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

2014-08-02林珠萍章淑莲

艺术评鉴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全曲月儿琵琶

林珠萍 章淑莲

《月儿高》是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在琵琶音乐中素有“武有‘十面(《十面埋伏》),文有‘月儿(《月儿高》)”一说。在以“月”为题的中国传统乐曲中,《月儿高》以其高雅的情趣,隽永的意境,清丽的旋律,严谨的结构,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月儿高》最早为套曲形式,载于清嘉庆年间荣斋所编的《弦索备考》(1814年)中,是用胡琴、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的合奏谱。谱后有注曰:“相传唐明皇游月宫闻记之音。”真实作者现已无从稽考。现在流行的谱本源自华秋萍《琵琶谱》(1818),谱中标有12个写景性的小标题。1927年经柳尧章发掘,方为世人所知。解放后彭修文还将此曲改编为民族器乐合奏曲,保存了原曲的结构、旋律和风格,并增添了箫、二胡等抒情性乐器,使得音色更为柔和恬美,音响更为饱满,乐曲更加细腻优美。舞剧《丝路花雨》的音乐也以其作为重要素材。

“月”之母题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也正是中国人审美心理中崇尚阴柔、和谐、宁静、婉约、隐逸的具体表现。在传统器乐曲中,描写月亮题材的作品主要有:古琴曲《关山月》、《箕山秋月》、《溪山秋月》,琵琶曲《月儿高》、《浔阳夜月》,二胡曲《汉宫秋月》、《月夜》、《二泉映月》,笛子曲《秋湖月夜》,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花好月圆》,广东音乐《平湖秋月》、《三潭映月》、《七星伴月》……月下既有美好的向往,也有幽怨的哀叹,月光下寄寓着宫女的哀怨,游子的乡情,百姓的凄苦,文人的忧思,亲人的期盼……中国人的尚悲、偏爱阴柔审美心理特质,使得中国文人总是祈求在残酷的现实之外寻找一个理想的心灵栖息家园。于是,美好、圣洁、朦胧、遥远、可望不可及的月亮成了人们的心灵诉求和精神寄托对象。

琵琶曲《月儿高》是一首可以与《春江花月夜》媲美,却又有自己独特魅力的优秀乐曲,它所表现的是深阔、空灵之境。中国传统文化“月神”之意象和婉约柔美的审美特征,在《月儿高》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乐曲描绘了月亮从海上升起到西山沉没的各种景致和意韵,既有现实世界的精致刻画,又有梦幻世界的绮丽想象。全曲华丽典雅,极具舞蹈性,有唐代歌舞大曲的韵味。

全曲共有十二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起”部包括“海岛冰轮”、“江楼望月”、“海峤踌躇”三段;“承”部包括“银蟾吐彩”、“风露满天”、“素娥旖旎”三段;“转”部包括“皓魄当空”、“琼楼一片”、“银河横渡”三段;“合”部包括“玉宇千层”、“蟾光炯炯” 、“玉兔西沉”三段。全曲为有标题的多段体结构,有点类似于唐代歌舞大曲的体制。

第一段“海岛冰轮”是散板的引序,琵琶以右手轮指的技法从慢到快,由弱到强,宽广的旋律层层递升,犹如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把人们带到一种朦胧变幻的意境中去,为主题音乐的出现做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段“江楼望月”是乐曲的主题音乐,那优美柔和的音色和抑扬顿挫的曲调,渲染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宁静夜景,令人神思恍惚,教人思绪万千,如歌的旋律为全曲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第三段“海峤踌躇”是主题的变奏,写月亮升出海面之后在远山的背后缓缓上升,形成若隐若现、徘徊不前的景象。音乐的旋律以“3”为中心,在这个音符上作较长时间的微微起伏升降,造成一种来回摆动徘徊之感。后半段中,琵琶的突然急奏,激情奔涌,写月亮终于从山峰背后的空间升腾而出,冉冉地上升。

第四段“银蟾吐彩”,将曲首散板引序作了结构变动与扩充。利用琵琶急奏所造成的繁富华丽的音色,描绘月亮升高之后在彩云的映衬下更为光彩照人,神秘莫测。

第五段“风露满天”,乐曲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强的力度奏出疏密相间、富有动力的旋律,并进行了速度的变化处理,造成一种风云变幻的效果,渲染了万籁俱寂的深宫夜空中风露满天,银辉洒地,充满了神秘、潇洒的气氛。

