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尾矿库与尾矿堆积坝的特点
2014-08-07李凤霞
李凤霞
摘要:尾矿库是一种特殊的工业构筑物,它的牢固程度不仅涉及到矿山自身生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周边及其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危。本文对我国尾矿库的分类与安全等级、尾矿堆积坝的形式、尾矿库的特点做出综述,以减小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尾矿库;尾矿堆积坝;特点
一、尾矿库的分类与安全等级
(一)尾矿库的分类。在我国,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尾矿库大致可分为山谷型、山坡型、平地型等3种类型。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利用三面环山的自然山谷,在下游谷口地段一面筑坝,进行拦截形成尾矿库为山谷型,如图1(a)所示。在丘陵和湖弯地区,利用山坡洼地,三面或两面筑坝,进行围截形成尾矿库为山坡型,如图1(b)所示。在平原和沙漠地区的平地或凹坑处,人工修筑围堤形成尾矿库为平地型,如图1(c)所示。
(a)山谷型 (b)山坡型(c)平地型
图1 尾矿库的分类
(二)尾矿库的安全等级。据尾矿库的库容和尾矿坝的高度及其重要性,国家制定了尾矿库构筑物的等级,如表1和表2。
表1尾矿库的等别
表2尾矿库构筑物的级别
二、尾矿堆积坝的形式
尾矿堆积有干法堆积形式和湿法堆积形式之分。目前,普遍采用湿法堆积形式,即采用尾矿库的形式贮存尾矿。按照尾矿堆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上游法、中线法、下游法、和水库式尾矿堆积法等几种主要形式。
(一)上游式堆坝法。这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据统计,我国有色金属矿山的尾矿库80%是采用该方法筑坝。该方法筑坝工艺比较简单,一般在沉积干滩面上,取库区内粗粒尾砂堆筑高度为1~3m的子坝,将放矿支管分散放置在子坝上选行分散放矿,待库内充填尾砂与子坝坝面平齐时,再在新形成的尾矿干滩面上,按设计堆坝外坡向内移一定距离再堆筑子坝。然后,再将放矿管移至新的子坝上继续放矿,如此循环,一层一层往上堆筑。如果遇见尾矿粒度较细时,可采用水力旋流器进行分级堆坝,或用池填法、渠槽法等方法筑坝。
上游式堆坝法如图2(a)所示,其主要缺点是容易形成复杂的、混合的坝体结构,致使坝体内的浸润线高或从坝面逸出,从而引起坝体产生渗透破坏或滑坡、滑榻。尤其是在地震时容易引起液化,降低坝体的稳定性。
(a)上游式 (b)下游式(c)中线式(d)水库式
图2尾矿堆积坝工艺图
(二)下游式堆坝法。尾矿堆积坝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移动和升高,而不是坐落在松软细粒的尾砂沉积物上,基础较好,尾矿排放堆积易于控制。采用水力旋流器分出浓度高的粗粒尾矿堆坝,粗颗粒(d>0.074mm)含量不宜小于70%,否则应进行筑坝试验。坝体可以分层碾压,根据需要设置排渗,渗流控制比较容易,可将饱和尾矿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坝体稳定较好,容易满足抗震和其他要求。
下游式尾矿堆积坝如图2(b)所示,其主要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粗粒尾矿筑坝,特别是在使用初期,存在粗粒尾矿量不足的问题。其解决的办法是补充其他材料或高筑初期坝。利用废石补充尾砂的小足,国外有此实例,我国仅峨口铁矿第二尾矿库属此种坝型。
(三)中线式堆坝法。中线式筑钡实质上是介于上游法和下游法之间的一种坝型,其特点是在筑坝过程中坝顶沿轴线垂直升高,堤坝尾矿仍采用水力旋流器分级,这与下游筑坝法基本相似。但与下游法相比,坝体上升速度快,筑坝所需材料少,坝体的稳定性基本上具有下游法的优点,而其筑坝费用比下游法为低。
中线式堆坝法如图2(c)所示。我国德兴铜矿4号尾矿库就是采用这种坝型。设计地震烈度为8~9度的地区,宜采用下游式和中线式堆坝法。
三、我国尾矿库特点
相对国外的尾矿库来说,我国尾矿库从安全的角度分析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坝的分等标准高。我国尾矿库从设计规范上规定,坝高低于30m的为五等库,即最小的一类库,低于60m的为四等库,低于100m的为三等库,高于100m的为二等库。而前苏的尾矿库的标准是,坝高的尾矿库的标准是:坝高低于25m的为小型库,坝高低于50m为中型库,坝高高于50m的为大型库。在南非坝高小于12m的为小型库,坝高小于30m为中型库,坝高高于30m的为大型库。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征地很困难,60年代以来建造的尾矿库现都处于中后期,在没新的接替尾矿库情况下,老坝加高改造已是一种迫不得己的措施。
