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中感官的协同研究

2014-08-02余婷

艺术评鉴 2014年12期
关键词:感官钢琴协同

余婷

摘要:钢琴演奏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感决定着弹奏的品质,也代表着一个钢琴家的弹奏水平。如果将钢琴的演奏比作一个整体的系统,那么人身体的各个感官就是一个个不同的子系统,需要相互分工合作,共同支撑构成一首优美动人的曲子。本文意在从了解感官协同对于钢琴演奏的重要性,寻找培养身体感官协同能力的方法,完善钢琴教育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钢琴 感官 协同

据有关心理学研究表示:“参与收集信息的感官越多,信息就越丰富,所学的知识也就越扎实。”从对于钢琴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钢琴的弹奏是一种集听觉、触觉、视觉为一体的多个组织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综合性的音乐艺术。所以培养好的感官协同感对于钢琴的学习爱好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弹奏者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加之不断的练习和协调各感官的联系,让音符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身体的脑、眼、耳、手等感官中,并记忆下来,才算是对弹奏这一过程有准确的把握。

一、感官协同感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一)视觉、听觉、触觉的配合

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需要用到人体太多的组成部分,如要用“眼”看琴谱,用“手”按琴键,用“耳”听旋律,用“脚”踩踏板……在一首钢琴曲的演绎中,对于这些器官的反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器官的配合还需要一个人体的总控制中心——“大脑”来指挥。从生物医学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人的大脑分为两个部分,即左右脑。左脑一般掌管着语言和逻辑思维等比较理性的思考,而右脑则偏向一些艺术类如美术、音乐等为主的感性化的艺术信息的处理。在钢琴的弹奏中拥有颇为复杂的身体活动,如手指的跳动、眼神的移动及肩臂手腕各个关节的配合动作,大脑须对其做出一连串复杂的神经反射才能指挥身体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动作。而这些反应也会促使右脑对音乐本身的印象不断加深,在弹奏中会出现眼睛所看到的音符就能自觉的转化成手指所落下的琴键方向,耳朵所听到的旋律变作白纸上跳动的音符等等这种情形,使人脑不断的适应这样的记忆过程,完成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那么弹奏音乐就会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演绎一首好的曲子也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反之,则会因为各感官的不协调,造成中断、错弹、无节奏感等情形。

(二)感情基调的建立和记忆

感官的协调还有助于我们建立弹奏时的情感表达及熟记歌曲的旋律。科学研究发现,人调动各个器官共同感受的一件事物会比单个器官各自感受时的印象要更深,人单凭听觉能记住事物的百分之十五的内容,通过视觉能获得百分之二十五的记忆,如将二者感官结合起来,则能记住事物几乎三分二的内容,再加上触觉的感官记忆的曲线则还会向上增长,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机能大于部分机能之和。这对钢琴的学习来说也是一样的。而身体合理有序的配合则为我们在演奏钢琴曲时融入情感的表达有莫大的联系。人不是机器,不能只是按照指令来行动,更何况每一首钢琴曲都是钢琴家们表达情感,抒发意见的一种艺术方式,融入了较多的精神文化内涵在其中,则更加不能只是机械的重复动作就可以表达出其中的寓意。所以需要各感官的协调,由视觉带动触觉,触觉带动听觉,全方位的调动起来,身体的各个器官随着音乐自然摆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钢琴家们在演奏时动作或慷慨激昂或优雅沉静,与整个音乐融为一体。想要演绎出完美的歌曲,首先就得熟练的掌握各感官的配合,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才能弹奏出流畅而富有情感的作品。

二、培养身体感官的协同的能力

(一)内外在听觉能力的训练

听觉作为钢琴感受中最重要的感官之一,是钢琴艺术的主要的欣赏形式。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和认知及理解一开始都是通过听觉来完成的,听觉是包含内外音的一种艺术吸收体,它能感受到曲子的音色、音高、旋律、节奏等等组成部分。听觉的形式又分为内外在音,外在音即通过听觉器官所感知到的生理上的声音,即声音由耳廓进入,撞压外耳道,传入中耳的蜗窗,到达内耳,再由听觉神经将声音信息传递给大脑,形成我们所感知到的音乐。

