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表演专业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2014-08-02刘芬芳

艺术评鉴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教学研究

刘芬芳

摘要:歌剧表演作为音乐教育的综合学科,除了掌握音乐专业技能知识外,艺术精神如何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浪潮,对歌剧表演艺术发展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其核心是人文精神的灵魂表现。歌剧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歌剧表演专业学生要了解世界艺术的灿烂,体验高雅艺术精粹,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陶冶艺术精神,因此,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完善健全人格,对歌剧表演艺术的长期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歌剧表演 人文精神 教学研究

培养人文精神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培养的提升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精神收获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为身心素质的内在之物。起源于欧洲宗教的歌剧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作为哲学与神学润浸的人文主义思潮,深深影响了经典歌剧的艺术精髓。歌剧艺术表达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具有深厚人文文化功底和人文主义情怀感悟去感受和把握它。歌剧表演专业学生除了掌握声乐、表演、戏剧等专业知识外,长远发展更重要的是掌握歌剧艺术价值,歌剧的艺术精髓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情感和意志等,这就是艺术的人文精神。一切艺术的最终关怀一定是人的立场出发,始终体现和维护人的人文价值,体现人文精神。

一、加强歌剧表演专业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艺术文化品格的重要平台

歌剧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培养体系,不仅仅是在技术教育、学历教育,更多人文主义教育和技术科学教育的综合表现。在我国古代的“六艺”中礼、乐、书这种音乐艺术教育就是属人文教育的范畴,而歌剧发源于为反抗中世纪黑暗而诞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浪潮,尤其是作为一种教育文化现象独立的研究却是近代的事情。学生要真正的理解经典歌剧作品、品味高雅艺术丰厚的内涵,通过提升学生的艺术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内在表现,由内及外,进而丰富个人外在艺术展示。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升华理性、情感、意志等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过程,就是独立的艺术思考。通过人文知识学习、人文活动培养,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人文精神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在独立艺术思考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进而启发学生去思、去想,去尚美,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格艺术人才。

(二)人文精神教育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有人把艺术教育形容为是用一棵树去摇晃另一棵树,是用一片云去推进另一片云,是用一颗心去撞击另一颗心,这种描绘用来形容音乐教育更为贴切。传统的音乐教育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人文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成了表演的机器,考试的机器,大学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重学业轻素养”和“唯绩”是举等现象,功利主义思想严重,使得教学中越来愈重视工具性,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冷漠和忽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知识技能得到增长和提高的同时,按照《纲要》的目标要求,深化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得到有效的提升,借助歌剧高雅音乐的平台培养出更多具有人文情怀、艺术品格的学生。

(三)人文精神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以信息时代、商业价值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社会竞争激烈,社会责任意识缺乏,急功近利,“快餐文化”盛行,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滑坡在大学生的心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很多歌剧表演专业学生的在艺术上急于求成,沉不下心,坐不住冷板凳,文化精神越来越淡漠,缺乏自省之心,自制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这就更需要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来洗礼学生的灵魂,让他们感受艺术的品质之声,寻找文化之根,体会人文的家园。罗恩菲德(ViktorLowenfeld)认为:“在艺术的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其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成。”歌剧表演教育作为综合性艺术学科应该具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审美情趣的重任。使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艺术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歌剧表演专业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

歌剧作品的主题有哲理、言志、田园、叙事等戏剧表现,这些百年传诵的名剧佳作描写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描写浓烈的爱情、亲情、友情,表现社会和人生的哲理,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传承性、哲理性。歌剧作品语言风骨刚劲,表达的意境清新,情感朴实真挚,戏剧语言富有哲理,演唱宣叙调、咏叹调等调式韵律和谐优美,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比如上海歌剧院2014年最新原创歌剧《燕子之歌》,大段的女主人公的咏叹调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二重唱可听性极强,时而宣叙,时而咏叹,轻松活泼,风趣逗乐,用声圆润,激情似火,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小燕先生的德艺双馨的情怀操守,对于中国歌剧艺术呕心沥血和大力扶植新人所付出的心血与执着感动。歌剧中周先生大段的咏叹调把内心始终持受对故土的眷恋,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声乐事业无悔执着的追求,默默奉献的大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精神丰富性的追求是音乐教育的基本追求,也是人文精神培养的的基本目标。在这个意义上,经典歌剧是一朵艺术奇葩,能让人们在歌剧审美鉴赏的过程中获得理性的启迪。人文精神培养是欣赏歌剧作品,在欣赏中感悟生活,在欣赏中陶冶情操,在欣赏中美化心灵,在欣赏中开创未来。这是歌剧表演专业最大的特点,也是人文精神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三、歌剧表演专业人文精神培养的实施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育要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终极目标。歌剧表演专业的人文性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艺术人格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等美好的品质,并不断追求精神上的完美。

(一)了解时代背景知识中感悟人文情怀

经典歌剧是世界文化的精粹,创作的年代离学生比较久远,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表达方式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交代和让学生详细了解写作背景对于理解歌剧是大有裨益的。了解了歌剧创作背景再来学习歌剧表演,就会使学生能读懂音乐家,很容易走近歌剧的意境,真真切切感受歌剧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歌剧表演专业的学生首先要了解音乐家本人,包括作者姓名、国籍、年代、身世、人生经历、著名的作品、思想特点、艺术风格等,还要掌握创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一般包括当时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及相关事件等。在歌剧表演教学时,先了解这些创作背景,使学生受到音乐家、作品人物的思想行为、人格魅力、精神等品质的感染,想象歌剧描述的情境,体会歌剧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在意境鉴赏中培植人文精神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歌剧创作是音乐家的情感表现,是音乐家情绪和情感的抒发,要将学生歌剧的意境,教师要以浓烈的真挚情感去感染学生,把学生引导音乐家创作的情境中,与音乐家情脉相通,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体会到音乐家的真实情感,并产生共鸣,使心灵得到美的享受,受到启迪和教育。

(三)在教学评价激励中培养人文精神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和评价的主体,歌剧表演专业的教学评价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信心为目标。歌剧表演教学作为弘扬经典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的有效载体,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为学生的终身艺术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们从不同的人文知识范畴中获得对音乐的深层次的理解,增加和巩固学生广泛的知识各种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融入人类学、传播学、文化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的内容。改变传统高校音乐教学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歌剧展现着世界艺术文化的精髓,它作为世界的文化瑰宝和艺术精粹,影响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歌剧绮丽的精神世界,文化的殿堂,努力在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感受人文精神的审美魅力,让学生领略歌剧厚重的文化之美,感受歌剧丰富的人文精神,沐浴音乐灵魂的芬芳,让学生的艺术人文充满亮色。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教学研究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基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的新思考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