(二)上游法堆坝多。在尾矿坝的堆筑方法中,上游法动力稳定性相对较差,所以国外多发展下游法和中线法筑坝,较高的坝一般是用下游法和中线法筑坝。而我国鉴于上游法工艺简单,便于管理,适用性高的特点,90%以上的尾矿坝都是用上游法筑坝。
(三)筑坝尾矿粒度细。我国为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对一些品位低的矿石也进行开采,并且我国的矿石品位普遍较低。所以选矿、磨矿粒度很细,产出尾矿不但量大而且粒度普遍较细,甚至还对选矿厂排出的尾矿进行分级处理,将粗尾矿用于井下充填,更细的尾矿送人尾矿库堆存。这种细尾矿的力学强度低、透水性差、不宜固结,造成坝体稳定性较差。
(四)尾矿坝坝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标准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尾矿库防洪、抗震及坝体稳定等建设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偏低。
(五)尾矿库位置很难避开居民区。尾矿库应选在偏僻的地方,这一点在人口少,地域辽阔的外国较易做到,而在人口密集、可利用土地少的我国很难做到。
结语:我国是世界矿业大国,建有尾矿库约4000~5000座,目前坝高100m以上的高坝已有26座,最大设计坝高已达260m,库容超过1×108m3的尾矿库有10座。尾矿库是矿山企业最大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的危险源。因此,要充分分析尾矿库与尾矿堆积坝的特点,对其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小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endprint
摘要:尾矿库是一种特殊的工业构筑物,它的牢固程度不仅涉及到矿山自身生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周边及其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危。本文对我国尾矿库的分类与安全等级、尾矿堆积坝的形式、尾矿库的特点做出综述,以减小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尾矿库;尾矿堆积坝;特点
一、尾矿库的分类与安全等级
(一)尾矿库的分类。在我国,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尾矿库大致可分为山谷型、山坡型、平地型等3种类型。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利用三面环山的自然山谷,在下游谷口地段一面筑坝,进行拦截形成尾矿库为山谷型,如图1(a)所示。在丘陵和湖弯地区,利用山坡洼地,三面或两面筑坝,进行围截形成尾矿库为山坡型,如图1(b)所示。在平原和沙漠地区的平地或凹坑处,人工修筑围堤形成尾矿库为平地型,如图1(c)所示。
(a)山谷型 (b)山坡型(c)平地型
图1 尾矿库的分类
(二)尾矿库的安全等级。据尾矿库的库容和尾矿坝的高度及其重要性,国家制定了尾矿库构筑物的等级,如表1和表2。
表1尾矿库的等别
表2尾矿库构筑物的级别
二、尾矿堆积坝的形式
尾矿堆积有干法堆积形式和湿法堆积形式之分。目前,普遍采用湿法堆积形式,即采用尾矿库的形式贮存尾矿。按照尾矿堆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上游法、中线法、下游法、和水库式尾矿堆积法等几种主要形式。
(一)上游式堆坝法。这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据统计,我国有色金属矿山的尾矿库80%是采用该方法筑坝。该方法筑坝工艺比较简单,一般在沉积干滩面上,取库区内粗粒尾砂堆筑高度为1~3m的子坝,将放矿支管分散放置在子坝上选行分散放矿,待库内充填尾砂与子坝坝面平齐时,再在新形成的尾矿干滩面上,按设计堆坝外坡向内移一定距离再堆筑子坝。然后,再将放矿管移至新的子坝上继续放矿,如此循环,一层一层往上堆筑。如果遇见尾矿粒度较细时,可采用水力旋流器进行分级堆坝,或用池填法、渠槽法等方法筑坝。
上游式堆坝法如图2(a)所示,其主要缺点是容易形成复杂的、混合的坝体结构,致使坝体内的浸润线高或从坝面逸出,从而引起坝体产生渗透破坏或滑坡、滑榻。尤其是在地震时容易引起液化,降低坝体的稳定性。
(a)上游式 (b)下游式(c)中线式(d)水库式
图2尾矿堆积坝工艺图
(二)下游式堆坝法。尾矿堆积坝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移动和升高,而不是坐落在松软细粒的尾砂沉积物上,基础较好,尾矿排放堆积易于控制。采用水力旋流器分出浓度高的粗粒尾矿堆坝,粗颗粒(d>0.074mm)含量不宜小于70%,否则应进行筑坝试验。坝体可以分层碾压,根据需要设置排渗,渗流控制比较容易,可将饱和尾矿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坝体稳定较好,容易满足抗震和其他要求。
