移居美国的画家遗孀。而令人意外的是,《小护士》油画作品中的小护士是画家当年以自己新婚妻子为模特创作的对画家遗孀来说,这是丈夫留给她的无价之宝,根本不可能转让他人,但范的诚恳、执着,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和痴迷,最终深深地将她打动。才终于有了画家妻子忍痛割爱,真诚地将丈夫的遗作拱手让贤的举动。
三、为油画寻找出路
列宾美术学院院长恰尔金先生的评价是,“它翻开了俄罗斯的英雄史、革命史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与侵略者生死博斗的画面。收藏几乎囊括了全俄罗斯斯的画家,莫斯科和彼得堡的画家作品,还能见到乌拉尔、西伯利亚以及远东画家的作品。”“其中某些作品就是陈列在大型博物馆里也会生辉,因为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中国美协《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王仲先生肯定了作品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见证意义。由于范建祥所收藏的作品是半个多世纪里创作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并且多来自著名大师的物笔,且是独一无二的。
四、收藏价值
俄罗斯列宾学术学院院长恰尔金先生曾这样评价范建祥收藏的作品:“它们就是陈列在大型博物馆里也会生辉,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确实,范建祥收藏的作品中,很多出自大师的手笔,如切比克.C.M.的《涅瓦街游行》,有的成为中俄两国领导人之间馈赠礼品的创作样稿,如涅普林则夫创作的《战后休息》就是当年毛主席访问苏联时,斯大林送给毛主席的礼物。要收藏这样的作品,困难可想而知。
范建祥,这位低调谦和的商人,在俄罗斯历时12年,收藏的400多幅俄罗斯油画就可以有归宿了——在上海市政府侨办和市文广影视管理局的牵线下,范建祥已和长宁区文化局达成共识,设立“苏俄现实主义造型陈列馆”。作为陈列馆的铺垫,《情系俄罗斯》的画册也在此前问世。所有这些,饱含着范建祥多年的心血,也是一位上海商人无意中谱写的俄罗斯油画收藏传奇。
[1]李昕.向“博洛尼亚进程”过渡的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现状分析[J].华章,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