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在头颈部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消除对比剂伪影影响的观察

2014-08-05李燕奎李絮绿周泽清陈明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流率头颈双源

李燕奎 李絮绿 周泽清 陈明东

李燕奎:女,本科,主管护师

头颈血管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双源CT 血管成像作为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的影像检查技术,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检出率高[1],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以往的检查中,按传统方法注射生理盐水,许多病例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内存留较多的对比剂,产生较严重的对比剂伪影而影响头颈部CT 动脉血管成像(CTA)的图像质量。我院提高生理盐水流率,以消除存留对比剂的伪影,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行双源CT头颈部CTA 患者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36~75 岁,平均62.70 岁。所有患者均碘过敏试验阴性。将患者按时间顺序等分为对照组、试验1 组和试验2 组,3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物:德国西门子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扫描系统;双筒高压注射器(Nemoto Dual Shot GX),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20 G;非离子型对比剂(370 mgI/ml);生理盐水。

1.2.1 操作步骤 (1)检查前向患者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选取右肘正中静脉并留置静脉留置针。(3)安排患者上CT 检查床,取自然仰卧位摆好检查体位,肩部尽量下垂,固定头颅,嘱患者CT 数据采集时头颅及身体保持不动,以免影响CT 后处理时数字减影。(4)注射参数。3组碘对比剂均为50 ml,注射流率5.0 ml/s,生理盐水注射量均为50 ml。注射流率:对照组为5.0 ml/s,试验1 组为5.5 ml/s,试验2 组为6.0 ml/s。

1.2.2 扫描方法 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下缘至颅顶,扫描方向由足往头采集。扫描定位像后进行减影扫描模式,使用对比剂追踪触发技术,触发点为主动脉弓水平面,延时6 s 跟踪,触发阈值100 Hu,采集时间5~6 s。

1.3 评价指标

1.3.1 图像质量 由2 名副高职称以上医、技师以双盲法进行评价,将标准分3 级评价:Ⅰ级无强化或略有强化;Ⅱ级有强化但不伴有硬束伪影或略有硬束伪影但不影响动脉起始段显示;Ⅲ级显著强化并有硬束伪影,明显影响颈动脉起始段显示。Ⅰ、Ⅱ级为无对比剂存留,Ⅲ级有对比剂存留。

1.3.2 不良反应 本研究只监测与注射流率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痛感、药物渗出、全身热感。比较3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多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3 组患者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及头臂静脉的对比剂存留情况(表1)

表1 3 组患者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内对比剂存留情况比较(例)

2.2 3 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表2)

表2 3 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 论

头颈CTA 是一种无创伤性血管检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利用螺旋CT 在受检查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进行连续原始数据的三维采集,而后运用计算机后处理技术重建出靶血管的立体三维影像[2],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影响头颈CTA 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对比剂剂量及流率的合理匹配、开始扫描时间均为关键因素[3-5]。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病例的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内存留对比剂较多,产生放射状伪影,影响颈总动脉、椎动脉起始段的显示,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使用较少的对比剂并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可更好地解决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的影响[6]。有学者提出了优化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原则[7-8],其中注射流率和注射剂量的选择是关键,却较少涉及生理盐水的注射速度。本研究在对比剂注射流率相同情况下,采用3 种不同的流率注射生理盐水冲管,试验2 组扫描时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内对比剂存留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试验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剂存留在静脉内浓度过高是由于冲管不彻底,通过提高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可以维持静脉腔内压力,保证团注效果;还可以提高注射侧静脉内注射压力,促进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和头臂静脉内的对比剂更快进入心脏再循环,达到稀释静脉内对比剂浓度的效果。由于生理盐水是等渗液体,较碘对比剂粘度低,对血管刺激性小,不会增加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感、液体渗漏及全身热感的发生。3 组患者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结果表明,头颈CTA 注射方案采用生理盐水注射流率为6.0 ml/s 安全、简便,对消除注射侧锁骨下静脉及头臂静脉内存留的高浓度对比剂所导致的放射状伪影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1] 郭元星,欧陕兴.双源CT 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2):173-175.

[2] 蔡 武,龚建平,朱江涛,等.CT 灌注成像联合CT 血管成像时头颈部CT 血管成像扫描延长时间的初步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2):316-320.

[3] 王智清,张 凌,陈耀康,等.双源CT 头颈部CTA 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对比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5):812-815.

[4] 何新华,胡永胜,王自勇,等.双源CT 头颈联合双能量动脉成像肺动脉干监测优化方案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12):1126-1131.

[5] 尤志军,景建梅,石明国,等.多层CT 血管成像中影响强化效应的因素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396-398.

[6] 王晓娟,吴诏周,赖寿伟,等.128 层螺旋CT 头颈CTA 扫描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3):96-97.

[7] 王 莉,黄葵红,刘理慧,等.双源CT 头颈动脉联合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2):1900-1902.

[8] 白呼和巴拉,白力嘎,王亚梅,等.256 排螺旋CT 冠脉CTA 与头颈CTA 患者的心理护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6):721-722.

猜你喜欢

流率头颈双源
CDN 缓存空间调整优化方法
带交换和跳跃的一维双向自驱动系统的仿真研究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第二法向应力差与气辅共挤出胀大的关系
多束光在皮肤组织中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关于《头颈肿瘤防治专栏》的征稿通知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
小儿头颈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