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含量测定
2014-08-08罗爱勤王小妹刘春芳葛发欢
罗爱勤+王小妹+刘春芳+葛发欢
[摘要] 目的 建立蒜头果油中神经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为ZB-Wax(30.00 m×0.25 mm×0.50 μm),神经酸为对照品,程序升温,采用FID检测器。 结果 神经酸在0.3045~6.0900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2.12%。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蒜果油中神经酸的含量。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蒜头果油;神经酸;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R28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b)-0014-03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nervonic acid from Malania oleifera oil
LUO Ai-qin1,2 WANG Xiao-mei2 LIU Chun-fang2 GE Fa-huan2
1.Schoo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6,China;2.Guangzhou Hanfang Pharmaceutical Co.Ltd./National Engineer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TCM,Guangzhou 5102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nervonic acid from Malania oleifera oil. Methods Nervon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era-external standard method.A capillary column ZB-Wax(30.00 m×0.25 mm×0.50 μm)was used with nervonic acid as external standard,temperature programming and FID detector were used. Results Nervonic acid presented a good linear correlation within range from 0.3045 to 6.0900 mg/ml.The average recovery of nervonic acid was 101.5%,RSD was 2.12%.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reliable,has good repeatability and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Malania oleifera oil.
[Key words] Gas chromatography;Malania oleifera oil;Nervonic acid;Content determination
蒜头果为铁青树科蒜头果属植物的果实,别名山桐果、马兰后、麦后等,主产于广西西部至云南东南部一带,产量丰富[1-2]。神经酸及其酯类化合物是蒜头果油的主要成分。神经酸的化学名顺-15-二十四碳烯酸,是一种长链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恢复神经末梢活性、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发育功能的作用,是大脑发育维持的必需营养物[3-7]。目前,有关神经酸测定的文献[8-12]只介绍了气相色谱法,以神经酸甲酯或乙酯为对照品,将样品进行甲酯化或乙酯化后,测定酯化物的含量,并将酯化物的量表述为神经酸含量的方法。所表述的神经酸含量是一个相对值,并非神经酸的绝对含量。当神经酸酯化不完全时,仅有一部分神经酸成为酯化物能被测出来,而没有酯化的神经酸并不能被测到,因而结果会偏低。本研究开发了一种能直接测定蒜头果油中神经酸含量的方法,首次测定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绝对含量,为蒜头果油的开发利用提供质量控制方法。
1 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仪器
气相色谱仪(7890A,美国Agilent),毛细管柱(ZB-Wax,广州菲罗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BS210S型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分析天平(XA205,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1.2 药品与试剂
神经酸对照品(99%,批号:SLBC5921V,Sigma中国),蒜头果油(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2.1.1 色谱条件[13-16]色谱柱:ZB-Wax毛细管柱(30.00 m×0.25 m×0.50 μm),FID温度300℃,进样口温度290℃。升温程序:色谱柱初始温度为170℃,保持2 min,以每分钟升高3℃的速率升温至240℃,保持30 min,分流比150∶1,进样量1 μl。
2.1.2 系统适应性试验分别精密吸取神经酸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 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色谱图见图1。神经酸的保留时间约为31 min,与其他组分离良好。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神经酸对照品适量,加三氯甲烷制成每毫升含神经酸6.0900 mg的溶液,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蒜头果油1 g,精密称定,置25 ml容量瓶中,加三氯甲烷溶解,并定溶至刻度,摇匀,加0.3 g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水分,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含量为6.0900 mg/ml神经酸对照品溶液适量,加三氯甲烷稀释成浓度为0.3045、0.6090、1.2180、2.4360、4.8720、6.0900 mg/ml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 μl进样。回归方程:A=939.27C+113.22(r=0.9992),结果表明神经酸在0.3045~6.0900 mg/ml范围,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表1、图2)。
