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城”中探寻“人性”之美
2014-07-25文/余凤玲
文/余凤玲
摘 要:沈从文曾讲过,好的作品至少有两方面的特质,一是给人以美,二是引人向善。人教版高中语文,仅节选了《边城》中的一小节,便折射出巨大的能量,讓人读来满口噙香。作者缓缓道来,把“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投射到翠翠与傩送二老的爱情、与祖父的亲情、与邻里的乡情上,淳朴的茶峒社会与纯净的酋水风物,构筑出一个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世界。“诗意”的人情与景致,让人的灵魂深处真切感知自然的温馨和人性的良善。
关键词:沈从文;牧歌式小说;人性美
《边城》是沈从文的牧歌式的小说,用清新、优美、干净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湘西风情。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充满人性美和神性爱的精神空间,超越世俗的心和眼,散发着圣洁的光芒。在他的“希腊小庙”中,生活着如翠翠一样再寻常不过的农家女子,她美丽、健康、朝气、生机盎然、自由和谐、朴素自然,她有着“边城的人生形式”。
一、翠翠与二老的爱情及其人性美
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像一枚雨中的粽叶,清澈、透明、纯净、美丽、善良、忠贞。就因为翠翠有这些自然的特质,故其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爱美,则更是真切感人。小说开头不久就描述,在黄昏,翠翠独自坐在溪边屋后的白塔下,看看山边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溪边生意人的说话声,心中有薄薄的凄凉。端午节了,翠翠遇到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那是当地船总的二儿子,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年轻、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其实,翠翠的心里是忧愁的,因为把握不住心里的爱憎,但是也是美丽的,忧愁总让人美丽。大老和二老都爱上了翠翠,在爱情的竞争中,他们也没有失去这种美的本性,一个走车路,一个走马路。后面二老又主动提出两个人一同走马路,同在夜间到悬崖上为翠翠唱情歌。这场景真实美丽动人,但后面的变数让人心疼,大老意外身亡,二老远走他乡,成为一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人。这一支关于“爱”的山歌,就这样在不确定的人生中如烟花般凄美着凋零。这是爱的“凄美”处,也是爱的“温暖”处,是人性的“凄美”处,也是人性的“温暖”处。
二、翠翠与外公的亲情及其人性美
《边城》里老船夫和孙女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平凡、简朴但温暖。船夫拉船,翠翠会在溪边的大缸里煨茶叶,等路过的人口渴了喝一碗茶。这些场景温暖、和谐。也是在这日常的点点滴滴及老船夫对女儿、外孙女的态度中体现出人性之美。老船夫是《边城》中最朴实无华的“善”的化身和代表。小说中描述,十五年前,老船夫的独生女,即是翠翠的母亲,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相爱,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子,老船夫“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自责服毒而死,“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来船夫又毫不犹豫地担负起抚养孙女的责任。翠翠与爷爷虽然清贫,但也很快活。老船夫为了能给翠翠找一个可以依托的人,心里总是有个结。他见大老对翠翠有意,便指出“马路”或“车路”求爱的途径,让大老正式向他提亲,但是翠翠心中有了二老,没答应。在明白了翠翠的心中恋着二老后,老船夫又劳碌奔波,受到船总的冷遇,由担心翠翠的自尊受到伤害,不讲实情,忍气吞声,以至于郁闷忧愁辞世。结局虽然凄凉,老船夫对翠翠的亲情是温暖的,这也许是世事的常态。
三、翠翠与邻居的乡情及其人性美
《边城》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边城人民的和睦相处,感受到这里的每一颗人间烟火都那么动人、温暖,连溪边的妓女也那么美丽、干净。可以看出,在表现边城人民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爱和人情美时,也集中体现了沈从文对质朴、自然的人性美的热烈追求。“祖父一到河街上,且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的一点敬意。”乡邻之间相处得是多么真诚融洽、懂得感恩。更让人温暖的是,老船夫死了,全茶峒城里外都十分关心,毕竟曾经还是坐过他的船摆渡到对岸,船总顺顺也派人找了一只空船,带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碧溪山撑去。还派人扛了一口袋米,一坛酒,一大腿肥肉,并跟翠翠说:“你不用发愁,一切有我!”似乎是翠翠的至亲一样。城中杨马兵也来了,摸摸老友的尸体,又忙着做些应做的事情。其他的人也都来帮忙,安葬了老船夫。杨马兵留在碧溪山承担起抚育孤雏的责任。翠翠在乡邻的热情帮助下,安静平和地生活着。“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正是这种邻里乡情,温暖了你我。如沈从文所说,在这块净土上,人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他们互助互爱,以一种优美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绎出一曲平凡而温暖的人性之歌。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05.
[2]赵园.沈从文名作欣赏[J].中国平和出版社,1999-03.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