第六段“素娥旖旎”,刻画了娇媚多姿的宫女舞蹈形象。那快速而连贯的旋律写出了月光下衣袂飘飘的舞者舞袖翻滚、飞步环绕的热烈舞蹈场景。富有弹性的节奏,优美轻盈的旋律,颇具古典舞蹈韵味。

第七段“皓魄当空”,具有传统歌舞音乐的特点,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运用鱼咬尾的手法连接乐句,加之演奏上多采用弹挑和半轮的技法,加强了音乐的跳动感和推动力,使乐曲紧密衔接,层层推进,活泼跳动,似舞女在皓月下的快速旋转,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给人以无限的浪漫遐想。

第八段“琼楼一片”,音符的重叠使用和反复出现,形象地表现了月光下琼台楼阁连绵不断、层层相叠的情景。闻听此音,犹如到了蓬莱仙境,观赏海市蜃楼,教人流连忘返,不知天上人间,今夕何夕。

第九段“银河横渡”,优美的音乐将人带入浩瀚的太空,仿佛架起银河上的天桥,象征着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神话,给人以无限的浪漫幻想。

第十段“玉宇千层”,是一个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段落,运用“扣轮”、“扫轮”、“长轮”等技法奏出幽雅古朴的旋律,将人们的思绪带到了月宫仙境,寂寞的嫦娥舞袖翩跹踏歌来,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深邃的意境。

第十一段“蟾光炯炯”,舒展而宽广的旋律逐步向高音区延伸,犹如万里夜空,云海苍茫,明月穿行于云层之中,蔚为壮观。中秋之月银蟾光满,如天上的慧光投向人间,充满着生机和灵气。

第十二段“玉兔西沉”,重现第一段引序的意境,造成乐曲前后呼应。接着速度多变的音型重复,富有戏剧性对比。最后全曲的终止乐句又回到了起句,渐渐寂静无声。仿佛一个轮回,从月升到月落,周而复始,永不止息。音乐告诉我们,世事变幻无常,而大自然是永恒的。

《月儿高》继承了我国传统琵琶曲创作与演奏手法之精华,全曲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清丽淡雅的旋律,情景交融的意境,古朴典雅的格调,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瑰宝。

“月”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艺术精神和审美境界中更是独具特色,与西方“日神精神”、“酒神精神”迥然不同,我们姑且把它命名为“月神精神”。月亮有光,但不明亮;能分辨物体,但不清晰;皎洁迷蒙的月色能使人陶醉,但不令人发狂。比较起来,西方的“日神精神”偏向于科学,而“酒神精神”又偏向于宗教,只有中国的“月神精神”才是艺术的、审美的。“月神精神”在艺术审美上的表现是中庸、含蓄、内敛、博大、空灵、深邃。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河床上自由流淌的涓涓细流,一曲《月儿高》只是汇聚其中的一滴清泉。纵观中国传统音乐中以“月”为母题的作品,可谓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月儿高》演绎的是月的娇媚,月的婉约,月的空灵,月的悠远,人与月亮若即若离的距离之美,神秘之美;《春江花月夜》描绘的是春风和煦、江天一色、花好月圆、夜阑人静、渔歌唱晚的美好画面和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汉宫秋月》表现的是“秋月照深宫,宫女哀凄楚”凄惨景象;《二泉映月》倾吐的是一个历经坎坷、饱尝人间辛酸的盲艺人的人生感概;《彩云追月》刻画的是“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般的佳境……

中国传统艺术是“以形传神”,含蓄典雅的《月儿高》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表现月亮之美寄托美好向往的“传神”手法,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月儿高》是中国式的浪漫主义音乐,在琵琶独奏的形式中表达人们的心灵诉求和理想追求。它的神来之笔就在于写月亮之“高”,“高”的引申意义便是“深”、“远”,可见,《月儿高》立意之高远,意境之深邃。

参考文献:

[1]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2]施咏.中国民族器乐经典名曲50首详解[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昆丽.试论《月儿高》的艺术魅力[J].人民音乐,1995,(06).

[4]朱家骏,夏多玲.从《月儿高》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寄月情思”[J].名作欣赏,2012,(06).

[5]韩万斋.中国音乐名作快读[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全曲月儿琵琶
月儿船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正月十五月儿明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月儿
格兰杰钢琴独奏《达荷美黑人步态舞》的创作特点
窈窕淑女琵琶妹
我的“反弹琵琶”
琵琶绝
邻居家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