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跨学科听课了吗?
2014-08-14刘吉才
刘吉才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初步达到了课改“改课”的阶段目标。但是笔者发现,我们的日常教研活动,基本停留在本学科的范围内。这样固然可以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提炼出更有学科本位特点的教学策略,但也容易囿于本学科固有的惯性思维,思路狭窄,方法匮乏,最终自我封闭,发展停滞。最近,我校语文组大力推行跨学科听课活动,要求所有语文教师走进其他课堂,从其他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更新理念,走出当前语文课改的思想误区,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通过跨学科听课,语文教师普遍感到:语文课在很多情况下还没有完全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存在一些认识、实践方面的误区,急需跳出语文看语文,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现象一】教学流程复杂
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越来越追求教学的精致。大到教学环节,小到教学语言,几乎达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以至于给人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许多有识之士一再提醒我们:语文课真是越改越复杂了。
通过跨学科听课,和其他学科课堂一对比,我们语文教师明显感觉到:语文课教学流程太复杂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其他课堂的学习过程都非常简单,或者叫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拿数学课来说,基本上是三个版块,检查复习—研究例题—当堂练习。之所以说是研究例题,是让学生自己看例题,想方法,最后发现规律。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者只做必要的点拨、提升。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
再来看看语文课堂,学习过程非常复杂,常常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不仅学习环节多,而且声光电等教学资源一应俱全。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学习第4自然段,先画句子揣摩写法,课件演示动态画面,再由“姹紫嫣红”积累词语,最后指导朗读。学习第5自然段,先想象画面,再体会心情,最后配乐进行赛读。学习第6~9自然段,先体会两处“美好的东西”的含义,并联系实际谈感受,再体会“‘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含义,并试着用“给,就是_____”的句式练习说话,然后进行引读,最后讨论回信的内容。整节课设计精心,课件精美,过程精致。一节课听下来,给人密不透风的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走。在听了其他学科的几节课之后,教者对这节课进行借班重教。整个设计完全从学生的角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整个学习过程由两次合作学习组成。第一次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第二次合作学习第6~9自然段。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完全出乎教者的意料。虽然感悟没有第一次执教深刻,但这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感悟。长此以往,学生会不断由肤浅走向深刻,由学会走向会学。
看来,我们语文教师真的需要向其他学科课堂学习,简简单单教语文,把属于学生的时间、空间真正还给学生。虽然语文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更需要教者的引导,但引导不是代替,要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品读、感悟。唯如此,才能实现学得轻松、教得简单的理想追求,达到学生、教师的同步发展。
【现象二】教师包揽过多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语言训练扎实,学生感悟深刻。但这一切,大多是在教者引导、启发下逐步感悟到的。我们的语文教师总是担心学生感悟不到位,舍不得放手。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到学习方法的运用,无一不是由教者“授意”选择,学生成了典型的“被自主”。
通过跨学科听课,我们语文教师感觉到:语文课堂普遍存在教师“大包大揽”的现象。大家发现,其他课堂的学习过程都非常注重让学生探究。在数学课上,教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例题。也就是自己去尝试,看看还有哪些解决方法,哪一种更适合我,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方法。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创新意识得到激活,充分体验了探究的过程。
再来看看语文课堂,教师“大包大揽”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在教者的“善意”引导下,一步步往预设目标接近。虽然学习效率很高,但这是教者“搀扶”下的高效,离真正的自主学习还有一段距离。其实,许多课文本身就非常适合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师不必把什么都揽过来。像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负荆请罪》,是一篇历史小话剧,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时,从课文的体裁特点出发,采用了以演促学的策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演中体会。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选角色。在挑选角色的时候,要说清楚你为什么要选这个角色。这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个认识。其次解决怎么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担任小导演,互相探讨怎么演好这个角色。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全面了解文体特点,深入品读人物对话。最后解决为什么这样演的问题。在小组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采访小演员,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演。在互动过程中,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不仅揣摩了人物心理,也更深层次地和课文对话,升华对人物的认识。以演促学,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品味了语言,体验了过程,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跨学科听课,让语文教师学会了放手,让学生体验了学习的过程。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分享探究的收获。从跨学科听课中,语文教师进一步找准了定位,把大部分学习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学得更主动,教者引导、点拨得更精练更有效。
【现象三】运用脱离实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语言文字运用。贯彻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帮助学生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着力点,让学生畅快地说、尽情地写,切实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效。
通过跨学科听课,语文教师感觉到:我们在语言文字运用时经常脱离学生实际,为了运用而运用。大家觉得,其他课堂的学习过程都非常注重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让学生以书本知识、生活实际为起点,举一反三,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动手又动脑,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学习状态得到充分激活。
再来看看语文课堂,远离学生实际的运用俯拾皆是。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中的绿洲》。在研读“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时,为了强化学生对“不毛之地”的理解,教者出示了一道根据内容说成语的填空题:“最恶劣的环境——( )”。在学生答出“不毛之地”之后,教者又出示了一组类似的成语填空拓展题:
最反常的气候 —— ( )
最怕冷的人 ——— ( )
最遥远的地方 —— ( )
最有信用的人 —— ( )
最长的文章 ——— ( )
最有学问的人 —— ( )
学生有的眉头紧锁,有的抓耳挠腮。仔细一推敲,有些还难以准确写出答案。之所以出现学生答不出来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教者没有考虑学生的语言实际,一味从形式上考虑,追求生僻出新,难怪学生答不出来。
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 村居》。教者先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夸赞对方的好?一个学生说:“老伴啊,你真能干,为我生了三个儿子。”结果学生哄堂大笑,然后是一片沉默。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话题束手无策,基本无话可说。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两例的情况,主要是教者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第一位教者为了加大难度,一味追求生僻出新,导致这些语言文字运用远离学生的语言实际,有些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第二则案例,学生对老者之间的对话还比较陌生,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难怪学生束手无策。
实践证明,跨学科听课是一种贴近实际、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对语文教师而言,跨学科听课,转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开阔了眼界,让语文教师跳出语文看语文,思路更宽,思维更活,方法更有效。通过跨学科听课,我们的语文课更加贴近学生,教学流程简单,注重激发探究,联系实际运用,学生体验了学习的过程,找回了久违的微笑。
今天,你跨学科听课了吗?
(江苏省高邮市实验小学 225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