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指压治疗顽固性呃逆

2014-08-09

吉林中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指压攒竹中脘

王 莹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长春 130021)

呃逆,古代称之为“哕”,主要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数原因是过食生冷、恼怒伤肝或大病久病之后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冲动膈所致。偶发者症状较轻,一般多可自愈;而症状重者则迁延难愈,影响工作、休息[1]。笔者有幸跟随许广里老师学习,许老师常以“医乃仁术,当以济世为先”自勉,对于病家,心存救济,见人之苦,若身受之,为更快地解决患者的病痛,许老师对于各种疾病潜心研究,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独特治疗方法。笔者将许广里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独到经验做临床研究,许老师治疗此病注重针刺手法的运用,重视针感的传导,每每针到病除,笔者自2011年6月—2012年3月运用针刺配合指压方法与西药山莨菪碱肌注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进行疗效比较,现兹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6月—2012年3月期间,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选取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66例,其中32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均符合纳入本研究标准,然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性别分布表 例

表2 年龄分布表 岁

1.2 西医诊断标准 顽固性呃逆以呃逆持续时间超过24 h,呃声或高或低,自行停顿30~60 min后复起,严重者呃声频作,无间隙,昼夜不停[2]。

1.3 排除标准 1)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2)心、肺、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及患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3)凝血不全、血小板严重减少者;4)大出血、大泄、大汗的患者;5)穴位皮肤表面有溃破疮疡的患者;6)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7)孕妇、月经期、哺乳期女性;8)未按规定用药,中途脱落者。

1.4 纳入标准 1)符合顽固性呃逆的诊断标准者;2)无上述排除标准之任意一项者;3)癌症患者和脑血管病患者引发呃逆者;4)腹部经手术后引发呃逆者;5)愿意接受针灸治疗,不得中途终止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取针刺配合指压治疗。取穴:中脘,胃俞,筋缩,攒竹等穴。采用华佗牌0.30 mm×50 mm不锈钢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先取中脘穴,采用直刺0.8~1.5寸,针刺得气后均匀提插捻转,行手法10 s,留针30 min,续针攒竹穴,采用平刺法透向鱼腰,进针0.8~1.2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施手法15 s,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患者起针后,取俯卧位,胃俞、筋缩直刺进针0.5~1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行手法10 s,留针30 min,中间行针1次。起针后嘱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双手拇指点按两侧攒竹穴,拇指应垂直用力,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由轻到重持续点按10 s,按压同时嘱患者屏住呼吸以配合,反复多次操作,操作15 min。

2.2 对照组 采用山莨菪碱10 mg肌注治疗,2次/d。

2.3 疗程 每个疗程为7 d,连续治疗2个疗程。

2.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分组采用配对分组设计,在单组内行随机分配样本,其中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于计量资料,则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3.1.1 临床症状改善判定 对患者治疗前后饮食情况、精神状态、睡眠情况方面的变化进行评分[3],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

3.1.2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呃逆停止,随访2周无复发;显效:呃逆当时停止,随访偶有复发;有效:呃逆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呃逆次数无明显变化[4]。

3.2 治疗结果

3.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在改善生活质量的3个评分方面(饮食情况、精神状态、睡眠情况),2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组间比较,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3~5。

表3 饮食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4 精神状态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5 睡眠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情况比较 在综合疗效方面,2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组间比较,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6。

表6 综合疗效比较(n=3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因各种原因刺激膈神经致使膈肌痉挛,产生一种反射性动作,通过打嗝这一症状表现出来,常由胃、肠、纵膈、食道等功能紊乱引起。从呃逆发病机理分析,治疗目的在于解除膈肌痉挛,调和胃肠功能[5]。

传统中医学将呃逆称为“哕”,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6]。引起呃逆症状的主要与如饮食、自身体质、情志、六淫外邪等因素相关。如饮食失于节制,过食寒凉,而脾胃喜温而恶寒,寒气遏阻脾胃阳气的运行,导致脾胃气机的升降功能失常,气机逆而上行,则出现打嗝症状[7],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故呃逆的病位在脾胃,病机为胃气失于和降,气逆上行,故临床治疗时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要治疗原则。

本研究治疗中所取攒竹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又称“员在”“始光”“夜光”“明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之为“员柱”,因其穴在眉头陷处,眉似簇聚之竹,故名之攒竹,它是足太阳膀胱第2穴[8]。《灵枢》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 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 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因足太阳膀胱循行路线经挟脊,故与膈、脾、胃相连,可疏通膀胱经经气,同时足太阳又为巨阳,所以又可振奋阳气,具有调整气机升降出入,降逆止呃的显著功效[6]。以中医经络经典理论“近部选穴”为依据,选取中脘穴,它内应胃中,即近于胃小弯处,《难经》谓“府会太仓”,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按太仓为纳谷之器,在人身唯胃为然,该穴为任脉之穴位,为腑会、又为胃之募穴,六腑之会也,具有升胃阳、助腐化、止呃逆的作用。且为中气之会,故能理中气,调脾胃。胃俞为胃之背俞穴,与中脘相配,为俞募配穴法,胃俞穴和中脘穴是胃腑之气输注汇聚之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可见胃俞穴和中脘穴皆可调节胃腑之阴阳。滑伯仁《难经本义》曰:“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这句话更有力地说明了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关系,故采用俞募同用,以加强调节胃腑的功能。筋缩穴治疗本病是笔者师从许广里教授的独到经验,因筋缩主筋肉挛缩之症,且呃逆就是膈肌痉挛,故刺此穴施以泻法可疏肝理筋,则痉挛自止。指压攒竹穴,可疏通膀胱经经气,配合呼吸,更可调整气机升降之失调,使其恢复正常。

经上述临床结果分析表明针刺配合指压疗法在改善呃逆患者的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西药山莨菪碱对照组。本研究具有配伍精良、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张萍,贾湘芸.针刺治疗呃逆13例[J].吉林中医药,2012,32(7):727.

[2]陈洪宾.最新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北京科大电子出社,2004:37-41.

[3]王莹.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

[4]居来提.天鼎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2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0):38.

[6]吴桂红.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5):345-346.

[7]麻秋雷,赵烨,李鹏,等.背俞穴针刺配合艾灸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J].四川中医,2013,31(9):125-126.

[8]牛惠敏.针刺攒竹、风池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7):24-25.

[9]翟春梅,孙凤菊.针刺攒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94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7):44.

猜你喜欢

指压攒竹中脘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指压穴位操并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
掐攒竹止打嗝
指压穴位治闪腰
掐攒竹止打嗝
指压穴位治闪腰
德国没收35吨中国产指压陀螺
攒竹穴近三年以来在治疗呃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