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五店市(外一篇)
2014-08-08戴冠青
戴冠青
很久很久以前的唐开元年间,居住在晋江青阳的蔡姓七世孙五人,在山下的官道上开张了五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和客商。饮食店天天酒幡招扬,饭菜飘香,吸引了南来北往的众多客商,生意很快兴隆发达,在四乡八里声名远播,被民众称为“青阳蔡,五店市。”“五店市”由此闻名遐迩,成为青阳的别称。
两年间,我已经去过五店市三次了。每去一次,对晋江古建筑的美感就多了一分。但至今,我依然觉得难以穷尽,因为五店市的魅力是如此隽永,隽永得令我多次往返,乐此不疲。
其实,如今的晋江已经是一个极富现代感的城市,走进青阳,放眼望去,到处高楼林立,街衢纵横,广告牌铺天盖地,霓虹灯璀璨辉煌。那份气派和堂皇,已不是当年那个小县城可以同日而语。
然而,就在这个现代城市的一角,一个历史悠久的老街区被保护起来了。这就是五店市。位于晋江青阳核心城区、占地126亩的五店市,是晋江市政府为了保护闽南建筑文化遗产,用心打造的一个传统文化街区。虽然,晋江已从当年的五店市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经济总量常年居于福建省首位。然而,人们不会忘记五店市,它曾经是这座城市的发祥地,现在依然是这座城市的血脉,它以一种坚韧的生命力,默默地守护着一百五十多座古香古色、底蕴丰厚的闽南古建筑,也默默地承载着海内外三百万晋江人一代又一代的记忆。
八月里一个炎夏的上午,我顶着烈日在这个幽静的老街区里漫步,宛如穿行在一座美轮美奂的闽南古建筑大观园,迎面扑来一座又一座华美大气的红砖大厝,让我目不暇接,惊艳不已。这些古建筑大多是明清至民国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古民居和早年海外侨胞回乡兴建的番仔楼。古建筑独具闽南特色,几无例外都是“皇宫起”的红砖厝,如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布政衙、天官第、蔡妈贤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庄杰线宅等等。番仔楼建筑则中西合璧,最典型的可能就是宛然别墅了。
古建筑历来被称为“凝固的乐章”、“石头的史书”,它们以其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诠释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也生动地彰显了一个族群的审美观照。五店市的古建筑也是如此,它们和泉州所有的传统建筑一样,在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后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风格。特别是那些飞檐翘脊的古大厝,它们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雕绘装饰突显了闽南古建筑“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的美学特色,同时也以其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族群记忆而令今人频频回望流连忘返。
我就是这个频频回望的今人之一。
走进五店市老街区,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闽南古建筑的和谐对称之美。不管是蔡氏宗祠,还是庄氏家庙,在建筑造型和空间组合上都体现出一种和谐均衡的布局,这种布局采用中轴线延展,以祭祀祖先的厅堂为中心,其余房间按先左后右依次排列在前落、下落、护厝等,朝两边和后面扩展,成排连坐,占地面积宽广,让我有一种气势恢宏的视觉体验。这种对称美不仅表现在厢房、护厝、门窗的两两相对上,还表现在斗拱、叠檐、角牌等建筑饰件的对称安排上。和谐对称的建筑架构,不仅营造出一种温和大度的美感,也让我对儒家“中庸之道”“中和之美”的哲学文化精神有了更深切的体悟。中国传统美学历来强调中和之美,只有“六气和顺,五行相克相生”,世间万物才能有条不紊,生生不息,因此,“中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至高无上的审美境界。来自中原古地的闽南先民深受儒家文化浸润,深信“长幼有序”,“家和万事兴”,和谐对称的房屋也许会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更温馨的安顿,会让他们的子孙得到更长久的庇护,因而和谐均衡的架构也就成为闽南先民独特的生命追求。
五店市古建筑让我惊艳的还有那些精美华丽的装饰处理。走进蔡妈贤宅抑或朝北大厝,随处可见到各种精雕细琢的石雕、木雕、砖雕和泥塑艺术品。许多古大厝的柱基、门、窗、题匾、栏杆等装饰构件上的雕塑精彩纷呈美不胜收,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或坐、或站、或舞枪弄棒、或策马驰骋,仿佛在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历史传说。除了人物,飞禽走兽、奇花异草也是石刻的主题,骏马、梅花、喜鹊、麒麟、凤凰,无不姿态各异,形神兼备。那一扇扇木雕花窗,花繁叶茂,神态逼真,让人有呼之欲出之感,真应了古语中那“窗如画卷,画作窗棂”的生动情景。还有门楣、门棂、隔屏、插角、斗拱上的木雕,构思巧妙,线条细腻,朴素中透着灵气,让人无法不赞叹建造者的瑰丽想象和技艺的巧夺天工。这些雕刻精致的建筑饰件对古民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个建筑物显得生气盎然、意境深邃,表现出了一种精致典雅之美。
激起我审美兴奋的还有那一条街红红火火的颜色。漫步在老街区,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仿佛无穷无尽的红砖墙,有的红色墙体上镶嵌着白色的花岗岩块石,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红白相间的图案,让人感受到了闽南古老匠师含蓄动人的民间智慧,他们运用充满闽南味的红砖和白石这两种如此简约朴实的素材,毫不张扬地营构出了一种被称为出砖入石的艺术建构的美丽传奇。
红墙、飞檐和翘角,就这样不知不觉间造就了闽南古民居特有的雍容大气、瑰丽堂奥的皇家气息。这是民宅呀,居然与古代皇宫如出一辙,泱泱中国,你在哪里能看到如此热烈的红墙橙瓦飞檐的民居群落?只有闽南!只有被称为“皇宫起” 的闽南古民居!
