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质疑
2014-07-21陈珊玉
陈珊玉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的内驱力,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才能得到比解决问题更深层次的收获。通往探究性学海的航船就是掌握了问题生成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能抓住问题的切入口,教给方法让学生发现、生成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促进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解决。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生成;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62-02
一、抓“题眼”生成问题
“非问,无以广识。”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即文章中提挈全篇的关键性笔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题眼”——题目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抓住它提出问题,对读懂一篇课文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如人教版语文第九册中有一篇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窃读记》一文,其课题中的“窃”就是关键词,是“题眼”。一“窃”串全文,记叙了“我”别样读书的两个场景,形象突出地表现了小英子的热爱阅读、渴望知识。笔者在揭示课题后,先引导学生结合预习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再引导学生结合课题用一句话归纳,又追问通过这句话你明白课文是围绕课题中的哪个字来写的,即关键词是哪个。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题眼“窃”提出问题:谁“窃读”?为什么“窃读”?怎样“窃读”?“窃读”的结果怎样?让学生带着对课题的疑问走进课文内容的探究实践,就能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二、找“矛盾”生成问题
语文阅读教材中存在着许多“矛盾”,有的是文题与内容的“矛盾”,有的是情节“矛盾”,有的是课文内容前后之间的“矛盾”。文章的内涵也常常借助矛盾冲突来揭示。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到“矛盾”生成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探究。如《穷人》一课,学生明白课题“穷人”的意思是生活贫穷困苦的人,在教学时教师应有意用读重音或对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如:“桑娜的丈夫养活一家七口人”与题目“穷人”相矛盾的内容,再引导学生从桑娜一家住、吃、穿等方面的语句探究是否“文”与“眼”矛盾——桑娜的家“穷”,还是“不穷”?再引导读读桑娜和渔夫勤劳的语句,边读边比,学生就理解:桑娜家的生活是贫穷的,全靠勤劳的双手养活一家;然后因势利导:桑娜一家的生活虽贫穷,但她们的精神是富有的,她们甘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把西蒙的孩子抱过来抚养。课题为“穷人”,正说明人“穷”心不“穷”。像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教材中很多,教者应引导通过重点读即读悟、找反义词等方法抓住“矛盾”引导生成问题,促进探究实践,就能对课文的内涵理解得更透彻。
三、置“情境”生成问题
宋朝思想家张载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看似无疑处生成问题,促进探究实践,使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更深一层。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在学生都认同了伽利略实验的结论后,应鼓励、引导孩子们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你们敢怀疑伽利略吗?”随后笔者从强调“同时落地”四个字着手引导生成问题。一个孩子举手发言:“老师,我想起一个现象,那鹅毛和干树叶总会在空中飘荡好久才会落地,这是不是可以推翻伽利略的结论呢?”另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纠正:“课文里说的是两个铁球!”“对呀!是‘铁球呢!”教者着重强调是“铁球”,又一个孩子眨巴着眼睛,仔细想了想,站起来说:“一个空心球是不是可以和鹅毛一样轻呢?如果这样的话,那他的实验结论应该附加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两个铁球都必须是实心的。”老师适时点拨鼓励:“没错,空气是有阻力的,这个现象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思索、探究发现的,很多自然界的奥秘,科学家们也是经过这样的过程发现的,只要你们肯动脑筋,敢于向看似无疑的地方提出问题,挑战‘权威,你们也是可以成为‘伽利略的!”孩子们笑了。将学生置于特定情境,培养了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思维,促进了探究实践向纵深处发展,有机地实现了语文、科学两个学科内容的交叉整合,真可谓一箭三雕!
四、揣“内心”生成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又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学科。可是有许多文章只写了人物的外表特征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就把人物的个性、品质表述出来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外表特征这面镜子生成问题,诱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来透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独特得感受、体验、理解”。如《丰碑》中第七自然段人物外表的描写十分精彩,它既勾画出了军需处长的“形”又暗含了军需处长的“神”。教师要抓住人物外表特征描写的句子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生成问题,如:“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的神态描写,可引导用从神态想象内心的方法来生成问题:军需处长冻僵时为什么会表现得那样镇定、安详?当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而诱导学生探究军需处长的内心世界:(1)面对寒冷和死亡毫无惧色,为了革命的胜利和战友的生命,他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2)为了战友,为了能到达革命的目的地,即使自己牺牲了也是非常值得的;(3)从军需处长牺牲前的神态感到心安理得、死有所值等。又如:“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的服饰勾勒,首先学生从有关资料中知道“军需处长”是军队的给养装备的负责人,读到这句时自然就会产生疑问:一个军需处长怎么会没有一件棉衣呢?怎么穿的是“单薄破旧”的衣服?教师应适时适势引导探究。更要从“贴”字上下功夫——为什么不说“穿”而说“贴”?教师可把外表描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理解:若外面穿一件运动衣,里面还有一件衬衣,能说他的运动衣紧紧地“贴”在身上吗?若光着膀子只穿这件运动衣,能说“贴”在身上吗?那么能“贴”在身上的衣服一定是怎么样的?(单薄,也许还非常窄小,已被雪打湿了)。可见这是因为他身上只有这件单薄的衣服,再没有其他的衣服了,又加上下雪,所以衣服会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学生通过抓住“单薄破旧”、“贴”等外表特征进行探究实践,深入到军需处长丰富的内心世界:(1)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2)他有一颗金子般晶莹、透亮的心;(3)他的确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座丰碑,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表特征描写由外表想内心、抓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生成问题,促进学生自然而然去揣摩、探究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了独特的感悟。
五、填“空白”生成问题
课文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的篇章作家往往有意留下一些空白,令人遐想,令人深思。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生成问题,是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如《赤壁之战》一课第五自然段,记叙了黄盖给曹操一封投降信以及曹操接到信后兴奋的心情,文章黄盖的信是怎样写的?曹操接到信后是怎么想的?……这些都没有交代。现行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这空白处生成问题,引领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去深思、去探究,以获得更深一层的理解。
引导学生生成问题的方法还很多。只要运用得当,问题就会像小钩子一样,钩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究实践也就会内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