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反思”行动,促进专业成长
2014-07-25文/向毅
文/向毅
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力推动着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在学校教研中的地位更加凸现,作用也更加突出。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必定要选择一定的渠道来培育自己。实践证明,新的教研形式——教学反思,则是校本教研的好载体,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这种贴近教师教研实际的形式,很容易被老师接纳。
什么是反思?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与自省,在感悟中体会到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从而诞生新的教学思想,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实施新的教学行为,产生新的教学效果。“反思”能让教师获得很多资源。课改前,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像课改后提得这么响亮,不少教师早把自己定格为教书匠,缺少对专业化成长的理性思考,更谈不上行动了。然而素质教育呼吁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教师不走专业成长之路是不行的。这条路应是教学研究之路。教师要从教学研究入手,尤其是要在校本教研中进入角色,以教材为研究蓝本,以课堂为研究场所,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细致的探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积极地、主动地、有效地反思,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备教批辅撰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专业能力的目标。
如何建立教学反思行动?第一,教师要摆正“教学反思”在教研活动中的地位。教学研究活动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研方式,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二,教师要有“教学反思”的勇气。要把“反思”看做是提升自己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不能把“反思”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惩戒,要敢于把自己教学过程的不足呈现出来,建立自己的档案。有了这样的思考与行动,教学目标会更加明确,教学思路会更加清晰,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课堂教学就会从有效走向高效。教师的教学魅力就会更加凸显。教与学的关系就会处理得更加得体。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不足是每一名从教者在所难免的,要弥补这些不足,关键是取决于反思者的态度。积极接纳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是前提,认真剖析是关键,逐步向“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迈进。第三,建立反思交流平台。教研组是教师反思交流的平台。教师之间的反思交流要频繁、要深入,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过程设计才会更加贴近教学的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第四,“反思”要及时、有效。从时间上说,“反思”可分为及时反思和阶段反思。及时反思是对一节课、一个单元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要分、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就备课而言,针对同一课型的教学内容,在备课前要对前一课时的备课作反思,看对教材的处理合不合适、对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估计得高不高,对教法应用考虑得充不充分等。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许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教学目标过高、教学过程简单、习题过于复杂等等,课后就要认真反思,教学有其延续性,教过了不等于结束,最优的教学过程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后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环节、学生的变化,只用这样,才能使以后的课堂教学搞得更好。阶段反思可以是一周的、一个月的、一个学期的、一学年的反思。当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就要静下来思考,罗列出在自己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并及时处理,为以后的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储备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的是及时“反思”,每次课后,我会结合课堂教学的情况,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是不是与教师保持高度的一致,如果出现的偏差,我会及时纠正。
反思行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让自己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逐步蜕去教书匠的“皮”,长点教育家的“肉”。在反思过程中,要坚持写札记、评语、故事,不断地反思过去,预设未来,在反思中总结升华。如此循环操作,教师的教学技能一定有一个质的飞跃。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这样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只要养成反思的习惯,真正把自己的教学活动融入研究之中,就会收到意想不到惊喜,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提高,教学艺术在升华。
编辑 马燕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