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野芫荽挥发油成分分析
2014-08-09翟锐锐艾朝辉陈丽珍李海霞
翟锐锐,艾朝辉,陈丽珍,李海霞
(海南医学院,海口 571199)
野芫荽,学名刺芫荽(Eryngium foetiduml),又名缅芫荽、阿瓦芫荽、番香菜。为伞形科刺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具有芳香健胃,行气止痛,驱风解表等功能,可用于治疗感冒寒咳,哮喘,胃气痛,产后出血,跌打损伤,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胸痛,麻疹内陷,气管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及蛇咬伤等症[1]。其嫩茎叶部位可做调料,也可做菜食或煲汤。药用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阴干均可。到目前为止,只有官智等[1]在1996年对云南省西双版纳野芫荽挥发油成分有过报道,但对其成分的相对含量没有给出。而对于海南野芫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尚未见相关报道,本实验对海南野芫荽全草的挥发油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补充了该植物的研究内容,为研究和开发该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HP6890/5973MDS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Hew-lettPackark公司。
1.2 材料 野芫荽采自海南省海口市府城地区,由海南医学院药学院中药学专业曾念开副教授鉴定为野芫荽。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
2.1 挥发油的提取 将新采摘的野芫荽全草洗净,自然晾后切碎,称取500 g用常规方法水蒸气蒸馏6 h。馏出液用石油醚萃取。醚层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去石油醚,得具有特殊浓郁香味的淡黄色澄清挥发油,密封保存,供分析用。
2.2 色谱与质谱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石英毛细管柱HP-FFAP(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氦气;柱流量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 ℃;程序升温从80 ℃开始,以8 ℃/min升至200 ℃,再以4 ℃/min升至250 ℃,保持10 min;分流比为80∶1。质谱条件:电离源为EI离子源;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30 ℃;扫描范围10~500 aum;进样量1.0 μL。
3 实验结果
在2.2气相色谱-质谱条件下,将挥发油直接进样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共分离出38种成分。根据海南野芫荽挥发油的总离子流色谱图,经气相色谱数据处理机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各成分峰经质谱扫描后得到质谱图,所得质谱图经计算机质谱数据库检索,并按各峰的质谱碎片图与文献资料[2-6]和标准图谱核对,从而鉴定了海南野芫荽挥发油中38种化学成分,结果列于表1。
表1 海南野芫荽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海南野芫荽挥发油中主要含有2,4,5三甲基苯甲醛(14.27%)、十二烯醛(22.18%)、1,11-十二二烯(11.15%)其质量分数均在10%以上;质量分数在5%~10%之间的有环癸烷(7.32%)、十二烷酸(7.78%)、2-十二碳烯酸(8.95%)、N-棕榈酸(5.15%)。
4 讨论
采用常规水蒸汽蒸馏法,新鲜的海南野芫荽中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并鉴定海南野芫荽挥发油的成分,确认了其中38种成分,鉴出率占全油的100%,主要成分为十二烯醛(22.18%)、2,4,5三甲基苯甲醛(14.27%)、1,11-十二二烯(11.15%)等。官智等[1]对云南省西双版纳野芫荽挥发油成分分离出12种成分,鉴定出11种,其主要成分为壬醛和癸醛。由分析结果看出海南野芫荽挥发油中没有壬醛成分,有癸醛成分,但其相对含量只有0.36%,不是主要成分。由本次实验可看出不同地区生长的野芫荽挥发油成分有很大不同。长久以来海南野芫荽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作为香菜食用,其药用价值常常被忽视,利用甚少,所以研究海南野芫荽挥发油成分对进一步开发其药食两用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1]官智,崔宏伟,何延红.刺芫荽挥发油的化学成份分析[J].云南热作科技,1996,19(4):16-17.
[2]丛浦珠.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43.
[3]中国质谱学会有机专业委员会.香料质谱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7.
[4]Heller S R,Mioline G W.AEPA/N H mass spectral database supplement[M].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0.
[5]Heller S R.EPA/N N mass spectral database[M].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8.
[6]Masada Y.Analysis of Essential Oils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M].New York:John Wile and Sons Inc,19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