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作文教法应注重多元化

2014-07-21郭春华

教师·中 2014年5期
关键词:积累素材作文教学多元化

郭春华

摘 要:作文教学在日常教学和高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开展好作文教学又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有效进行作文教学呢?本文认为多元化地创新作文教法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从五个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多元化;积累素材;课堂类型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基础地位,以及现代社会信息密集、交流频繁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之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文是训练和展现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征。因此,开展好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许多教育工作者曾作了一些成功的探索,然而“少、慢、差、费”现象仍在不少作文教学实践中颇为盛行。这种现象经久不衰,“应试教育”可谓功不可没。一是严酷的考试指挥棒无情地把学生囚禁在有限的教材和无限的作业之中,学生少有闲暇阅读课外读物、体验社会生活;二是教师迫于“应试效应”,屈服于“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单元化的教学模式。要彻底跳出这个怪圈,笔者认为:多元化地创新作文教法是行之有效的。

如何多元化地创新作文教法呢?

1.拓宽积累素材的途经

素材是作文的基础和前提。脱离素材积累谈作文,无异于缘木求鱼,水中捞月。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可谓天资聪颖。五岁时就能“指物作诗立就”,且“文理皆有可观者”。但其父“日板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使仲永失去了积累素材的机会和环境,最终造成了仲永“泯然众人”的悲剧。因此,教师应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为学生积累素材广开源头。

素材积累包括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生活积累的文章不会生动形象,真切感人;缺乏语言积累的作文就会枯燥乏味,词不达意。

语言积累包括一些专门的作文素材书、经典的课外书籍(文学名著、报刊,如《智慧背囊》《读者》《青年文摘》《格言》等),还有就是精练的名人名言、名言警句。

生活积累既可以通过读听进行间接积累,又可以通过观察参与进行直接积累。采访、实践、阅读、妙语汇粹等都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另外,学生可以把报纸、新闻节目当作生活积累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些材料更具有时代性、新鲜感,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与现实价值。

只要多渠道积累素材,夯实作文基础,就不会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愁了。

2.扩大作文指导范围

“帮助审题—指导写法—范文引路—学生作文”是应试下的主要授课模式。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侧重于写法(包括审题方法、构思方法、选材方法、表现方法、语言运用方法)指导。毋庸置疑,这种指导方法和授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了作文基本方法,训练了模仿创造能力。但它不利于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注重写法指导的同时,教师更应注重观察、积累、审美、联想、创造性思维等方法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培养学生独立积累、取舍素材创造文章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作文水平的飞跃。

3.丰富作文实践形式

作文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方法理论,轻写作实践,要提高作文能力,无疑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强化作文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作文的方法与规律,锻炼写作能力。传统的有限的课堂作文实践难以形成技能,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写作日记、周记,重视日常交谈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语言,使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学生作文能力。

4.灵活选择课堂类型

“积累素材—学习写法—作文实践—作文修改”是作文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故此,可将作文课分成素材积累课、方法指导课、写作实践课、作文修改课四种类型。从授课处所上看,又有室内课与室外课之分。教师可根据训练的侧重点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取课堂类型,从而避免了一成不变的“聚艺堂”式课型。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型的不定性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采用多元教学媒体

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以往的作文教学靠的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主要借助于教师语言这一单媒体。即使教师讲得再好,也欠直观、形象。而电教媒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的素材。让多媒体走进作文教学课堂,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要彻底走出应试误区,提高学生作文综合能力,一时见效、一方就灵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它需要众多的教育工作者长期地多方位、多层次地探索,才能取得好的成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累素材作文教学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