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2014-07-25文/彭丽丽

新课程·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语文策略

文/彭丽丽

摘 要:作业设计的好坏关系着学生的综合发展。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诸多弊端。“控量提质”就成了作业设计的新标准。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教师可综合考虑作业的“含金量”来打破作业的常规模式,让作业“活”起来,让学生上作业。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反馈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如何有效地设计作业,把它当作一种自主去追寻、去体验的过程。其实,这和厨师做菜一样,总是一成不变地做一样的菜,相信愿意尝试的人会越来越少。有时,同样的食材,如果换了调料的话,味道就大不一样。不妨,我们也来给作业调调味,提高作业设计的“含金量”。

一、“人文含量”——让语文作业更有深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们在设计作业中,应力求学生在做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例如,我在设计一年级《影子》的课后作业时,对学生给予了充足的人文关怀。我把枯燥的识字题设计成“我有好记

性”;把无趣的书写生字题变为“我是小小书法家”;把乏味的考查方位题调整成有趣的“我能介绍好朋友”;把对认识影子现象特点的题型设计成“我和大家一起玩”。作业交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完成效果好了许多。这样的设计,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样的设计兼顾了知识与能力,同时也达到了情感态度的培养。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言学本质是一门人文科学。它跟别的人文学科一样,可以利用技术科学的帮助,但它不会变成一门技术科学。”语文作业不再仅仅成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还要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感悟。例如,很多老师在学生学习了有关伟人的课文后,鼓励学生课后去收集阅读伟人的成长故事,感受伟人的可贵品质。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还帮助学生建立了一定的价值观导向。因此,我们不应让作业成为冷冰冰的逻辑堆砌,它应该是一片饱含水分的树叶,更应是一束色彩鲜艳的花朵。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当从外延无限扩张转向内涵充分发掘,以质取胜,让学生在作业中和谐发展。

二、“生活含量”——让语文作业更具广度

传统的作业设计,我们更多的是把目光聚集在课内、课本,作业内容也只拘泥于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作业的类型也大多是一些抄抄写写的练习。长期如此,也就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顾黄初先生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所以,脱离生活的语文作业早已失去了生命力,我们要把语文的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让作业生活化,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活动,同时也让生活融入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体味生活,享受生活。

处处留心皆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以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还可以把课内的学习拓展到课外。例如,学习了有关春天主题的课文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中,引导学生到公园里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感受春天;或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谚语、古诗、诗歌、美文等;也可以让他们动手画一画自己眼中的春天,拍几组春天的照片或用笔写下自己心中的春天;还可以让学生亲手种下一棵植物以观察其成长等。而后,再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的作业,把课内与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让语文回归生活,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这样的作业,学生的兴趣是浓浓的,情致是满满的,收获也是多多的。

三、“情趣含量”——让语文作业更添味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一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学生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其学习潜能。

我想,如能改变作业单一“写”的模式,让作业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一定程度上能增强趣味性。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让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如,学习生字时,我不是让学生去写多少遍,而是让他们各自想办法怎样去记忆生字。在学生的眼中,生字是一个个音形相加的、充满趣味的“故事”。课后我会和学生们一起将记忆生字的语句整理成一句句小儿歌:一人拿钥匙就是“足”;太阳唱歌,唱唱唱。两把梯子就成“非”,它像铁轨,又像椅;一根小棒串起一串糖葫芦;二小在西边放风筝,风筝飘呀飘得高……学生在有趣的儿歌中既巩固了生字,又陶冶了情操。他们积极地投入编儿歌的活动中,变枯燥的识字为生动有趣的自主创编活动;在学习了优美的写景类文章或有意境的古诗后,可以布置学生用笔画出自己头脑中感受到的画面;在学习了一些可以用来吟唱的文章后,让学生学着唱一唱;在学习了可以转化为表演的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等等。让我们改变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作业活动中动手、动脑,让学生喜欢作业,爱上作业,更让孩子在作业中发展与创新。

四、“实践含量”——让语文作业更显效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这个课外就是语文学科以及包括语文活动、语文实践和来自于社会大课堂给予的语文隐性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自主建构,更好地学习语文。作业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更不例外。

实践性作业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规律,结合教材实际,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把语文课和开放的课文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如,《荷花》一课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姿态。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舞蹈造型来表现文字。像《曹冲称象》《乌鸦喝水》等文章,课后可让学生做简易实验来帮助学习。我们还可以大胆地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调查社会上的新热点与新现象。让学生成立小调查组进行调查与研究,撰写研究小报告或小论文。或者引导学生先从班级里存在的现象或学生感兴趣的情况进行锻炼。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为语文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总的来说,作业设计的这四个含量应该是相互渗透融合的,在设计时我们可以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内容。“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教师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关注作业的“含金量”来设计,给我们的作业调调味,孩子就会喜欢我们的“烹调”。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有效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6.

[2]陈剑华.中小学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上海教育,2001(24).

[3]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07.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