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女性艺术中的自怜情结

2014-08-12梦月

艺海 2014年7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

梦月

[摘 要]本文介绍了女性艺术中自怜情结的成因、表现及启示。女性的自我认识、自我觉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管是女性艺术家自己还是男性,都应该去鼓励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更多地去关注和发现女性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使她们能够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流露情感。

[关键词]女性艺术 自怜 主体意识

一、关于女性艺术

我们现在所说的女性主义源于 20 世纪60 年代末的女性主义运动。当时西方社会涌现出各种运动,比较有影响力的有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和新左派运动等等。女性主义运动可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在历史上此次的女性主义运动也被称为女性主义的二次浪潮。

20 世纪 60 年代末,随着“男性主义”的现代主义的衰落,在西方艺术领域中出现了一个全新艺术流派——女性主义。在美国和欧洲率先兴起后,女性主义艺术已经迅速发展为一种全球性现象。以明确的自我意识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女性主义者断然拒绝视觉艺术中的形式主义理论和创作倾向,她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和世界,运用多样的材料、媒介和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心理和思想,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的主题、内容、空间和形式,从而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死亡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诞生做出重大贡献。

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纵观中国古代美术史,留名于世的女性艺术家寥寥无几。流传至今我们所知道的古代女性艺术家大概分为两种——大家闺秀的闺阁画家和青楼名妓。近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在内忧外患的动荡社会环境下,也纷纷走出家门活跃于各种运动。各种美术专科学校也开始招收女学生,女性艺术家得到了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如冯文凤、潘玉良、何香凝、萧淑芬、陆小曼等都是这个时期女性艺术家的代表。尽管这个时期的女性艺术家仍然势单力薄,但是女性艺术家开始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这表明了尘封已久的女性意识开始苏醒,女性艺术家开始追求自身的独立。当代中国的女性艺术就应该从上世纪 90 年代算起了。年轻的女性艺术家肖鲁,在 1989 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上,展出她的作品《对话》并制造了轰动一时的“枪击事件”,这也从侧面暗示了当代女性艺术的登场。

二、自怜情结形成的原因及表现

自怜,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就是自我怜惜。最早出现于晋朝诗人陆机《赴洛道中作》:“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在西方医学上,自怜属于自恋心理的一种。弗洛伊德首次从病理方面对自恋的定义,自恋是指个体像对待性对象一样对待自体的一种态度。这是一种认为自己是值得珍惜、值得保护的真实情感。这并不是不健康的,也是允许适度的。艺术家比一般人更加敏感,也更加关注于自身的感受,这么说来艺术家也比一般人更具有自怜情结,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去触摸内心深处的存在,尝试构建一种与灵魂对话的方式,这种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充满偏执的精神理念让他们感觉温暖和关怀,并藉此创作出更多充满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艺术作品。

三、自怜情结对女性艺术家的启示

1、优势

女性长期以来都脱离了社会的生产过程和政治斗争,所以,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就更加的感性,也比男性更加拥有情感、直觉、合群性等等这些原始的情感。这样说来女性就比男性更加接近人性层面,这也导致了女性会比男性更多的关注与内心里的那个自己,自怜情结更加明显。从表面上看她们有魅力、有成就、至善至美、在男性世界里游刃有余,但事实上她们在强大的外表下会感到孤独、害怕,没有得到足够的爱,需要依附于他人。这些女性们还害怕被别人抛弃,如果她们独处,她们又渴望有更多的伙伴,但又惧怕下一次仍然不能与别人很好的建立关系。当这种情绪很自然的表现在艺术作品中时,就很能够打动观众。这样的女性作品相比于男性,更加细腻、婉约也更加单纯。只是去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真实的感受。也许只是一些对女性生活的无奈、容忍,只是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漂泊或者只是一些对于女性与生俱来的难题比如说青春期、怀孕、生育、衰老、被侵犯等等所带来的困惑。这种性别差异所引发的自怜情结正是女性艺术的价值所在,这种遵从自己内心意愿的,着重留恋于自我表现的个人经验,不断从内心向外拓展的精神视野,使得女性艺术有了一种新的境界和包容力。

2、 局限性

正是女性的优势成就了女性艺术,同样的女性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制约着女性艺术的发展。自怜情结的负面影响有时候也时刻围绕在女性的周围,给生活和艺术创作带来不良的影响。她们在依赖和独立之间摇摆不定,或者完全的依赖他人,一直到最后丧失自我;或者与他人保持很远的距离,看似独立但却孤寂。她们有时会感到自己很出色、坚强、自信,有时却又感到不安全、弱小、自卑。对于女性艺术家来说,如果对自己持有怀疑的态度,那么就会对男性艺术家有盲目崇拜的心理,遍地贬低自我的价值,最终会导致自己失去信心和勇气。长期以来,男性仍然是社会的中心,大多数的女性也习惯了依附于男性,这种传统的观念影响给女性艺术家,就会使得女性艺术家逐渐地没有自己的见地和主张,模仿男性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出现雷同的现象。女性艺术家如果太沉溺于自怜情结中也会影响其艺术作品的风格,会显得作品小气、甜腻、轻薄和柔靡。如果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会陷入消极不良的状态不可自拔,尤其是对于女性艺术家,艺术创作是一项极其感性的工作,越发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不能让自怜情结影响日常的生活。还有一点,女性由于男权社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都会选择家庭而终止自己的艺术生涯或者对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不再像以前那么用心,满足于现状,一些极其有才情的女性艺术家也被淹没了。

3. 女性艺术的未来指向

尽管女性艺术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女性艺术该如何更好地走下去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今中国社会男权意识依然十分的强大,有非常多的优秀的女性艺术家都极力的强调自己的艺术要超越性别,女性艺术家群体普遍都在回避性别。女性这面旗帜完全可以坦坦荡荡地亮出来,女性以艺术家也应该完全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无论其灵感是来自内心世界,还是外在世界。马尔库塞曾经指出,由于妇女和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相分离,这就使得她们有可能不被行为原则弄得过于残忍,有可能更多地保持自己的感性。女性艺术家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更加的自信。当代艺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的诱人的,女性艺术家要想获得更多的承认,要靠女性自己努力地去争取。女性的自我认识、自我觉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管是女性艺术家自己还是男性,都应该去鼓励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更多地去关注和发现女性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使她们能够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流露情感。艺术走向未来这一重任需要女性与男性共同去担任,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女性主体意识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在艺术历史的长河里经受考验,得到长久的承认。

(责任编辑:翁婷皓)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
卢卡奇物化理论对中国当代启示
例谈高中物理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策略
女权主义背景下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研究
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探索
联姻网络,让语文课堂精彩飞扬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