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4-07-23李伟霞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方法

李伟霞

摘 要: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就如同空气对于人的生命一样重要,它既是语文学习的动力源泉,也能怡养性灵,健全人格,提高个人修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探讨: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积极阅读。二是注重方法指导,推动学生善于阅读。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方法

阅读能力不仅是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国外许多研究都把学校教育的成效与阅读指导直接关联,认为阅读教育的不足与低效是导致学生课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凡事慎于始,对于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学生,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就更不必言。正如格林所言:“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书都影响到未来。”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高其阅读技能已是当务之急。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说阅读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成人没有加以激发,导致早期兴趣消失。兴趣和问题意识直接相关,教师要善于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巧妙设疑,引发学生“读书找结果”的兴趣,并经常经过语言、肢体语言等形式,强化学生“读书长见识”的正确认识。

1.以教材之趣诱发兴趣

从阅读的角度讲,教材只是例子。教师要立足于教材这个点,在把教材本身的趣事挖掘透彻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与教材相关联的趣事与课堂教学“钩挂”起来,帮助学生打开一个通往科学世界的窗口,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火花照亮学生的探索之路,使学生形成一个广泛阅读的面。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随时质疑,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允许他们出错并改正,允许他们保留不同意见。这种让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趣学,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中,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体现,他们学习语文、训练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诱发出来了。

2.以优质的教学资源激发兴趣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关于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挖掘出来。在学生感动于文本、沉醉于课堂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得到培养,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能力。

3.以故事激发兴趣

学生一听教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教师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能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学生期待结局之际,教师戛然而止,告诉学生:“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加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出相关的读物。如出示《三国演义》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主动进行阅读,这效果比任何说教都好。

二、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读得轻松、富有实效

读书贵在得法,方法不当,等于没读。阅读方法直接关系着阅读的速度、质量和效果。选取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

1.浏览性阅读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提倡和鼓励他们读名著。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可以放宽要求,只做走马观花式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饱满,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较快。

2.吸收性阅读

对科普读物和自然常识类的书刊,不能追求快速、观其大略,对生疏的常识性内容要反复读,重点内容还要记录下来与他人探讨或查阅其他相关书籍,以达到理解并掌握的程度。要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事物特点,理清内容要素,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作摘抄笔记。这种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十分有效。

当前,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要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把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放在首位,适时进行阅读方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学生的意识需求和自觉行为,让学生在读中丰富知识,在读中学会表达,在读中形成思想。

参考文献:

[1]高瑞卿.阅读学概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兴趣方法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