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意教学:生态课堂的表现与存在

2014-08-14王金涛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眼刘老师篇文章

王金涛

苏派小学语文名师有自己的实践土壤,在成长和发展中都有独特的教学主张及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教育情怀。但教学主张的生成并非闭门造车,因为“教学主张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见解,它坚定地指向教学改革的实践”。

作为苏派小学语文教学的代表人物,马建明老师一直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与探索“言意互转,浑然一体”的阅读教学的本质规律,并提出了“言意转换”的阅读教学主张,形成了“虚静、体悟与升华”阅读教学的审美风格。管窥近来马老师所执教的《理想的风筝》(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课,这一教学主张及风格更是得到了精彩的演绎与提升。《理想的风筝》一文中的刘老师不是哲学家,却用哲学的方式向他的学生阐述了生命哲学的意义。课堂上的马老师不是哲学家,但他却也用哲学家的视角去解读文本、审视教学、关注生态,向学生演绎母语教育的哲学,演绎刘老师生命的哲学。

存在即合理。存在就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笔者借此撷取了其教学中的几个片段,加以阐释,以飨读者。

一、融通“阅读知识”的渗透

没有“阅读知识”的阅读教学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肢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体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如果我们无视语文常识渗透,那么我们的解读抑或教学就缺失了解读特定作品的一个很好的抓手,而马老师正是抓住了“夹叙夹议”这个抓手展开教学的。“像这样的写法文中还有很多,老师把作者的感想部分列了出来……”课堂上马老师循着这样的思路进行解读、内化与运用。我们来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这种写法在这篇文章中多次出现。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作者为何有感受呢?因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不想跟别人说的事情,但老师却将自己的腿疾讲得十分轻松。有身体残疾的人常有自卑心理,但老师不会。所以作者对老师十分尊敬,心中也有一种酸酸的感觉。

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围绕这一段来谈,你们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我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方面是老师笑着说,这让我感觉到刘老师对腿疾轻描淡写,并不在意。老师热爱生活,没有因为有腿疾就气馁了。

师:你这种抓住关键词的读书方法很好,你的语感也很好。一个“笑”字把刘老师乐观、热爱生活的品质全部表达出来了。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老师感觉和他人没什么两样,这种乐观让人敬佩。(出示课件)那么现在老师发现,在这部分句子中,有三个词语表达了学生的情感变化,你们发现了没有啊?

生:是从“笑声”到“酸涩”然后到对刘老师的尊敬。我感觉这些同学是很懂事的。

师:是的,其实我已经听明白了。老师讲了这样一个幽默风趣的故事把学生都逗笑了,可是笑完之后看到刘老师少了一条腿,孩子们又非常难受。可以看出学生对老师非常热爱,在这里就有一个字把这种情感精确地表达出来了。

生:我觉得是“泛”字,一开始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的幽默中,可一想到老师,那种感觉就从心里慢慢升腾,感受到了老师的心情。

师:不错,你把这个字的精妙体会出来了。

生:这部分是侧面描写,借助同学的表现来抒发自己对刘老师的尊敬。而且我理解这个“泛”字是他们沉浸在笑声中的,但当学生想到刘老师的遭遇时,就从内心增加了对老师的尊敬,而且觉得自己的笑也有些失礼。

师:说得真好。看,这就是语言文字给同学们带来的这么多的体会,而这些内容作家都没有把它们写出来,都是我们自己体会出来的。所以你们太能干了,把书由薄读到厚了。那你们能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你们谁愿意试一试?(教师配以音乐,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我给你们加段音乐,渲染一下。(生朗读)

师:嗯,读得十分投入,但这位刘老师还是腼腆了一些,哪位刘老师可以读得更加风趣些呢?(引导其他学生再次朗读)很好,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这位同学。那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想读啊,我们一起来齐读。(生齐读)

