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4-08-08宋来芳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特点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无公害农作物的主要特征,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目的是为无公害农作物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农作物;特点;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28-1

无公害农作物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农作物。无公害农作物注重产品的安全质量,其标准要求不是很高,涉及的内容也不是很多,适合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多数生产者来说,达到这一要求不是很难。

1 无公害农作物的特点

无公害农作物是出自洁净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与环境保护有关、有害物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经过专门机构认证的一类无污染的、安全农作物的泛称。据专家介绍,无公害农作物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农作物。严格来讲,无公害是农作物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农作物都应达到这一要求。当代农产品生产需要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作物是农作物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机农作物是质量更高的农作物。

在对无公害农作物认识上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无污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农作物中所含物质是否有害也是相对的,要有一个量的概念,只有某种物质达到一定的量才会有害,才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只要有害物含量控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就有可能成为无公害农作物;二是并不是只有偏远的、无污染的地区才能从事无公害农作物生产,在大城市郊区,只要环境中的污染物不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也能够进行无公害农作物生产,从减轻农用化学物质污染的作用分析,在发达地区更有重要的环保意义;三是并不是封闭、落后、偏远的山区及没受人类活动污染的地区等地方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就一定是无公害农作物,有时候这些地区的大气、土壤或河流中含有天然的有害物;四是野生的、天然的农作物,如野菜等也不能算作真正的无公害农作物,有时这些野生农作物或者它们的生存环境中含有过量的污染物,是不是无公害农作物还要经过专门机构认证。

2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

2.1 产地环境选择

产地选择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无公害农作物生产的前提条件,生产之前应调查产地环境条件,进行全面具体的监测和评价,存在以下情况的地区不能作为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基地:生产区域及周边地区内有工矿企业、医院等严重污染单位,这些污染单位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会对这一地区的农业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害虫和杂草起源地、发病率高的地区;排水灌溉设备不完善,在旱涝情况下不能做到保收的地区;通过研究产地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指数,发现一个主要污染指数超标,或者一个关键的污染指数大于1,综合污染指数不符合标准的地区;保持清洁空气的来源,产地周围没有污染的工矿企业,距离医院和主要交通要道等主要污染来源地区要超过一公里,必要时,根据标准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值进行测定确认。从水源源头入手,保证灌溉水源的清洁和排灌方便,农田用水应控制污染源,通过严格的处理和检测后,附近工厂、医院废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要求后,也可以灌入农田使用,形成循环再利用。此外,应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旱涝都可保收的农田作基础田。农田要选择耕层土壤肥沃、渗透性好的农田,pH值在5.5~7.0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4%~2.2%之间,并且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符合土壤、符合无公害生产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禁止再利用有机物污染工厂的泥浆、废渣及未经允许使用的肥料和激素。

2.2 播种过程

农田选择完毕后,确定播种期,根据当地土地条件选用适应的优良品种,如在低洼地带应选择耐涝性强的品种,山岗地区应选择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土质肥沃的地块应选择喜肥耐肥品种。随后就可以采取机械播种的方式进行播种了。在播种前,应注意调试农业机器设备,这样保证下籽时均匀。每亩用种大约450~500克,掺和种子量4倍左右的细沙或者锯末进行混合播种。播种的行距在25~30厘米之间,播种的深度约为1.5厘米,播种后应用轻型农机具镇压。采用人工播种的方法与机械播种过程类似,只不过在播种后的种子上面需要覆盖1.5厘米左右的细土,并用脚轻轻踩实。

3 农田维护

出苗后,应及时灌溉1~2次的保苗水,水量以不超过幼苗高度为准,及时除去杂草,尽量不使用除草剂;幼苗长大后应确保水的灌溉,同时对于长势不佳的苗区及时施肥,注意化肥的浓度,以免出现烧苗现象,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 结语

总的来说,对农作物采取无公害的栽培技术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为农民带来可喜的收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科学的方法培育农作物将成为主流,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连香.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提升测率[J].农业与技术,2013,(07).

[2] 罗永忠,李龙.果树无公害栽培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

[3] 张柳,黄春毅.“农作物栽培”领域本体的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01).

作者简介:宋来芳,辉南县杉松岗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