表1 神经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图2 神经酸标准曲线图
2.4.2 精密度试验取浓度为1.827 mg/ml的神经酸对照品溶液,进样6次,1 μl/次,记录峰面积分别为:1763.32837、1714.16760、1724.13647、1713.75305、1720.95215、1720.95215、1693.76733,平均峰面积值为1721.68416,RSD=1.33%,表明本测定法精密度良好。
2.4.3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4、6、8、12、16 h进样1 μl测定,记录峰面积分别为:2299.20874、2335.68848、2394.12793、2387.74487、2315.20898、2299.20874,平均峰面积值为2329.90714,RSD=2.39%(n=6),表明供试品溶液中神经酸在16 h内稳定性良好。
2.4.4 重复性试验取同批供试品6份,精密称定,按4项下方法制备,进样1 μl测定,测得神经酸含量5.13%,RSD=2.67%(n=6),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表2)。
表2 重复性试验结果
2.4.5 准确度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取已知神经酸含量为5.13%的蒜头果油,精密称取6份,每份0.5 g,分别置于6个25 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含神经酸对照品25.40 mg/ml的对照品溶液1 ml,按4项方法制备,进样1 μl测定,结果见表3。
2.5 样品测定
取10批蒜头果油,按4项下方法制备,分别精密吸取1 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样品中神经酸的含量,结果见表4。
表4 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含量
3 讨论
在开展本研究前,笔者曾将蒜头果油甲酯化,以神经酸甲酯为对照品,测定神经酸甲酯的含量,但发现蒜头果油中仍有一部分神经酸未被甲酯化。甲酯化反应过程复杂,影响甲酯化反应的因素很多,包括反应温度和时间、催化剂、样品的浓度和水分等。甲酯化反应通常只应用于脂肪酸的组成分析(定性分析),用于定量分析难以准确控制。
本实验以神经酸为对照品、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含量,方法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精密度、回收率都较满意,能有效控制蒜头果油的质量。
样品中若既有游离神经酸,又有结合型神经酸,仍然可以用本研究方法测定神经酸含量。处理样品时,首先将样品进行皂化,即把结合型神经酸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醇溶液进行反应,形成钠盐或钾盐,再用盐酸或硫酸酸化,使析出游离神经酸,然后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即可。皂化是否完全,可以通过检验析出的游离酸酸值来判断,当酸值不再增高,说明游离酸析出不再增加,皂化已经完全。
[参考文献]
[1]刘钊权.蒜头果的生长和利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1981, 1(1):61-68.
[2]黄开响,赖家业,石海明,等.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蒜头果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状况[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 27(6):76-80.
[3]侯镜德,陈至善.神经酸与脑健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刘琳,杨东福,严胜骄,等.神经酸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8,35(4):39-43.
[5]王熙才,左曙光,邱宗海,等.艾舍尔软胶囊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实验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6):71-75.
[6]王建民,黄伟素,冯凤琴,等.神经酸在婴幼儿母乳化配方奶粉中的应用[J].中国乳品工业,2003,31(2):27-29.
[7]王性炎,樊金栓,王姝清,等.中国含神经酸植物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3):69-71.
[8]郝旭亚,李伟光,刘雄民,等.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神经酸[J].应用化工,2011,40(3):545-549.
[9]郝旭亚.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分离提纯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1.
[10]周永红,李伟光,易封萍,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蒜头果油中的脂肪酸[J].色谱,2001,19(2):147-148.
[11]熊德元,刘雄民,李伟光,等.结晶法分离蒜头果油中神经酸溶剂的选择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4,29(3):85-88.
[12]周永红,刘雄民,王立升.不同产地蒜头果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2002,27(4):298-300.
[13]李春,黄警.寒痹软膏中樟脑、冰片和薄荷脑含量的测定[J].海峡药学,2013,25(11):90-95.
[14]王仲,张长弓,付琴琴,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搏心通原料药中亚油酸含量[J].医药导报,2009,28(7):918-920.