通过对外在音的反复练习,我们可以提高对钢琴曲的鉴赏能力,正确的把握住音乐的音准、音色等关键点,找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在钢琴的演奏中,不同的触键会发出大相径庭的音色,而这些音色会间接的影响到人听曲的心情,形成或明朗或忧伤或暗淡或平和的情感。内在音则是人内部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是我们以往所听到的声音记录和现在所听到的音乐的结合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有助于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及音准、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把握。而内在音的练习却是在外在音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需要对音乐有一定的积累才能在心中自觉的形成内在的音乐。达尔克罗兹曾说过:“一切音乐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模仿和数学运算的训练上”,这就表明了听觉训练在学习音乐的重要价值。而听觉的协调也只是感官协同中的一个小的分支,需要与其他器官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音乐该有的水平。

(二)视觉练习——看与想

视觉感官是人体接受外界信息的一个主要路径,虽然音乐是以听觉为主的艺术,但是也离不开视觉感官的参与。在钢琴的弹奏中,需要用“眼”来看琴谱,观察和纠正自己的手型,形成一定的视觉信息传递给大脑。琴谱则是钢琴师们用来记录曲子的音符、时值、节拍、表现力符号等基本音乐要素的载体,是琴师们感情与理性科学交融的产物,指挥着手指在琴键上的跳动。视觉感官将这些音乐符号传递给演奏者,从中得到的信息越多,他所能表现出的音乐就更加丰富和绚烂。对视觉的练习,实际就是对接受乐谱信息快慢的练习,我们都知道,在弹奏歌曲时,需要看着琴谱的音符,落下相应的手指位置,形成视觉与触觉的同步,但是我们对视觉的训练却不仅仅之于此,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视觉传递给我们的琴谱中的音符能印在脑海中,即当我们看到琴谱时,不仅能接受一个音符的信息,而是有一连串的音符的印象,这样的演奏才不会有中断、无节奏的情形。

(三)触觉中五指与手腕的配合

触觉感官是钢琴演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支撑整个弹奏的有力载体。演奏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手指与手腕、手腕与手臂、手臂与肩部,上肢与下肢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钢琴中的音色音准等方面都与手指传达的力度与位置有重要的联系,所以在学习钢琴的开始阶段,除基本乐理知识的讲解,对钢琴学习者的身体协调有比较严苛的要求,如手型要有手握鸡蛋的感觉,指尖与琴键要保持垂直感,手腕处要放松自然下垂,背部要直立,这些都是为以后在钢琴的弹奏中拥有良好的触觉感官而做的准备。钢琴是用手来弹奏的乐器,且拥有多个黑白键位,针对每个手指活动能力的不同都有明确的分工,如大拇指有力,适合一些重音的突出和转弯,中指较长位置居中,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而对五指的训练又离不来腕关节的支撑,它是为五指向手臂借助力量的一个连接处,将手臂的力量传递给五指。手指力量的强弱又关系到音色的变化。人正是通过对听觉的音乐接受再到视觉信息的输入,触觉最后将这些音乐信息整合完毕后在琴键中弹奏出均匀、协调、统一的声音。

三、结语

钢琴演奏是依靠人体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相协调才能完成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磨合、形成身体的自然条件反射,达到感官间的相互协同合作才能达到整体大于部分总和的目的,演奏出富有情感的好音乐。

参考文献:

[1]袁媛.钢琴演奏教学中听觉、触觉、视觉的协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王君.让学生的指尖“唱响”动听的旋律——钢琴演奏教学中各感官系统的协调性研究[J].音乐创作,2013,(01).

[3]高秀梅.音乐欣赏中的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J].职教通讯,2013,(35).

猜你喜欢

感官钢琴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感官训练纸模
纸钢琴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