“皇宫起”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五代时期,家乡在泉州海滨的闽王后黄惠姑为老家房屋残破不堪风雨侵袭而忧心忡忡,宠爱王后的闽王得知后立马恩赐黄家“汝母厝皇宫起”,闽南话“你母”与“你府”谐音,阴差阳错,遂使红墙橙瓦飞檐的“皇宫起”惠及整个泉州府,成为闽南地方建筑的独特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灰砖灰瓦或粉墙黛瓦形成了强烈对比。
这是一个爱情高于皇权的动人传说,我曾经多少次为闽王的爱所感动,也从民众的口口相传中感受到了一个族群爱的追求和理想。但不知怎的,我宁愿相信,泉州传统民居红红火火的喜庆色调一定与闽南民众渴望丰收、喜庆、幸福、吉祥的审美心理有关,它不仅传达出泉州传统建筑温馨的情调和意趣,也给人带来了一种辉煌亮丽积极向上的情感魅力。
漫步于五店市老街区,你还会发现一些古民居把本来迥异的东西方建筑装饰结合得那么协调巧妙。建于1957年的宛然别墅是旅菲华侨苏孙江的住宅,别墅里绿树葱茏,鲜花盛开,绿意盎然中掩映着一座突龟式两层洋楼。红砖白石相间的外墙洋溢着闽南古建筑的乡土气息,但雕花精美的晒台,墙面的砖雕,墙裙、柱脚上的浮雕,以及拼贴在红色墙身的各种花纹,或呈漩涡形,或呈文字形,或呈几何形,则可以看出南洋文化的鲜明印迹。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雨果说,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它和产生它的文化土壤息息相关。在五店市老街区的古建筑中,我们分明可以聆听到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交响的动人乐章,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晋江人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
日已近午,出砖入石的古建筑在明晃晃的阳光照耀下显得分外明媚亮丽。我依然余兴未艾地徜徉在五店市古街区,哪怕身上已经汗流成河。我在这里看到一个城市文化记忆的复苏,我也在这里看到一个族群精神命脉的延伸。不管城市如何变化,不管生活的脚步迈得多快,我相信,这里永远是晋江人安放诗意和旧梦的地方!
哦,五店市,我走到哪里都会时时将你回望……
泉州少林风
我去过河南登封的嵩山少林寺,但我对少林武术精神的感受,更多地还是来自于电影《少林寺》,“少林 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 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这首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少林寺》电影的放映而走红的插曲已经流行了将近三十年,至今还长盛不衰。我也数次去过位于泉州城仁风门外东岳山麓的少林禅寺,虽然总是如惊鸿一瞥,但是那激情澎湃、气冲云霄的练武场面,却常常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在胸中鼓荡的少林雄风。
七月流火的一天,我又一次去了少林禅寺。还未踏进山门,一阵“嗨嗨嗨”的练武声就冲进了耳膜,让人顿感热血沸腾。进门一看,好家伙,巍峨的禅寺大殿下那宽阔的水泥地坪上,这里一群,那里一伙,正在热火朝天地演练各种拳术,张臂抬腿,摸爬滚打,“嗨嗨”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其中有身穿橙色僧服,扎着绑腿,脚蹬布鞋的少林武僧;也有穿着白色运动服的少年儿童,最小的看样子只有五六岁。正是炎炎夏日,天上骄阳似火,地上热风扑面,但他们练起武来照样全神贯注,精神抖擞,一招一式毫不含糊,汗流浃背也顾不上擦拭,就连我们在旁边围观拍照也转移不了他们的视线。
旁边一居民说,他们天天都在这里练功,几无间断!我的感动油然而生,仿佛进入了电影中少林武僧苦练武功的场面。然而,这不是电影,这个场面就在眼前。也许为了强身健体,保家卫国,苦练武功本来就是少林武僧的必备功课,但在这里练武的不仅仅有少林武僧,还有那么多的俗家孩童。这确实让我感到了震撼,我感受到了泉州民众在传承闽南传统尚武精神上的努力和用心。