教什么?源于马老师对文本解读的独特视角。“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课堂上马老师紧紧抓住“笑谈腿疾、上课板书、放飞风筝”三件典型的事情串起课文,不仅将课文的脉络理清了,还让学生“睹物思人”,一下就将学生带入了文本言语的深处,触发了对话刘老师的阅读期待。怎么教?抓住写法,策动全篇。“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开了一个“教”的好头,让整篇文章教学有了一个抓手和切入点,不但有了抓手,而且抓得很牢固,口子很小,很实在,很有效。“以我观物,故物皆著入我之色彩。”充分彰显了马老师所主张的言意教学(言意转化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还有对于“泛”“涌起”“漾”等词语的品味,在感受其表达效果的同时,也在品味着刘老师的人生哲学——刘老师顽强的生命、执着的追求。把书读薄,把生命读厚。

二、恪守“多元有界”的原则

言有尽而意无穷。但任何的文本解读都是有界的,也就是所谓的“多元有界”,这是我们解读文本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我们来回眸一下马老师“多元有界”的呈现:“一篇文章往往有一个词语,通过它就能体会到文章的中心,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我们叫它为‘文眼。你认为哪个词语是这篇文章的‘文眼?”通过教师的引导,文眼找到了,就是“理想”,说说对文眼“理想”的理解,从而又将整堂课的教学复归到文章的题目上,回到文本的原点,欲扬先抑,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几个来回的反复,其实也是“言”与“意”的转换——“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刘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们……在我的心灵里升起了理想的风筝,要像刘老师那样……让我们播下一颗颗理想的种子,让我们在心中升腾起一只只理想的风筝。”这些极富哲理性的话语伴随着学生独特的理解悄然无息地得以内化、消解与沉淀。我们来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一篇文章总是有那么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就像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能够让我们洞察到这篇文章的中心,我们把这个词语叫作“文眼”。读了这篇文章,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是哪个词语呢?

生:我觉得是顽强。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事例都是在写作者对老师的尊敬,赞美了老师的顽强。虽然有许多的不顺心,磕磕碰碰,但老师都坚持了下来,顽强地与不幸的命运做抗争。

师:好,你说顽强是文眼,但我觉得顽强这个词还不能够把刘老师的精神完整地表达出来。那么这个文眼究竟是什么呢?这个文眼啊,它是一种意象,一时可能说不清楚,却能包含很多很多。

生:我觉得是理想,因为老师的内心一直想像那只风筝一样飞得很高,这就是他的理想。

师:孩子们,理想的确是这篇文章的文眼。你们仔细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就会对这个词语有所理解。好,开始。(生快速默读)

师:读了最后两个自然段,你们对文眼又有怎么样的理解呢?

生:刘老师的理想就是希望他的学生能够成才,他的学生成才就像他把风筝送上天。依我看,刘老师的理想就是作者的理想。

生:那些风筝在苏叔阳的心中就代表着刘老师的优良品格和热爱生活的那种精神,他带给了作者动力,指引着作者前行。

师:现在你们对理想这个“文眼”又有了自己的理解。

(出示有关作者苏叔阳的资料课件)

一个为中国文学奉献了7部话剧剧本、6部电影剧本、25篇小说、300余首诗歌、200余篇散文的当代作家苏叔阳,历经沧桑,几经挫折。然而,人生对他的考验并未停止。1994年,苏叔阳做了肾癌手术,切除了左肾。2001年又做了肺癌手术,切除了一叶左肺。他两次闯过“鬼门关”,他还怕什么呢?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他的文学创作。他在《苏叔阳文选》的序中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师:(老师朗读资料)孩子们,读了这段文字,你们对理想又有着怎么样的理解呢?