[15]周静,刘垣升.气相色谱法测定女贞子中弃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10):596-598.
[16]张琪,张继龙,王会刚,等.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生物柴油中的酯类组分[J].现代化工,2013,33(8):134-138.
(收稿日期:2014-03-31本文编辑:李亚聪)
[作者简介] 罗爱勤(1980-),女,制药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主要从事中药新药和保健食品研发工作
2.4.4 重复性试验取同批供试品6份,精密称定,按4项下方法制备,进样1 μl测定,测得神经酸含量5.13%,RSD=2.67%(n=6),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表2)。
表2 重复性试验结果
2.4.5 准确度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取已知神经酸含量为5.13%的蒜头果油,精密称取6份,每份0.5 g,分别置于6个25 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含神经酸对照品25.40 mg/ml的对照品溶液1 ml,按4项方法制备,进样1 μl测定,结果见表3。
2.5 样品测定
取10批蒜头果油,按4项下方法制备,分别精密吸取1 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样品中神经酸的含量,结果见表4。
表4 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含量
3 讨论
在开展本研究前,笔者曾将蒜头果油甲酯化,以神经酸甲酯为对照品,测定神经酸甲酯的含量,但发现蒜头果油中仍有一部分神经酸未被甲酯化。甲酯化反应过程复杂,影响甲酯化反应的因素很多,包括反应温度和时间、催化剂、样品的浓度和水分等。甲酯化反应通常只应用于脂肪酸的组成分析(定性分析),用于定量分析难以准确控制。
本实验以神经酸为对照品、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含量,方法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精密度、回收率都较满意,能有效控制蒜头果油的质量。
样品中若既有游离神经酸,又有结合型神经酸,仍然可以用本研究方法测定神经酸含量。处理样品时,首先将样品进行皂化,即把结合型神经酸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醇溶液进行反应,形成钠盐或钾盐,再用盐酸或硫酸酸化,使析出游离神经酸,然后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即可。皂化是否完全,可以通过检验析出的游离酸酸值来判断,当酸值不再增高,说明游离酸析出不再增加,皂化已经完全。
[参考文献]
[1]刘钊权.蒜头果的生长和利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1981, 1(1):61-68.
[2]黄开响,赖家业,石海明,等.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蒜头果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状况[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 27(6):76-80.
[3]侯镜德,陈至善.神经酸与脑健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刘琳,杨东福,严胜骄,等.神经酸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8,35(4):39-43.
[5]王熙才,左曙光,邱宗海,等.艾舍尔软胶囊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实验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6):71-75.
[6]王建民,黄伟素,冯凤琴,等.神经酸在婴幼儿母乳化配方奶粉中的应用[J].中国乳品工业,2003,31(2):27-29.
[7]王性炎,樊金栓,王姝清,等.中国含神经酸植物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3):69-71.
[8]郝旭亚,李伟光,刘雄民,等.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神经酸[J].应用化工,2011,40(3):545-549.
[9]郝旭亚.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分离提纯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1.
[10]周永红,李伟光,易封萍,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蒜头果油中的脂肪酸[J].色谱,2001,19(2):147-148.
[11]熊德元,刘雄民,李伟光,等.结晶法分离蒜头果油中神经酸溶剂的选择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4,29(3):85-88.
[12]周永红,刘雄民,王立升.不同产地蒜头果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2002,27(4):298-300.
[13]李春,黄警.寒痹软膏中樟脑、冰片和薄荷脑含量的测定[J].海峡药学,2013,25(11):90-95.
[14]王仲,张长弓,付琴琴,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搏心通原料药中亚油酸含量[J].医药导报,2009,28(7):918-920.
[15]周静,刘垣升.气相色谱法测定女贞子中弃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10):596-598.
[16]张琪,张继龙,王会刚,等.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生物柴油中的酯类组分[J].现代化工,2013,33(8):134-138.
