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4-07-25文/杨系明

新课程·中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问题教育

文/杨系明

摘 要: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核心。教育不应该是“去问题”的教育,而应该是有问题意识的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时代的要求。教育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谐的课堂环境、设置多层次的问题情景等都能影响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英语教学;问题;教育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我们的教育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学生学习的起点和核心是问题,学习的各要素的纽带是问题。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呢?本文就此谈自己的一些肤浅体会。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传统的教育是这样的: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是一种“去问题”的教育。对学生而言,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习是肤浅的学习、被动的学习,它缺少的是创新意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辉煌未来的民族。因此,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到我们的教育日程上来认识和对待,那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它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二、现实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有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长期发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受单一评价机制的限制,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特别关注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和训练,从而导致没有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去诱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就算有了提问,那也是教师只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好问题按步骤地提问,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

产生。

2.教学方法的影响

我们不能否认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这导致师生过分追求所学知识的效果。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诵单词、短语、句型,甚至课本。这样学生就被淹没在“题海战术”之中不能解脱,无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3.技能的因素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许多学生的口语水平不高,这就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实际的教学和观察,学生的上述问题是由以下方面造成的:(1)学生没有问题意识,不愿意提;(2)学生的“双基”不坚实,提不出有水平的问题;(3)学生缺乏提问题的技巧训练;(4)学生缺乏提问题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感。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针对所存在的现象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想保证

我们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机制,将“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起点和核心,为学生营造问题意识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学会提问题,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2.强化“双基”,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知识支撑点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何而来呢?它的存在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思维。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知识转化为探究科学问题的素养。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渴望。所以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

技能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包括提问技能在内的各种技能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应有之举。因此,在学习基础得到强化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技能训练,使其成为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坚实基础。

3.和谐环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着力点

良好的课堂是质疑的前提。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播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难以开口的心理障碍,他们情绪高涨,思想活跃,学习主动。问题意识就会产生,正如罗斯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任何戒备心理,不担心别人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如果學生在提问题时不必担心会被教师批评,被同学讥笑,能够无所顾忌地发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所谓“心理自由”,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没有太多的约束,才能比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大胆发问、经常的质疑必须重视并加以保护和鼓励。当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肤浅或不合逻辑时,教师应该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方面给予相应的帮助。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教师的预料或教师的知识范围时,教师也要随机应变,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巧妙、合理而准确的回答。

4.问题设置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是维持学生问题意识的动力点

问题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问之前要对学生的思维应答能力有一个合理的估计,提问必须切合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的实际,与他们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相适应。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了成功感,他们对问题意识才能持续下去。

注:课题——“课堂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训练研究”。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问题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