下游式尾矿堆积坝如图2(b)所示,其主要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粗粒尾矿筑坝,特别是在使用初期,存在粗粒尾矿量不足的问题。其解决的办法是补充其他材料或高筑初期坝。利用废石补充尾砂的小足,国外有此实例,我国仅峨口铁矿第二尾矿库属此种坝型。
(三)中线式堆坝法。中线式筑钡实质上是介于上游法和下游法之间的一种坝型,其特点是在筑坝过程中坝顶沿轴线垂直升高,堤坝尾矿仍采用水力旋流器分级,这与下游筑坝法基本相似。但与下游法相比,坝体上升速度快,筑坝所需材料少,坝体的稳定性基本上具有下游法的优点,而其筑坝费用比下游法为低。
中线式堆坝法如图2(c)所示。我国德兴铜矿4号尾矿库就是采用这种坝型。设计地震烈度为8~9度的地区,宜采用下游式和中线式堆坝法。
三、我国尾矿库特点
相对国外的尾矿库来说,我国尾矿库从安全的角度分析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坝的分等标准高。我国尾矿库从设计规范上规定,坝高低于30m的为五等库,即最小的一类库,低于60m的为四等库,低于100m的为三等库,高于100m的为二等库。而前苏的尾矿库的标准是,坝高的尾矿库的标准是:坝高低于25m的为小型库,坝高低于50m为中型库,坝高高于50m的为大型库。在南非坝高小于12m的为小型库,坝高小于30m为中型库,坝高高于30m的为大型库。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征地很困难,60年代以来建造的尾矿库现都处于中后期,在没新的接替尾矿库情况下,老坝加高改造已是一种迫不得己的措施。
(二)上游法堆坝多。在尾矿坝的堆筑方法中,上游法动力稳定性相对较差,所以国外多发展下游法和中线法筑坝,较高的坝一般是用下游法和中线法筑坝。而我国鉴于上游法工艺简单,便于管理,适用性高的特点,90%以上的尾矿坝都是用上游法筑坝。
(三)筑坝尾矿粒度细。我国为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对一些品位低的矿石也进行开采,并且我国的矿石品位普遍较低。所以选矿、磨矿粒度很细,产出尾矿不但量大而且粒度普遍较细,甚至还对选矿厂排出的尾矿进行分级处理,将粗尾矿用于井下充填,更细的尾矿送人尾矿库堆存。这种细尾矿的力学强度低、透水性差、不宜固结,造成坝体稳定性较差。
(四)尾矿坝坝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标准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尾矿库防洪、抗震及坝体稳定等建设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偏低。
(五)尾矿库位置很难避开居民区。尾矿库应选在偏僻的地方,这一点在人口少,地域辽阔的外国较易做到,而在人口密集、可利用土地少的我国很难做到。
结语:我国是世界矿业大国,建有尾矿库约4000~5000座,目前坝高100m以上的高坝已有26座,最大设计坝高已达260m,库容超过1×108m3的尾矿库有10座。尾矿库是矿山企业最大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的危险源。因此,要充分分析尾矿库与尾矿堆积坝的特点,对其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小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endprint
摘要:尾矿库是一种特殊的工业构筑物,它的牢固程度不仅涉及到矿山自身生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周边及其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危。本文对我国尾矿库的分类与安全等级、尾矿堆积坝的形式、尾矿库的特点做出综述,以减小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尾矿库;尾矿堆积坝;特点
一、尾矿库的分类与安全等级
(一)尾矿库的分类。在我国,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尾矿库大致可分为山谷型、山坡型、平地型等3种类型。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利用三面环山的自然山谷,在下游谷口地段一面筑坝,进行拦截形成尾矿库为山谷型,如图1(a)所示。在丘陵和湖弯地区,利用山坡洼地,三面或两面筑坝,进行围截形成尾矿库为山坡型,如图1(b)所示。在平原和沙漠地区的平地或凹坑处,人工修筑围堤形成尾矿库为平地型,如图1(c)所示。
(a)山谷型 (b)山坡型(c)平地型
图1 尾矿库的分类
(二)尾矿库的安全等级。据尾矿库的库容和尾矿坝的高度及其重要性,国家制定了尾矿库构筑物的等级,如表1和表2。
表1尾矿库的等别
表2尾矿库构筑物的级别
二、尾矿堆积坝的形式
