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顿《第101(时钟)交响曲》第二乐章结构分析

2014-07-31文/李

音乐生活 2014年8期
关键词:尾声曲式乐段

文/李 虻

海顿的《第101(时钟)交响曲》1794年写于伦敦,是其后期创作的代表其交响曲最高成就的12部“伦敦交响曲”中的一首,因其第二乐章“时钟主题”的伴奏声部具有时钟摆动般的嘀哒声响而得名。该乐章主题旋律热烈洒脱、谐谑幽默,节奏活泼明快、富有活力,时钟主题以简练精致的复调性处理手法在各个声部交替陈述,犹如悦耳动听的天籁之音。

一、曲式分析

第一部分A乐段呈示了时钟主题。第1小节大管和弦乐拨奏模仿了时钟的嘀哒声,这个嘀哒声贯穿全曲;第2小节小提琴奏出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的性格鲜明的优美旋律,特色的节奏变化与铺垫的嘀哒声交相对比,烘托主题。

B乐段是一个动机化的过渡段。前乐句强化连续的附点节奏音型,强弱对比变化频繁;后乐句由小提琴在双簧管持续的衬托下,四音动机模进上行,引出A乐段的简单再现。A乐段再现时,后乐句为前乐句的上行模进,音乐推高至下属音后辗转下行。

中部C乐段突然转入同主音小调(g小调),乐队全奏的新主题隐隐呈现出时钟主题的影子,前乐句延续着B乐段的附点节奏,后乐句装饰性旋律以4∶1的对比节奏组成新的节奏型。

D乐段转入bB大调,前乐句八度上行大跳与分解和弦下行的五音动机以切分的形式凸显了强弱对比的力度变化,与平稳、舒展的时钟主题形成强烈的性格反差;后乐句53~55小节是50~52小节的上行二度模进,第56小节转入G大调的属准备,第一小提琴以短促的和弦与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交替向再现部过渡。

简单再现了第一部分后,音乐进入庞大的尾声。尾声由时钟主题的三次变奏组成。尾声Ⅰ好像假再现,以对置的手法转入bE大调,短暂地揭示主题性格之后,小提琴与长笛交相呼应,渐次转回主调。尾声Ⅱ转回主调,仍为主题的装饰性变奏,在六连音节奏衬托下,乐队以全奏、强奏配合小提琴与双簧管奏出时钟主题。尾声Ⅲ对时钟主题作六连音的装饰性变奏,中提琴自第144小节开始以六连音音型重复主音,在小提琴和大管平稳奏出的嘀哒声中结束。

二、三种曲式结构的辨析

本曲曲式结构众说纷纭。有“回旋曲式”一说(许勇三《西方交响音乐发展纲要》,171),有“复三段体”一说(杨民望《世界名曲赏析(德俄部分)》,51),也有“变奏形式”一说(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欣赏手册》,417)。若以分析图式表示各个部分,可将音乐主题及发展变化从音响体验和技法细节中抽象出来,展示的则是一个具有多元曲式意义的交响作品。

1.将本乐章划分为变奏曲式的主要依据是中部(34~62)两个乐段仍然有时钟主题变奏的影子,可视其为时钟主题的转调自由变奏。当将第一部分的B乐段视为连接性质的间插段时,总体结构符合了以时钟主题为变奏主题的变奏曲式特征。但无论是从听觉感悟上,还是从变奏手法上,中间的自由变奏均具有新主题陈述的特征。

2.将本乐章划分为回旋曲式的主要依据是时钟主题的反复出现,B乐段可视为第一插部,C、D乐段可共同视为第二插部,假再现的尾声Ⅰ可视为第三插部,形成类似于A B A C A D A的七部性回旋曲式结构。从音响上聆听,时钟主题在本乐章中先后九次出现,贯穿音乐始终,确实显示出回旋曲式的某些特征。但若认同C、D的新主题属性,则无论是1~33小节与34~62小节的对比程度,还是B乐段与C、D乐段之间的长度比例关系,均适合做复三部曲式的判别;结尾的三个片段虽然都从时钟主题开始展衍发展,也符合尾声的写作特征,划分为复三部曲式的尾声并无不可。

3.上例图示中,在二级曲式结构、三级曲式结构意义明晰的基础上,一级曲式结构的划分存在着总体三部性、局部变奏性的自然融合。作为总体的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为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中部为没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再现部基本是原样再现,各部分结构清晰;尾声又可分为Ⅰ、Ⅱ、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从主题句展衍而成。作为局部的变奏性,从再现部最后一次再现主题开始,至尾声中主题的三次变奏展衍,乐段规模的主题连续四次变化呈示(86~97,98~111,112~133,134~150),符合变奏曲式的结构特征。因此,本乐章界定为兼具变奏曲式特征的复三部曲式似乎更为合理。

猜你喜欢

尾声曲式乐段
鱼粉:秘鲁A季考察接近尾声,国内港口迎来B季集中到港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尾声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作品《黄水谣》曲式分析及情感处理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生命的尾声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