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014-07-25文/王远卿
文/王远卿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教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老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老师对课堂内容的讲解要更深入,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效率差的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现在初中的物理课堂实例,对物理课堂进行实践性的深入了解,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自然的奥秘,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物理知识,并且运用实践来加以证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还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充满热情,有学习的兴趣,乐于发现,爱动手,爱动脑,从实践中来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将教材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老师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主要是以讲知识为主,但是在课改的今天物理教学却不同了,物理是初中接触的一门自然科学的科目,学生对它有太多的新鲜感、好奇感,老师要抓住学生心理好奇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物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都是来源我们的生活,来源于自然,老师如何能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能把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在物理中体验生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会提升,并且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将理论付诸实践是智能重要的一环。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实践来进一步证明、完善。自然界存在许多奥秘,都需要人们去探索,只有在人们了解一个新的理论知识后将其运用到自然界中,才能探索出世界的奥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给学生讲解的是理论知识的来源,要想将这种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化就必须将其付诸实践,才能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知识框架,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例如,初中物理中有《二力平衡》一节,在讲完之后,学生对知识还是很茫然,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将理论知识用跑步这一简单的运动来解释、证明。如,在跑步时,匀速跑的时候才最省力;在滑冰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才不会滑倒。在课堂上,老师应充分利用实验事实,而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指导,掌握物理规律,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课后付诸实践证明之,加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发散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适时点拨,构建知识框架
初中生的思维不是很高,老师要对学生不断点拨,顺藤摸瓜,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如,在《浮力》的这一节中,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总结归纳就会得出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才能漂浮在水面上,受到了水的浮力,从而就能引出“浮力”这一概念,在学生对浮力和密度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船能在漂浮在大海生,为什么船翻倒了就会下沉,能用密度和浮力的这一知识解释吗?”这就引发学生一系列的联想,学生就会自己动手操作,研究,就会发现,船在水里受到的浮力,是它自身所排水的体积的重量,然而船翻倒时,船在水中的体积是自身的体积,密度也是自身的密度,此时浮力小于船的重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密度和浮力的了解更加深入,掌握得更加牢固。
在现在的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还是实践教学,它将物理与实际联系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滢.“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J].成才之路,2011(33).
[2]肖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研究[J].软件导刊,2011(07).
[3]康陆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J].新课程:教研,2011(06).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