尾矿堆积有干法堆积形式和湿法堆积形式之分。目前,普遍采用湿法堆积形式,即采用尾矿库的形式贮存尾矿。按照尾矿堆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上游法、中线法、下游法、和水库式尾矿堆积法等几种主要形式。
(一)上游式堆坝法。这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据统计,我国有色金属矿山的尾矿库80%是采用该方法筑坝。该方法筑坝工艺比较简单,一般在沉积干滩面上,取库区内粗粒尾砂堆筑高度为1~3m的子坝,将放矿支管分散放置在子坝上选行分散放矿,待库内充填尾砂与子坝坝面平齐时,再在新形成的尾矿干滩面上,按设计堆坝外坡向内移一定距离再堆筑子坝。然后,再将放矿管移至新的子坝上继续放矿,如此循环,一层一层往上堆筑。如果遇见尾矿粒度较细时,可采用水力旋流器进行分级堆坝,或用池填法、渠槽法等方法筑坝。
上游式堆坝法如图2(a)所示,其主要缺点是容易形成复杂的、混合的坝体结构,致使坝体内的浸润线高或从坝面逸出,从而引起坝体产生渗透破坏或滑坡、滑榻。尤其是在地震时容易引起液化,降低坝体的稳定性。
(a)上游式 (b)下游式(c)中线式(d)水库式
图2尾矿堆积坝工艺图
(二)下游式堆坝法。尾矿堆积坝在初期坝下游方向移动和升高,而不是坐落在松软细粒的尾砂沉积物上,基础较好,尾矿排放堆积易于控制。采用水力旋流器分出浓度高的粗粒尾矿堆坝,粗颗粒(d>0.074mm)含量不宜小于70%,否则应进行筑坝试验。坝体可以分层碾压,根据需要设置排渗,渗流控制比较容易,可将饱和尾矿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坝体稳定较好,容易满足抗震和其他要求。
下游式尾矿堆积坝如图2(b)所示,其主要缺点是需要大量的粗粒尾矿筑坝,特别是在使用初期,存在粗粒尾矿量不足的问题。其解决的办法是补充其他材料或高筑初期坝。利用废石补充尾砂的小足,国外有此实例,我国仅峨口铁矿第二尾矿库属此种坝型。
(三)中线式堆坝法。中线式筑钡实质上是介于上游法和下游法之间的一种坝型,其特点是在筑坝过程中坝顶沿轴线垂直升高,堤坝尾矿仍采用水力旋流器分级,这与下游筑坝法基本相似。但与下游法相比,坝体上升速度快,筑坝所需材料少,坝体的稳定性基本上具有下游法的优点,而其筑坝费用比下游法为低。
中线式堆坝法如图2(c)所示。我国德兴铜矿4号尾矿库就是采用这种坝型。设计地震烈度为8~9度的地区,宜采用下游式和中线式堆坝法。
三、我国尾矿库特点
相对国外的尾矿库来说,我国尾矿库从安全的角度分析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坝的分等标准高。我国尾矿库从设计规范上规定,坝高低于30m的为五等库,即最小的一类库,低于60m的为四等库,低于100m的为三等库,高于100m的为二等库。而前苏的尾矿库的标准是,坝高的尾矿库的标准是:坝高低于25m的为小型库,坝高低于50m为中型库,坝高高于50m的为大型库。在南非坝高小于12m的为小型库,坝高小于30m为中型库,坝高高于30m的为大型库。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征地很困难,60年代以来建造的尾矿库现都处于中后期,在没新的接替尾矿库情况下,老坝加高改造已是一种迫不得己的措施。
(二)上游法堆坝多。在尾矿坝的堆筑方法中,上游法动力稳定性相对较差,所以国外多发展下游法和中线法筑坝,较高的坝一般是用下游法和中线法筑坝。而我国鉴于上游法工艺简单,便于管理,适用性高的特点,90%以上的尾矿坝都是用上游法筑坝。
(三)筑坝尾矿粒度细。我国为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对一些品位低的矿石也进行开采,并且我国的矿石品位普遍较低。所以选矿、磨矿粒度很细,产出尾矿不但量大而且粒度普遍较细,甚至还对选矿厂排出的尾矿进行分级处理,将粗尾矿用于井下充填,更细的尾矿送人尾矿库堆存。这种细尾矿的力学强度低、透水性差、不宜固结,造成坝体稳定性较差。
(四)尾矿坝坝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标准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尾矿库防洪、抗震及坝体稳定等建设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偏低。
(五)尾矿库位置很难避开居民区。尾矿库应选在偏僻的地方,这一点在人口少,地域辽阔的外国较易做到,而在人口密集、可利用土地少的我国很难做到。
结语:我国是世界矿业大国,建有尾矿库约4000~5000座,目前坝高100m以上的高坝已有26座,最大设计坝高已达260m,库容超过1×108m3的尾矿库有10座。尾矿库是矿山企业最大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的危险源。因此,要充分分析尾矿库与尾矿堆积坝的特点,对其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小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