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

2014-07-23王雄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高中语文目标

王雄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师施教之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原理,应用系统方法论,在把握住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过程有序、优化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也是对语文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所做的一种整体规划和设想。

一、设计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规定,是预期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行为等方面应产生变化的具体明确的规定。符合教学目标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中的行动方向。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评价,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明确其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确定重点目标和难点目标,把握住目标间的隶属关系。语文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内容的设计

高中语文新教材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最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它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人格个性,尤其注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说明中指出:“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从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到初步欣赏能力的培养,再到研讨、评价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贯穿三个年级,形成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序列。

新教材册与册、单元与单元、篇与篇之间具有整体规划和内在联系,即保持了整体上的严谨性、递进性,体现时代的要求,具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很明显,没有单元意识、不兼顾时代性,都不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学必须呈现重点突出、一线拉动的思路。

3.教学组织方法的设计

(1)用目光环视组织教学。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富有表现力的眼睛,往往胜过生动的语言。慌乱中的、走神的学生,一旦看到教师注意自己了,也就迅速平静下来了。用目光环视全班,使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目光注视之下“一览无余”,常常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达到组织教学的目的,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用情感组织教学。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通过情感的传递影响学生,也能达到很好的组织教学的目的。当学生因困倦无精打采时,教师饱满的精神会使他们受到感染而提起精神;当学生慌乱、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的平静、专注,会使他们受到影响而集中注意力;教师进入意境,感情充沛的讲授,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会被学生所觉察并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因此,教师的情感,在组织教学中有异乎寻常的作用。

(3)用语言艺术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调、语速的变化,富有感染力、鼓动性、幽默感的语言“俘虏”学生,使学生感动、向上。因此,用语言艺术组织教学,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技能。

(4)用激疑法组织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则疑,疑则思。教师通过个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布障设疑,激起学生的疑问,通过释疑使问题步步深入,使学生产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组织教学的效果。

4.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直接沟通教与学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课堂教学中媒体的含义是广泛的,是包括语言、文字、粉笔和黑板等传统媒体和现代电子媒体在内的一切媒体。以多种信息技术方式表达与传输课堂教学内容,改变高中语文课堂单一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多层次、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二、设计思路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建平等、自由、民主的课堂

教师要改变在课堂上的角色,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应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和发展的对象,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伙伴,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随时随地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及课时安排等征求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不断改进教学计划,在师生的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因为某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在民主、信任、合作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主精神。

2.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学习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意识的培养等也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高中语文目标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