尚武精神可以说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时闽南人民以海为生,和山做伴。茫茫大海,凶险莫测;荒野深山,危机四伏;还有海盗、倭寇的侵袭。为了生存发展,闽南人除了与恶劣环境抗争,还得与海盗、倭寇作战,久而久之造就了闽南人豪爽侠义、肝胆尚武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对于保家卫国、驱除侵略者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闽南也涌现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如英勇善战,把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大智大勇,大举歼灭来犯倭寇的俞大猷,以及在闽南民间故事中广为流传的武人林俊、拳师郑礼、侠士郑宽永、女中豪杰丘二娘等具有江湖侠义精神的绿林好汉,他们为了维护民众利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除暴安良,以生动感人的英雄事迹演绎了充满正气的侠义尚武精神,凝聚了人民的愿望,闪耀着理想的光辉。
我想,泉州先民一定是认为,没有强健的体魄和高超的武艺,如何能有见义勇为、除暴安良、保家卫国、庇护民众的实力?因此自晋唐以来,泉州人习武之风盛行,各种拳法纷纷崛起,广大民众深入研习,发扬光大,少林太祖拳、五祖鹤阳拳、咏春拳、白鹤拳、罗汉拳、玄女拳等等拳法一时名扬海内外。至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泉州城乡习武练拳相沿成习,薪火不绝,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武术文化。一直到今天,泉州的武术文化依然在海内外影响深远,成为泉州与海内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独特平台。
泉州少林寺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据传,泉州少林寺始建于唐武德至贞观年间(618—649年),为曾救援过唐王李世民的智空禅师所建。智空,字道广,原是嵩山少林寺的十三棍僧之一。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记载:“十三空之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凡十三落,闽僧武派之始也。”“少林寺十三进,周墙三丈,寺僧千人,陇田百顷,树林茂郁,掩映少林寺于山麓。”少林寺建好后,智空禅师就在寺里组建南少林武僧团,练功习武,强身健体。可以说,他的入闽,有力地传播了中原少林的武术文化。据传他的十二门徒,有力能擒虎者,有敢挟千斤之鼎者,有能张千斤之弩者,有善舞百节链锤者,有行走如飞者,个个武功超强,明末黄景昉《温陵旧事》曾赞道:“吾泉郡拳棒手扑,妙绝天下。”
武艺高强的少林武僧在安境保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据载,宋景炎元年(1276年),南少林寺的长老听说三万多元兵凶残成性,沿途焚劫,很快就要攻到泉州桥南了。顿时义愤填膺,敲钟打鼓,集合千余名少林武僧,各备僧杖,严正以待。待元兵冲到少林禅寺,千僧呼拥而出,刀光剑影,一以当十,元兵尸横清源城东,枕骸遍野。《西山杂志·少林寺》曾载:“宋末,少林寺反蒲寿庚,千僧格斗元兵三万,元·唆都遣胡骑冲少林寺,寺僧被屠大半,而元兵三万死余数千矣。少林寺僧曰法本、法华,技武超群,剑光如飞,杀出生门,逃之德化戴云山焉,建玄妙观。”虽然终因寡不敌众,少林武僧死伤大半,余下避走戴云山,但三万元兵大部分被消灭,避免了其对广大平民更残忍的杀戮和伤害。
历史上,与太祖、罗汉、达尊、行者诸拳同称为少林五祖拳的永春白鹤拳也在反对封建压迫、抗击土匪强盗中起过很大作用。当年永春位于泉州西北山区,山高林密,强盗横行。往来的民众担心遭土匪抢劫,路过山岭时总是提心吊胆,在泉州练武的白鹤拳拳师郑礼总是自告奋勇,护送乡亲过岭。相传一次护送几个回乡探亲的侨亲来到山岭时,果然碰到几个强盗从丛林跳出,杀气腾腾,持刀抢劫。郑礼佯装上前交出财宝,还没等强盗回过神来,迅疾亮出一指以“单枝”之势点了一个歹徒穴位,又卖个空就势夺下歹徒大刀,并杀将过去。众匪一看来人武艺高强,惊得魂飞魄散,纷纷下跪告饶。侨亲得以安抵故里。清咸丰三年(1853年),当时赫赫有名的白鹤拳名师林俊,为反抗封建压迫,曾率领一支永春义军,呼应太平天国起义,先后攻克永春、德化、大田、永安、尤溪、仙游等十八个州县,所向披靡,威震八闽。
而少林武僧平倭抗敌的故事在泉州典籍中也屡有记载。明代历史上还发生过泉州抗倭名将俞大猷回传少林剑技到嵩山少林寺的动人故事。这些史实都生动而有力地诠释了少林武术精神,那就是练好本领,除暴安良、保家卫国、驱除侵略者。我想,这种精神,不论是过去,还是今天,它都以一种充满正能量的气慨在激励着我们的生命追求!
哦,少林,少林,你的故事在我的耳边回响,你的雄风在我的胸中激荡,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深深地深深地把你敬仰!
责任编辑贾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