(收稿日期:2014-03-31本文编辑:李亚聪)
[作者简介] 罗爱勤(1980-),女,制药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主要从事中药新药和保健食品研发工作
2.4.4 重复性试验取同批供试品6份,精密称定,按4项下方法制备,进样1 μl测定,测得神经酸含量5.13%,RSD=2.67%(n=6),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表2)。
表2 重复性试验结果
2.4.5 准确度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取已知神经酸含量为5.13%的蒜头果油,精密称取6份,每份0.5 g,分别置于6个25 ml容量瓶中,精密加入含神经酸对照品25.40 mg/ml的对照品溶液1 ml,按4项方法制备,进样1 μl测定,结果见表3。
2.5 样品测定
取10批蒜头果油,按4项下方法制备,分别精密吸取1 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样品中神经酸的含量,结果见表4。
表4 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含量
3 讨论
在开展本研究前,笔者曾将蒜头果油甲酯化,以神经酸甲酯为对照品,测定神经酸甲酯的含量,但发现蒜头果油中仍有一部分神经酸未被甲酯化。甲酯化反应过程复杂,影响甲酯化反应的因素很多,包括反应温度和时间、催化剂、样品的浓度和水分等。甲酯化反应通常只应用于脂肪酸的组成分析(定性分析),用于定量分析难以准确控制。
本实验以神经酸为对照品、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含量,方法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精密度、回收率都较满意,能有效控制蒜头果油的质量。
样品中若既有游离神经酸,又有结合型神经酸,仍然可以用本研究方法测定神经酸含量。处理样品时,首先将样品进行皂化,即把结合型神经酸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醇溶液进行反应,形成钠盐或钾盐,再用盐酸或硫酸酸化,使析出游离神经酸,然后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即可。皂化是否完全,可以通过检验析出的游离酸酸值来判断,当酸值不再增高,说明游离酸析出不再增加,皂化已经完全。
[参考文献]
[1]刘钊权.蒜头果的生长和利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1981, 1(1):61-68.
[2]黄开响,赖家业,石海明,等.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蒜头果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状况[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 27(6):76-80.
[3]侯镜德,陈至善.神经酸与脑健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刘琳,杨东福,严胜骄,等.神经酸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8,35(4):39-43.
[5]王熙才,左曙光,邱宗海,等.艾舍尔软胶囊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实验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6):71-75.
[6]王建民,黄伟素,冯凤琴,等.神经酸在婴幼儿母乳化配方奶粉中的应用[J].中国乳品工业,2003,31(2):27-29.
[7]王性炎,樊金栓,王姝清,等.中国含神经酸植物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3):69-71.
[8]郝旭亚,李伟光,刘雄民,等.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神经酸[J].应用化工,2011,40(3):545-549.
[9]郝旭亚.蒜头果油中神经酸的分离提纯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1.
[10]周永红,李伟光,易封萍,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蒜头果油中的脂肪酸[J].色谱,2001,19(2):147-148.
[11]熊德元,刘雄民,李伟光,等.结晶法分离蒜头果油中神经酸溶剂的选择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4,29(3):85-88.
[12]周永红,刘雄民,王立升.不同产地蒜头果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2002,27(4):298-300.
[13]李春,黄警.寒痹软膏中樟脑、冰片和薄荷脑含量的测定[J].海峡药学,2013,25(11):90-95.
[14]王仲,张长弓,付琴琴,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搏心通原料药中亚油酸含量[J].医药导报,2009,28(7):918-920.
[15]周静,刘垣升.气相色谱法测定女贞子中弃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3,22(10):596-598.
[16]张琪,张继龙,王会刚,等.气相色谱外标法测定生物柴油中的酯类组分[J].现代化工,2013,33(8):134-138.
(收稿日期:2014-03-31本文编辑:李亚聪)
[作者简介] 罗爱勤(1980-),女,制药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主要从事中药新药和保健食品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