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课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2014-07-25文/李海源
文/李海源
摘 要: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在强调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并且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灵活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任务驱动教学法
随着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多样化的教
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成为教师热议的话题。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
1.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针对教学目标有成效地展开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办公软件教学中讲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的使用时,首先选择制作精美的贺卡展示给学生欣赏,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这张贺卡的结构组成,揭示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等有关概念,从直观形象的认识到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容易把握。接着围绕贺卡的制作步骤,渗透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课堂任务的意识,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当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会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教材、资料等;有时通过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即可解决,有的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这样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变革传统的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一步步地学,课后一无所知的尴尬局面。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学生能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3.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学生既是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也是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样就把所学知识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便是“任务”的设计和编排,这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成功与否,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关键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需做到以下几点:
1.“任务”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任务”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每一节课的多重“任务”设计时,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操作性问题设计时,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注重它的可操作性,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这样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2.“任务”设计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易于把握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学习必要的实践知识,还需要从理论上有较深的研究。因此,有限的时间内学习较多内容,有时每堂课的重、难点有2~3个,这需要教师认真把握每个重、难点,逐步分散难点并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难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前后“任务”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以达到认识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的原则。
3.“任务”设计要注重方法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因此,“任务”设计时要体现思维方法,弄清思路,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更多的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教学重、难点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建平.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2).
[2]张建文.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07).
[3]马俊平.对目前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西北职教,2007(03).
[4]虞凤娟.“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福建电脑,2009(03).
编辑 张珍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