生:我觉得他就是文中写的燕子风筝,燕子风筝虽然没有“蜈蚣”大,但照样可以飞在天上。就像苏叔阳这样,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路上挣扎。

生:我的见解是,刘老师和苏叔阳同样坚强,因为苏叔阳的境遇更悲惨。

师:是的,苏叔阳更不容易,但因为有了刘老师给他播下的理想的种子、对他启蒙的人格教育才让苏叔阳走得这么远。

生:苏叔阳拥有和他老师一样的毅力,就是这种毅力支撑着他在艰苦的生活路上一步一步“爬行”。

师:孩子们,的确是这样。我想苏叔阳能走到今天,有这样的成功和刘老师密不可分。所以,作者苏叔阳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真的非常用心。

而基于文本的拓展——关于作家苏叔阳的资料的呈现,是将文本读厚的一个最好的例证。强烈的情感波澜冲击着学生,学生心中的“意”已经达到呼之欲出的境地,而此时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意”,自然水到渠成,掷地有声,入木三分。“意在言外”“得意忘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三、激活“原始冲动”的参与

德国著名艺术家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小学语文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由“文字+图”组成的,以赛茨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教材恰似“原始冲动”理念的巧合。文字是苏叔阳回忆刘老师“笑谈腿疾”“上课板书”“放飞风筝”三件事情产生冲动后的记录,图是教材编者根据苏叔阳的记录进行可视化的恢复,这该算是编者的原始冲动。以至于读了苏叔阳的这篇文章,学生自然想起了一个人——也许是老师,也许是爷爷,也许是外公……由于马老师深谙“原始冲动”的力量,教学中“借势”引导学生像苏叔阳一样用文字写下来。

师:马老师觉得,今天真是一种享受。我不会忘记这一天,因为同学们的阅读让我有了很多的启发。我相信你们读了这篇文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可能是我们的老师,也可能是我们的爷爷、奶奶,等等。或许他们有一方面也会深深地对我们有所启发,是不是?那你们想不想像苏叔阳这样把你记忆中的人物写出来?我想,写文章,构思很重要,灵感是最重要的。那我们就来学学苏叔阳,来思考对你印象深刻的人,来简要写写你们的一些构想。(学生动手写习作)

师:下面谁愿意把这种美好的感受来同大家一同分享呢?

(有学生写看到狗尾巴草想起了爷爷;有学生写自己的外公;也有学生写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

师:孩子们,谢谢你们,把你们内心最感动人的一些场景写出来与我们进行分享。我想这篇文章你们可以珍藏起来,当你们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读一读。这会给你们很多的力量。

苏叔阳 我

看到了(风筝),我想到了(刘老师) 看到(或听到)了( ),我想到了( )

(刘老师那顽强的生命和对生活的热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想起刘老师,一个个难忘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放飞风筝、笑谈腿疾、上课板书……) (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想起( ),一个个难忘的往事浮现在眼前:

( )

想起刘老师,有许多细节难以忘记,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刘老师左腿被截去了,竟然笑着讲女娲造人的故事。(语言)

△刘老师上课板书,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一转。这个动作令我终生难忘。(动作)

△我忘不了刘老师放风筝时那专注和幸福的神情: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甜蜜的笑。(表情)

△我更忘不了刘老师放风筝追赶线端的样子: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动作) 想起( ),也有许多细节难以忘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原始冲动”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唤醒学生并产生共鸣,继而产生新的冲动。新的冲动是什么?那就是学生阅读后能继续使用文字、绘画来表达,或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来表达。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很独立,就是单纯的阅读教学,即使有写作也只是小片段、小习作训练,还被贴上“读写结合”的标签,除此之外“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就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关注;像教材中的图,我们的传统说法是“插图”,我一直不喜欢插图一词,我认为教材中的图应该是教材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一个整体,不是外在的,创造性地使用好这些图,能让抽象的内心表达变得更加具体。而马老师很好地将文字与插图利用了起来,具体可感。不拘泥于单一的训练,不过于技巧的训练,写自己印象中的一个人物,给学生树立了写好整篇文章的概念。

教学主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学生发展的就好。而所谓的适合那是必须用具体的实践来诠释和印证的,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多的人接纳与传承。而马建明老师所主张的“言意转换”的阅读教学直抵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让语文教学回到原点,回归生态的需求,自然就很容易被接纳与传承。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222000)

猜你喜欢

文眼刘老师篇文章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春天的样子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幽默的刘老师
散文阅读有方法
巧用“文眼”,为阅读教学增效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