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临床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分析

2014-08-07李海林刘国忠

当代医学 2014年32期
关键词:凝块合格标本

李海林 刘国忠

60例临床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分析

李海林 刘国忠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检验的60例送检血液不合格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采集量不足或过多(38.3%)、采集时间不当(23.3%)、抗凝标本出现凝块(16.7%)、标本溶血(8.3%)、其他(13.3%)。结论 在血液标本的采集操作中,需谨慎对待和控制每个操作环节,才可有效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不合格

在临床治疗中,血液标本检验对医师的治疗和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1-2]。当血液检验结果不准确或出现异常时,检验结果无法准确反应患者真实身体状况及病情,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本研究对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为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检验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标本拒收标准验收,其中60例送检血液标本为不合格血液标本。

1.2 方法 临床上,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主要为皮肤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2种。(1)皮肤采血法。皮肤采血法主要应用于微动脉、微静脉、毛细血管混合血的采集。采集部位为患者左手无名指指端。指端内侧的血液为最佳血液标本[3-5]。血液采集前需对所用器皿进行严格查对,一人一针,保证无菌操作。采血过程中应用75%酒精对采血相应位置进行消毒,同时轻按采血部位,待消毒酒精挥发后进行血液采集操作。采血时护士右手持针,垂直进针2~3mm,将第一滴血拭去,行血液采集。(2)静脉采血法。临床血液采集中,静脉采血部位通常为体表浅静脉,肘前和肘正中静脉为最佳部位。静脉采血法分为真空采血、开放式采血2种。血液采集前,让患者坐或仰卧,告知患者尽量放松,保持平和情绪和心态。进行采血操作前仔细检查、核对所用器皿,在相应器皿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采血穿刺操作[6-7]。穿刺前行相应的摸、拍操作,明确较为清晰充盈、易于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免在静脉留置导管采血,防治血液标准中存在凝块。行静脉采血操作时,须对针筒进行仔细检查,观察其是否存在空气。血液采集完毕后,严格进行相应的消毒、密封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0例不合格标本主要原因分别为采集量不合理、时间不恰当、溶血、标本有凝块等。其中,采集量过少或过多为23例,占38.3%,采集时间不恰当为14例,占23.3%,血液中有凝块为10例,占16.7%,血液溶血为5例,占8.3%,其他原因为8例,占13.3%(见表1)。

表1 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

3 讨论

血液标本采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血液中物质的相应含量进行测定,反应患者真实身体状况及病情,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8-10]。因此,保证送检血液标本的质量,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血液检验工作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关键环节为检验前、检验中两个环节。检验前血液采集过程中,操作方式是否正确、采集时间是否合理均对血液标本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11-12]。在检验中的技术操作和设备状态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血液标本的工作中,需要患者、护士、检验人员等进行通力合作,才可有效降低送检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有以下几点:(1)采集量不合理。在专用的采集试管中,均含有相应计量抗凝剂,当试管中血液与抗凝剂达到相应比例时,抗凝作用便会得到发挥。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如血液量过少,采集标本中的成分则会被稀释;如血液量过多抗凝作用无法得到发挥,造成血液出现凝结现象。由此可见,采集血液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对标本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2)时间不恰当。时间不恰当具体指的是血液采集时间和送检时间不当。如在患者进食后立即进行血液采集,血液标本中的甘油三酯、胆红素、钙、钠、胆固醇等含量明显增高,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13]。另外,血液标本采集后,送检人员未能及时将其送至检验室进行检验,这也会对血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3)血液标本存在凝块。凝块存在的原因主要为血液采集速度过慢、血液未及时与抗凝剂均匀混合两种情况的存在。凝块的存在会直接导致血液检测结果发生偏差。(4)血液中存在溶血现象。溶血存在的原因主要为3种:血液在注入试管过程中用力过大或未将针头拔下,导致血液中红细胞发生破裂;静脉采血操作过程中,未一针见血;患者静脉血管过细。

提高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措施:(1)血液采集过程中,护士需保持高度责任感,认真细致进行采集每个步骤操作。(2)对血液进程采集时,需严格按照血液标本采集步骤及血液量进行采集,避免血液标本过多或过少。(3)正确掌握血液标本采集的合理时间,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应详细咨询患者是否存在刚进食、刚进行剧烈运动等情况。标本采集完毕后及时将其送至检验室进行检验。(4)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血液标本采集、送检相关步骤。(5)医院加强对血液采集工作人员进行标本采集、送检规范的教育及培训工作,提高标本采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采集技能。

综上所述,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谨慎进行每个操作环节,才可有效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提高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现血液标本检验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1] 张竹青.55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 10(6):55-56.

[2] 郭中清.55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2, 6(7):84-85.

[3] 赵万富,张连胜,苏丽.48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11):6806-6807.

[4] 葛林.从血液常规分析看贫血[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909-1911.

[5] 郭宏翠.488例成人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2(8):55.

[6] 申家辉,王凡平.血液常规体检异常结果分析与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46-48.

[7] 杜军.1962例健康成人体检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09,7(16):122-123.

[8] 陈雪华.40例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101.

[9] 龚道蓉.64例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2,9(22):376-377.

[10] 马永梅.40份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J].北方药学,2011,8(4):91-92.

[11] 宓庆梅,仲人前.血液常规检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 2006,14(z1):174-175.

[12] 杨波.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 11(2):306.

[13] 刘敏.血液标本采集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医学, 2013,19(10):52-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109

江西 343000 吉安市中心血站 (李海林)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检验科(刘国忠)

猜你喜欢

凝块合格标本
杜洛克公猪精液中微凝块对保存效果的影响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radioactivity 放射的用途
超声“钻头” 可打破血液凝块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