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接受者”变为“探索者”
2014-07-25文/梁天海
文/梁天海
古人云:“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而思则从问开始。问是学习的动力,问是创新的源泉;问可以把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人,变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多思、多问是“探究式教学”的一大特征。这种以思为线索,以问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向“善思、会问、乐学”的方向发展。那么,如何把一个被动接受爱知识的人变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问促思,为学生营造一片蓝天
蔡元培认为:“学习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去帮助他。”以问促思,强调的就是让学生自学、自语、自得。要想让学生在自学时自悟、自得。教师首先要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学习结合起来,创造启发诱导的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问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自己创设的各种外部因素诱发学生的内部因素,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在质疑、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感受着成功,享受着学习的乐趣,这样课堂上学生就善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需要注意的是质疑中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并延缓对学生观点的评判。这样会为学生营造一片思维的空间。如,学生在自学时可以按教师教给的自学方法,通过自读—自做—自问—自议这样的步骤学习,依靠自己的劳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以问促思的方法,尊重了学生的人格,诱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相信了学生的潜能,鼓励了学生敢问、敢于挑战的热情。这样学生在质疑、探索、发现的过程中经历着由不知到知,感受着发现与成功,收获着体验与喜悦,享受着热情与乐趣。因而可以说这种“探究式”教学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单一地从教师传授中获得知识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片智慧的蓝天。
二、以问去引,为学生开拓一条自主之路
质疑设问是思维的开始。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既要讲究质量,又要富有启发性、创造性,还要有智力和创造力价值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问去引,在引导中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因此教师的质疑,就应放在难点处设问,矛盾处质疑,要在学生易混淆、易忽视之处设问。课堂上,有了这样的质疑就不再是平平淡淡,而是跌宕起伏。有了这样的质疑,学生也就有了思维的展开,矛盾的交锋,心灵的交流。如,在学生了解董存瑞是怎样炸暗堡的经过之后,我便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董存瑞选择“手托”炸药包会牺牲,他为什么还要选择牺牲,这样牺牲值得吗?这问题刚提出学生就像炸开的锅一样,说法云云。有的认为“手托”是唯一的办法,董存瑞若不牺牲自己,隆化城就不能解放;有的认为要解放隆化城不一定只有选择牺牲,为什么不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可炸掉暗堡,又可保全性命;有的认为董存瑞很傻,他没有必要选择牺牲。面对学生的种种说法,我的做法是必须引导学生保持好奇心,解除他们对错误的恐惧,鼓励他们敢说、敢答、敢探究,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建立民主平行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学习,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把讲授单一的知识变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把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引变为积极、主动、开拓、创新的人。这样学生脑海中就会闪烁出创造性的、智慧的火花。
三、以問去探,为学生探出成功的喜悦
授人以鱼,只供一时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依赖于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师在鼓励和指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可想,有问可提,有问可议,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式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化给主体地位的学生。以问去探就是强调让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创造的成功;而问必须讲究“火候”,及时捕捉“战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况下,设疑问难,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稍作点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当学生在“议”中得知董存瑞炸暗堡有几种方法时,为什么他选择的却是牺牲?这一问,便激起了学生的思维,是个可激励、拓展、启发、创造、想象的问题。于是我便抓住这一“火候”和“战机”,让学生联系当时当地的情况,再放一段攻打隆化城的电影镜头,然后组织学生探求董存瑞当时会怎么想?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在探求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董存瑞的“舍身”精神。这种崇高品质就会在学生丰富的想象中被传播、颂扬。学生通过探究,进行着创造性的思维,体验着成功后的喜悦。
总之,这种多想、多问的“探究式”教学,一改过去单一的传统方法,把接受知识的人改变为探求知识、获取成功的人。从而也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观、主体观、方法观。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