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

2014-08-05卢美玲张咏梅陈幸幸何金艳苟晓梅梁小香邓冬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治疗师造口品管圈

卢美玲 刘 艾 张咏梅 陈幸幸 何金艳 苟晓梅 梁小香 邓冬雪 李 纳

卢美玲:女,研究生在读,护师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 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我科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为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00例,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45例造口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0.04 ±3.15)岁。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55例造口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17 ±2.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对造口患者进行管理,试验组应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对造口患者进行管理,具体如下:

1.2.1 组织品管圈 品管圈小组由1 名圈长、1 名辅导员、6名圈员组成。小组成员均为胃肠外科的护士,圈长为国际造口治疗师,辅导员为护士长。圈名为“玫瑰圈”,并设有圈徽为“双手托起的玫瑰”,玫瑰花象征着患者的造口,玫瑰圈意为“造口圈”。

1.2.2 主题选定 在日常造口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圈员们提出4~8 个造口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运用“评价法”分别对各个问题的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及圈能力进行评分,最终确定以“如何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作为活动主题,活动时间为2012年8月~2013年8月。

1.2.3 拟定活动计划 品管圈活动时间共12 个月,第1 个月:主题选定与拟定计划;第2~3 个月:现状把握与设定目标;第4 个月:分析原因与制定对策;第5~11 个月:实施对策;第12 个月:效果确认。

1.2.4 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 制作改善前造口护理工作流程图和总结2011年5月~2012年5月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调查报告,分析出导致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缺陷的原因。

1.2.4.1 制作改善前造口护理工作流程图,见图1。按流程图分析45例自我护理缺陷造口患者是哪一护理环节中发生了缺陷及其原因,以便了解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低的原因。

图1 改善前造口患者护理工作流程图

1.2.4.2 分析总结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调查报告,回顾2011年5月~2012年5月45例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制作查检表,结果发现我科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低。品管圈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发挥集体智慧,分析原因主要有:(1)造口患者的护理由管床护士提供,无专人负责。(2)护士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不够。(3)护理人员本身对造口知识欠缺。

1.2.5 目标设定 经QCC 小组讨论,将上述3 个主要缺陷原因作为此次品管圈活动改善的主要内容,根据我科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圈员能力,预期活动后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所提高。

1.2.6 制定与实施对策 QCC 小组成员针对要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防范对策,然后各自通过打分评价对策的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根据打分结果采取措施。

1.2.7 造口治疗师单独排班,专门负责造口患者的护理及宣教 造口治疗师单独排班,统一专人为造口患者进行造口护理并宣教,对患者进行统一管理,不断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2.7.1 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制作造口患者健康宣教手册;定期开展造口患者健康讲座并对出院造口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每月由造口治疗师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确保实施的有效性。

1.2.7.2 加强科室内护士造口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学习,定期安排科室内护理人员外出学习交流造口相关知识,护士长每月对造口治疗师及科内护士的造口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保证护理人员对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提高。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缺陷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造口患者自我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造口患者自我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2.2 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圈员运用QCC 能力、责任心、积极性、创新性、思维拓展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素质修养等均得到提高,详见图2。

图2 无形成果雷达图

3 标准化

QCC 小组将QCC 活动中总结的可取方法、成功之处编织成了造口患者爱心手册,并开设玫瑰讲堂,定期举办造口患者联谊会;探讨了今后应改进的方面:进一步完善造口患者护理流程,制定出标准的造口患者护理工作临床路径,并向更大范围内推广经验和方法。

4 讨 论

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于20 世纪90年代被引入医院质量控制领域[2],我院于2010年引进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造口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特殊方式,在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改变了患者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造成患者自我形象紊乱,同时给其生理、心理、精神、社会交往造成了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而且术后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使患者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因此帮助造口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增强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信心,提高其生存质量已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新挑战[4-5]。因此我科将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做为质量改进的主题之一,探索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1 激发潜能,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传统的观念都是采用“恶性管理”,把员工当机器看待,使员工完全没有成就感可言;而品管圈活动采用“至善管理”,尊重人性,鼓励员工多动脑,开发每个人身上巨大的潜能,圈员对导致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策的拟定与实施均全程参与,按照自己制订的方案达到预期目标,使他们有被尊重、被认可及实现自我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工作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4.2 改善体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行品管圈活动,圈员自发发掘问题,改善问题,必能强化体制。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由于大多数护士对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为了使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达到预期目标,护士自觉反复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拟定相应的对策,在改善了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进步。

[1] 乔丽曼,周 璇,苏素红.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3):2025-2027.

[2] 沈崇德.以精细化管理之手 塑造中医院品质之形[J].中医院管理,2009,29(12):67-69.

[3] 计 琴.早期护理干预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76-77.

[4] 胡伟青.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J].海军医学杂志,2009,30(4):357-359.

[5] 钱小洁,吴 量,张雅悠.自理理论在造口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A):359-360.

猜你喜欢

治疗师造口品管圈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